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渝生 《金秋科苑》2012,(14):17-21
本期“科普讲坛”主讲人: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研究员王渝生主讲标题:《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专家精彩语录:A.马克思说过,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掠夺,自然界都会加倍报复人类。与其说科学是“双刃剑”,还不如说人类是“双刃剑”,科学是客观真理,它像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给人类带来灾祸。科学本身没有错,关键是人类怎么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日益临近之际,各种如何面对新世纪的书籍不断出版。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布鲁斯的《生存趋势》提出了“改变观念的24张新牌”,号称“新时代新科技由此开启未来之门;新游戏新规则且看谁是明日赢家”。《北京晚报》就此发表了书评——“新时代新游戏如何才能不...  相似文献   

3.
正伽利略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以实验研究科学的方法。在他那个年代,人们都坚信地狱的存在,甚至还有人委托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去丈量地狱,而他竟然真的去尝试了。"无心插柳柳成荫",伽利略没找到地狱,却为现代科学和工程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狱究竟有多大?关于地狱的信息,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的描述。14世纪,但丁创作了著名史诗《神曲》,  相似文献   

4.
何谓“夜明珠”?指传说中夜间能熠熠放光的宝珠。又名“隋侯珠”、“灵蛇珠”、“明月珠”、“夜光珠”等等。“夜明珠”,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战国策》·《楚》记载:“(楚王)乃遣使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八八《西域传·大秦》记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西汉东方朔著《神异经·西北荒注》记载:“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晋王嘉著《拾遗记》二《夏禹》记载:“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塑了一座人像,大作完工后,参观者和友人无不对这尊栩栩如生的塑像赞不绝口,尤其称赞巴尔扎克的一双手塑得美极了。罗丹并没有由此而飘飘然起来,却果断地把众人称赞的那双手砍掉了。友人无不为之惋惜而问其故,罗丹说:“我塑的人像不是手像,既然这双手妨碍了作品主题的体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就只有忍痛割爱了”。看了这则名人轶闻,笔者在对罗丹的举止深表敬意之余,不禁深感我们今天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罗丹砍手”的道理,最起码有三点启示值得借鉴。一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严谨态度。罗丹作为一个雕…  相似文献   

6.
人类现今对地震的认识,把地震解释为地壳运动的一种效应,“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就是地壳岩石受力变形、突然破裂的过程”。但是,也许我们只说对了一半,地壳运动可能仅仅是造成地震的“导火索”。本文作者在研读了一位资深地震研究专家、现供职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徐好民先生的三本地震研究专著——《地球·静电》、《地象概论——自然之谜》、《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后,受到启发,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认为地震本质上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正如空中雷电是“云—云”之间、“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一样,地震则…  相似文献   

7.
科幻小说作家总是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些人甚至掌握真正的技术知识。欧洲航天局现在想对这些人的技术知识加以开发。他们已请伊韦尔东一家名为“来自别处的房屋”的乌托邦博物馆就未来对科幻作品中的技术加以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家博物馆有一座收藏了 4万本科幻书籍的图书馆。博物馆馆长、欧洲航天局“科幻小说创新技术应用于外层空间”项目负责人帕特里克·居格说 ,这项研究还将包括对连环漫画和《星际旅行》等电影的利用。在与现实有明确联系的科幻作品中 ,居格列举了金·斯坦利·鲁宾逊创作的《火星三部曲》。这部作品描绘了如何把火星…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转折     
罗马俱乐部现任主席亚历山大·金1988年8月28日在“国际情报与文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44届年会(芬兰,赫尔辛基)上畅谈了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这篇讲演也反映了罗马俱乐部第20届年会(1988年10月,巴黎;会议主题是:《人类面临的伟大转折——全球社会生活和希望的基础》)的主题。本文根据《国际情报与文献论坛》俄文版1989年No.2所载原文摘要予以介绍。亚历山大·金是“联盟”前任主席,是“联盟”现任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图书馆里珍藏着一部被誉为“爱情的结晶”、举世闻名的长诗《葡萄牙十四行诗集》,作者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芭莱特。伊丽莎白·芭莱特(1806—1856)出生于英国西南部一个美丽乡村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文学,并在少女时代就显示出其非凡的才华。不幸的是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因骑马失足摔坏了椎骨,从此卧床不起,经名医百般治疗,均无济于事。当地外科权威医生威廉认为伊丽莎白·芭莱特将“卧床终身”。在无情、残酷的灾祸打击下,她曾一度沉浸在极度悲哀之中。后来,由于从小就养成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5,(11):23-23
葡萄牙世界著名的航海家费尔南多·德·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船队启航西行,发现了后以其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与被我们今天称为马里亚纳的岛屿、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的重要功勋在于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以及海洋比陆地大之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北京金台艺术馆特为其雕塑,并于2005年9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雕塑揭幕仪式。北京金台艺术馆为麦哲伦雕塑举行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5,(10):48-48
葡萄牙世界著名的航海家费尔南多·德·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船队启航西行,发现了后以其名字命名的“麦哲伦海峡”,与被我们今天称为马里亚纳的岛屿、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的重要功勋在于他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以及海洋比陆地大之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北京金台艺术馆特为其雕塑,并于2005年9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雕塑揭幕仪式。北京金台艺术馆为麦哲伦雕塑举行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2.
爱的难题     
近期在美国上映的《A.I》(中译名《人工智能》)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最新大作,是一部带有“小木偶匹诺曹”色彩的科幻电影。12岁的奥斯蒙特饰演一个有着人类一样情感,渴望爱的机器人小男孩“大卫”,而贾德·劳则演一个专门满足女性生活需要的机器人舞男。与科幻名片《终结者》中反映人类如何面对与人为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同,斯皮尔伯格欲藉此片探讨:未来的科技一旦制造出不但具有人类一样的智慧,而且还具有人类一样的感情的机器人,我们将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 《知识窗》2010,(4):58-58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 这件作品雕刻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的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年轻的躯体还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全身的肌肉也都在沉睡与清醒之间,眼睛还没有睁开,尚未看到外界,当然尚未看到敌人与爱人,像一个刚刚成熟的蛹,开始辗转蠕动,顷刻间便要冲破茧壳,跳入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方面,并在所有这些领域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芬奇的关于艺术、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成语“满腹经纶”,语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回:“包公已长成十四岁,学得满腹经纶,诗文之佳自不必说。”经纶:原指整理蚕丝,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在这里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才能。成语大意是说这个人满脑子都是治国或办事的才能,形容人很有学识和才干。大家都知道,脑位于人体的头部,专司记忆和理解食物。一个人学问多,很有才干,应该说“满脑经纶”才对,古人为何用“满腹”呢?古人认为,人除了头部有个大脑外,人体还有一个位于腹部(或说位于肚子)的“腹脑”。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是否存在“腹脑”呢?其实,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是否曾令你头疼?你是否曾经觉得那些数学公式枯燥又无味?但在艺术的王国里,它们可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可都包含着数学原理呢。下面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家们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它们都是数学原理实践的成果。双曲型灯罩(编织物)学过数学的你,一定知道"几何之父"欧几里得,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我们学习的许多公理,都有欧式几何的影子。例如"若  相似文献   

17.
根据风靡全球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改编的好莱坞大片已于近期在全球同时上映。故事开篇即给读者呈现了这样的一个悬疑:巴黎的某个午夜,卢浮宫博物馆的年迈馆长雅克·索尼埃被杀害于陈列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馆长挣扎着脱光了衣服,明白无误地用自己的身体摆成了达·芬奇的一幅著名绘画作品《维特鲁威人》的样子,并在尸体旁边留下了一串费解的数字……在小说中雅克·索尼埃的孙女索菲·奈芙在卢浮宫现场一眼就看懂了祖父在一息尚存之际,将自己的形体刻意定格为《维特鲁威人》式的姿势,并猜到了祖父在喻示与达·芬奇存在着某种关联。应…  相似文献   

18.
提到《史记·货殖列传》,听说过的人不多,读过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货殖列传》是第一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史书,它深刻揭示了商业经营的本质和规律,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商业智慧,被中国历代商人奉为商界的“孙子兵法”. 2007年7月,著名国学大儒南怀瑾讲《史记·货殖列传》时曾提到:“我告诉你们诸位老板,读书首先要读《货殖列传》!”“《货殖列传》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你管理的道理.他中间提了很多怎么样做生意发财,怎么致富的.”“司马迁这一篇文章读完了,你差不多懂了人生!”《货殖列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对于企业家来说更是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9.
假如你碰巧是一个影迷,或者是一个学电影的人,那么在别人说“I’II be back”的时候,你一定会听到阿诺·施瓦辛格的声音在回响。这句话出自1984年影片《终结者》,它差不多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面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台词。这也是乔纳森·莫斯托和巴勃罗·霍尔曼两人心焦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和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原因是他们推动了对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委员会主席本特·诺登说:“他们的成果为未来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瑞典皇家科学院解释说,他们发明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绘制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从而“看清”蛋白质,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该院称这项成果为“革命性的突破”。获奖的消息令三位得主感到欣喜和惊讶。芬恩在这个奖项揭晓后说:“我感到万分惊异。”85岁的芬恩是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教授。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