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为了记住单词读音经常在书上的单词旁用汉字及拼音标注单词的读音,如:two标成“兔”,where标成“外e”,am标成“爱母”等等。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由于这些汉字及拼音都是学生通过听教师读音经粗略地辨析标出的,因此常产生一些严重的错误,造成不好的影响。如:⒈以汉字或拼音标注的单词经常标“走了音”,不利于读准单词。如:有的学生把单词blue标成“belu”而我们知道实际上这个单词的标准读音不是“belu”其音标应该是犤blu:犦。⒉以汉字或拼音标注的单词,经常造成读不准重音。如:有的学生把po…  相似文献   

2.
一名教师首先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是”与“不是”之间不模棱两可,更不能自相矛盾。教学中,有那么一种现象:同一个汉字,教师板书在黑板上教给学生的读音是一个样儿,自己表述知识的读音又是一个样儿,如“诗”,黑板上注音“shi”(卷舌),自己口里讲出来的语言却变成“诗(si平  相似文献   

3.
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小学毕业生升学统一试卷分析。对三个毕业班学生作文试卷中的错别字作了调查和分析。学生用错的字,归纳起来有五种类型。一是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字。如“妄图”错用成“忘”,“精密”错用成“蜜”,“水深火热”错用成“生”等;二是读音不同,字形相近。如“自己”错用成“已”,“倾盆大雨”错用成“岔”,“千钧一发”错用成“钩”等;三是读音相同,字形不相象的字。  相似文献   

4.
作业批改中发现,有的学生在书写音节时,出现了韵母多写或少写的现象。如,把“sh会”写成“shi会”,“山g”写成“山ge”,“xio化”写成“xo化”等。我对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错误作了深入地研究。一、用声母拼音时,学生没有用声母的“本音”而是用“呼读音”。比如,Sh(社)的声母sh,其呼读音是在声母的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i”。用声母Sh拼读Sh(社)时,先使舌尖上翘接近前硬腭,作发sh的姿势,在发sh的同时,气流冲破阻碍连一起念出来。而有些学生却没有去掉声母sh后面的元音,致使发成shi,写成了shi。二、声母、韵母相拼时…  相似文献   

5.
闫娜 《成才之路》2009,(12):19-19
一、科学地记忆单词(1)利用语音规律拼读单词.汉语拼音有声母、韵母,两者相拼可以拼出汉字读音,如“wo、neng”等;英语语音有辅音和元音,两者相拼可以拼读出音节,如“mv、can”等。这种拼读音节的方法.更有利于记忆多音节词汇。如“companion”一词,可以把它拼成“com-pan-ion”,既可以快速掌握其读音,又可以利用英语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律掌握单词的拼写,可谓一举两得。而传统的背字母记单词把拼写等同于发音,不利于掌握单词的记忆。当然,这一点也体现了音标学习的重要性。熟练读识音标,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不少学生由于对文言文学习重视不够或方法欠妥 ,而造成文言文学习质量不高 ,失误不断。归纳起来 ,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中的某些生字易读错、写错1 .笔划多、结构复杂、现今不常见的生僻字容易写错。如《曹刿论战》中“望其旗靡”的“靡”字等。2 .古今读音发生变化的字易读错。如《敕勒歌》中“笼盖四野”的“野 (yǎ)”字 ,《捕蛇者说》中“往往而死者相籍也”的“籍 (jiè)”字。3 .多音字读音不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致读错。如《〈论语〉六则》中“默而识之”的“识 (zhì)”字 ,《…  相似文献   

7.
一、以下一组句子中,只有一句是无误的,将它找出来。 1.“咽”字有三种读音,可以读“yan”,如“咽喉”;可以读“yan”,如“下咽”;也可读“ye”,如“咽峡炎”。 2.“咽”字有三种读音,可以读“yan”,如“咽喉”;可以读“yan”,如“咽唾液”;也可以读“ye”,如“咽头”.  相似文献   

8.
一、“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注文说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按:这里的盖字并无大概的意思。由于这句话是绝对肯定判断,不是或然判断,所以根本不应有大概一层意思。王安石先说“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是提出了音谬的确证,怎会反说他的判断只是盲其大概,自打折扣呢?而且后文中他又再次断言“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并且文章由此而引出另一个主题:“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音谬的判断是这一主题的立论基础。如讲为大概,仅作或然判断,就削弱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严密关系。“盖音谬  相似文献   

9.
赵梅青 《语文天地》2011,(12):23-23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ou、zhu、dou;“石”有两个读音shi、da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在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看球记》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虽然战场在香港,可我们好似也参加了战斗,精神紧张,心潮随着球起落。”“……声音大得好像要叫全北京市、全国同胞都听到这个喜讯似的。”这两句中都有“似”这个字。根据字典上的注音,“似”有“shi”与“si”两种读音,那么,这两句中的“似”字该读何音?如何区别“似”字的读音?请指教。郁文  相似文献   

11.
《学语文》2002,(2)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数shu 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B.识shi 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 C.横heng 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 D模mo 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相似文献   

12.
说“拉风”     
“拉风”是近年来的一个高频词。它可以作动词,义为“行为做事招摇”;也可以作形容词,义为“独特而张扬的”。该词虽高频使用,却未被《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新兴流行词语加以收录,当补。  相似文献   

13.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娇儿恶卧踏里裂”,对此句中“恶卧”一词,教材及许多选注本均释作“睡相不好”,观此注语,当是把“恶卧”之“恶”读为“è”,作“不好”义讲。不妥。按:“恶”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恒见习用之音一是“è”,义为“凶恶”、“丑恶”、“罪大恶极”之“恶”;另一读音为“wù”,有“讨厌、憎恨”义,如“好恶”、“深恶痛绝”。联系前后文,“恶卧”中的“恶”当读音为“wù”,应取义于“讨厌”、“不喜欢”。“恶(wù)卧”意即“讨厌睡卧”、“不喜欢躺卧”。联系它的前句“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两句实为…  相似文献   

14.
潮汕方言的“哩”“罗”,与普通话相比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点。普通话的“哩”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哩”与“罗”可以重叠成“哩哩罗罗”,形容说话罗唆不清楚。如果“哩”的读音是(?)就属方言的助词。一般来说,它有两种意义:一是跟普通话的“呢”相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码]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考题涉及的字音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它既不包括方言读音,也不包括古汉语读音;二是考察语境中的读音。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类字的读音:1.形声字——谨防声旁误读。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准确地表音了,因此,如果我们一味地读“半边字”,那难免会出错,如“分泌”的“泌”、“妊娠”的“娠”、“狭隘”的“隘”、“歼灭”的“歼”等。2.形似字——辨清细微差别。有些形体较为接近的字,其读音并不相同。例如“狙(jū)击”中的“狙”和“阻(zǔ)”、“卷帙(zh…  相似文献   

16.
另类学英语     
记单词我同学擅长用联想法加谐音法记单词,如:Hermit——“何处觅他”,义为“隐士”。Asthma——“阿诗玛”(香烟品牌),可联想到吸烟有害健康,义为“气管炎”。Bauble——“抱吧”,义为“不值钱的珠宝”(才让你随便抱)。Scrooge——“死固执”,义为“吝啬的”。Howl——“号”或“嚎”,义为“咆哮,大声哭或笑”。Bale——“背”(东北话“点儿背”),义为“灾祸,不幸”。Belle——“贝勒”,可联想到格格、公主之类的,义为“美女”。Dolt——“逗他”,义为“蠢人”。如此种种,令我对他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认读生词,还是朗读课文,小学生的误读或语病,经常与轻声有关。例如: 1、应轻读的,不读轻声。榴liu、识shi、矩ju等,分别作双音词石榴、认识、规矩的后字时,应读轻声。但照读原调的,屡见不解。 2、非轻声字,反而轻读。把支援、农业、勇气等双音词的后字,念成轻声的,为数不少。这种随意扩大轻声读音范围的现象,正有增无减。 3、停顿之前,读音过重。部分学生,朗读时有“逢停必重”的毛病。他们把重音安排在每次停顿  相似文献   

18.
一、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新编高一册《游褒禅山记》)其中“盖音谬也”一句,课本注为:“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此注值得商榷.其中“盖”字.课本说是“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极是;说“有大概的意思”,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是肯定判断,不是或然判断,故根本不应有“大概”一层意思.文章先说“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提出了音谬的确证,怎么反说他的判断只是言其大概、自打折扣呢?而且后文中王氏再次断言“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并且文章由此引出另一个主题:“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音谬的判断是这一主题的立论基础.若讲为“大概”,仅作或然判断,就削弱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严密逻辑关系.“盖音谬也”意思是:(这是)由于音读错了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胡茜 《学语文》2007,(2):42-42
《新华字典》中“抢”的基本义为:“夺,硬拿”。“劫”的基本义为“强取,掠夺”。“掠”的基本义为“夺取”。“夺”的基本义为“抢,强取”。可见这四个词的基本义极为相近,且《同义词词林》也将“抢、劫、掠、夺”收为一组同义词。本文主要根据《汉语大词典》等提供的资料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这四个词是如何构成一组同义词的,二是对这些词稍作辨析。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虚词的规律性很强,其义项虽多,但都有规律可寻。前人之研究,其述备矣。探其规律,主要为:一、实词虚化,使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如“甚”,作形容词,义为“厉害”,虚化为副词,义为“非常”。二、因对象、环境之不同,而产生义项的变化,如“于”,此介词因引进对象的不同,可作“在、比、对”等解。此外,虚词的意义与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是:语音的变化,使词性、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如“为”,读去声时,作介词,读平声时,作动词、语气词。其二是:语音虽不变,但词义与语音有同源、通假等关系,从而使此虚词的多义性与语音形成了对应关系。本文仅涉及第二种语音关系。现举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