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全球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节目模式的竞争。英、美、荷等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机制等优势处在电视创意产业链的顶端,并不断向我国输入大量带有西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电视节目模式。国内各大卫视对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本土原创节目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英国占据了全球电视节目模式竞争的首席交椅,学习借鉴该国电视节目创意产业在政策法规、机制建设、组织运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创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创"电视节目模式产业发展道路,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占琦 《声屏世界》2017,(6):26-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但农业栏目不好做,农业节目没人看,是对农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农业电视节目遭遇的最大难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形态均已发生变化,电视农业节目也应调整传播模式,融合新媒体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的传播特色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其它农业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方子民 《东南传播》2018,(7):134-136
《耳畔中国》是2017年安徽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节目突破了以往音乐歌唱类节目千篇一律的节目模式,将音乐与传统文化创新结合,在"唱"民歌的同时又"说"民歌,"说唱结合"的创新,打破了民歌演唱纯表演式的展示,缔造了一档真正有意义的、能够代表"中国声音"的节目.文章从节目的制作主题、节目模式、内容叙事、整合传播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该节目如何将音乐与传统民族文化完美的创新结合做出探讨,以期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殷亮 《传媒观察》2011,(9):47-49
当前,国内对境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和借鉴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打开电视,从中央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新节目涌现,其中很多是对境外的节目模式进行了充分吸收和借鉴,十几档"翻版"自国外的新节目以集群姿态陆续亮相于各大卫视。在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电视节目创优的灵魂.优秀的电视节目在题材、角度、语言、手法、制作等方面无不追求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新"字,努力发掘并创造一个"新"字.可以说,"创新"二字贯穿了广播节目创优的全过程,"创新"也概括了电视记者节目创优的全部要义.  相似文献   

6.
真人秀,来源于英语"Reality Show"的翻译,在国外是一档成熟的电视节目,受众群体庞大,社会影响力深远,在我国则属于刚刚起步的新兴电视节目模式。一、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概述(一)叙事特征1.冲突集中而丰富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电视真人秀基础,并在其上做了一些修改,以适应我国电视观众的欣赏口味,所体现的集中、丰富的冲突型叙事特征非常明显,真人秀节目的全过程及阶段都带  相似文献   

7.
于丽臣 《视听》2016,(11):9-10
《中国新歌声》依靠自主版权模式的创新,在版权纠纷中强势逆袭。研究《中国新歌声》版权模式创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摆脱海外版权模式限制,推动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打造自主版权模式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中国新歌声》"借鉴式创新"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不必过分迷信节目模式,更要重视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指"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结构方式,它既是具体的节目形式,又是节目模式的基本构成."①电视婚恋节目作为一种特定的节目类型在节目形态上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引进与超越--对西方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朋 《当代传播》2005,(4):40-41
照搬或者克隆西方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不利于我国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电视节目的“中国化”是必由之路。本文以西方娱乐节目为例,从引进与借鉴的途径(解中介化)、方式(创造性模仿)以及合法性(保护节目知识产权)三个方面提出对于西方电视节目中国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帮忙"类电视节目大多在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过改版创新逐渐独立成为一档大众喜闻乐见的民生节目。近年来,这类节目在省级卫视乃至地市级电视台都能找到,传播内容、传递模式形态各异,"服务"意识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革。厘清这类节目的互动性传模式,在自媒体与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6年7月5日,世界上克隆出第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之后,"克隆"这个名词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此后,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猪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电视行业内也出现了"克隆"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2.
孟坚 《视听纵横》2007,(1):32-33
许多地方台节目年年改,结果是投入不少,收效不甚明显,常常是新版面(节目)推出没有适应过来,马上又开始酝酿新的改版,周而复始,躁动不止;更为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不同地方的电视节目出现了惊人的"雷同"现象,节目"克隆"之风此消彼长。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跳出这一"怪圈",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即"做给谁看?""谁来做节目?""做出什么样的节目?"  相似文献   

13.
黄恬恬 《声屏世界》2017,(10):55-57
当下,电视节目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节目模式的竞争.随着全球节目模式交易的火爆,电视节目模式引进逐渐被国内各大省内卫视所接受,引进国外节目模式是省级卫视收视大战中的一种特殊竞争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各大省级卫视大规模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剖析省级卫视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及其带来的正负效果,并指出现象背后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林  徐晶 《声屏世界》2016,(10):13-15
自从有了"现象级节目"这个现象,几乎每一档电视节目都在追求"现象级"这份光环.但在"求爆款"与"速变现"的压力下,最终经过大浪淘沙能成为"现象级"的节目屈指可数,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强势卫视平台首发、制播分离模式下购买国外节目宝典的"大体量、大明星、大制作"季播综艺娱乐节目.如何将现象级节目的成功要素用于指导更广泛意义的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是更加复杂的国内外文化生态和更加激烈的媒体竞争对电视人的追问.  相似文献   

15.
陈宁  王怡  杨帆 《采.写.编》2018,(1):111-112
近几年,国内荧屏上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也受到了广大受众的追捧.有很多综艺节目都是借鉴外国电视节目的模式.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真人秀节目在本土化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因电视节目模式的"抄袭"而引起的纠纷,且纠纷均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究竟什么是电视节目模式,其能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以及怎样受到保护等一系列问题都应从电视节目模式的定性开始展开研究。一、电视节目模式的概念和性质1."框架说"和"元素说":著作权法上的电视节目模式在著作权法的视阈中,就电视节目模式概念的界定这一基础性问题,学术上呈现出了"框架说"和"元素说"的分野。"框架说"认为,电视节目模式是节目的框架结构。在1960年美国作家协会的定义中,电视节目模式被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三农"报道如何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方面,"据调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普及率已达95,2%"①,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可收看电视节目;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居民而制作的"三农"节目却办不下去,遭受淘汰的命运.现在国内电视媒体中的"三农"节目可谓处在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8.
今,中国电视业掀起了一轮轮的创新风潮,传统电视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在不断地进行着分化和派生.例如,"选秀节目"的异军突起所带动的全民造星运动; "社会新闻"中派生出的充满草根味和油盐酱醋味的"民生新闻"节目; "谈话节目"中分化出的家庭情感节目……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驱动下,电视节目模板商业合作迅速发展.电视节目模板又称电视节目模式、电视节目板式,以其独到的创意思维、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产业创新的价值核心,未来电视节目的竞争就是节目模板的竞争.对于买方,模板版权合作相对于自主开发和引进原版节目是一种低投入低风险,并能创造本土流行节目的商业...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是指电视节目模式及其内容相近,甚至是相同。当下,电视节目的高度同质化是我国电视行业一个不争的事实。同质化现象的存在有各种弊端,但这些同质化节目依然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可见,同质化的节目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对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降低运营风险电视节目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跟随大众潮流,模仿火爆节目,已成为诸多卫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同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