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嘉禾民歌是民歌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嘉禾民歌无论从题材到内容、形式,都独具特色。它的独特风格集中表现在旋律的音调结构及旋法润色特征上。从嘉禾民歌的“五度四音列”结构、“三度关系”音列结构及旋法中装饰音、衬词衬腔的运用方面,论述了嘉禾民歌的音调结构规律及旋法润色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扬琴新创作曲目《陕北风情——情歌》为例,从选材内容、旋法音调、节奏节拍、曲式结构等方面分析该乐曲的创作特色.乐曲以陕北信天游的特点为依托,采用陕西音乐素材、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创作,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创作者对于爱情以及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相似文献   

3.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旋律构建于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的美学内涵,反映了民间音乐的“遗传基因”,特别是蕴含着中国戏曲、古曲音乐的旋律气质与旋法特征。在他的作品中还应用了“旋律特性音”的表现手法,这种特性音在民族旋法中具有抒情性、悲剧性甚强的可塑性功能,尤能表现哀情愁绪。秦腔的“苦音”、京剧的二簧、越剧基本腔等等,都广泛用它作为活动中心音。此外,李遇秋在追求旋律的器乐化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把旋律的着眼点从“声乐化”转移到“器乐化”上来。既便是“歌唱性”旋律,在器乐上也主要是指它的韵律类似歌唱,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可唱性”。器乐化的旋律也是旋律,所以在许多重要特征上与声乐是相同或相通的。  相似文献   

4.
湘中民歌的独特风格集中表现在旋律的音调结构上。湘中民歌分为“五度四音列”结构和三度关系音列结构两大类型。论述湘中民歌音调构成规律及曲式特征。  相似文献   

5.
音乐小词典     
【宁夏民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靠陕西;北邻内蒙,西接甘肃,是回、汉、蒙等十余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因地理山川、语言习惯、风土人情的不同,民歌的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各有不同。流传较广的有“花儿”、“社火”、“小曲”、“信天游”、“山花儿”等,其中以“山花儿”(当地称  相似文献   

6.
一、了解谐音的意义 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言特点来表达意思的一种语言现象.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和该语言的特点有直接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它还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从课堂时间分布、教师语言类型、教师提问类型以及教师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对一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一位发达地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平均数”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比发达地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民族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教师语言占比远高于学生语言;课堂提问中主要以是或否的提问和简单命名或陈述的提问为主,聚焦评价的提问和描述性或解释性提问不足,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侧重于把平均数作为一种算法而非统计量来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重视不够.建议:民族地区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反思,增长教学知识,改变教学信念;要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数学内容要求对民族地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且要“内地培训”与“当地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于蕾 《林区教学》2009,(10):115-117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数量也甚多。任何地区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歌,反映着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以及地理环境形成的个性和风貌。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深沉、质朴、苍凉,最具代表性的是信天游,深受人民的喜爱。对陕北信天游的背景、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从中获得对陕北信天游艺术特点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居于黄河中游河套地区以及秦晋黄土高原的山地村落,遗存着的许多根基深厚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山西晋西北"山曲"与陕西陕北"信天游"等民间歌曲,因历史、地理、文化诸原因,与毗邻的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地方歌种"蒙汉调"等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故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与艺术风格。若从民歌的旋法、节律、音调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则可从中寻觅出其中与蒙古族、汉族民歌有着大量相互交融渗透的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10.
邻音的运用     
在旋律进行的平进(同音反复)、级进、跳进的三种基本旋法中,以级进旋法出现得最频繁,因为这种旋法给人的感觉最舒服,也最自然。在平进旋法中夹用级进旋法,能使曲调得到平衡,并且级进旋法往往含有各种和弦外音,而能使和声效果丰富,很多能饰音也大都是由邻音法则构成,很多特性旋法也是由邻音加入产生。本文将邻音在运用方面的有关特点作一粗浅探索,以供创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深植根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它内容深广,色彩鲜明、语言质朴、表现形式灵活,情调高亢悠扬、感情率直明朗,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当代著名诗人李季、贺敬之就曾潜心研究,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创造出了很多内容形式完美统一,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优秀诗篇.可以说信天游在陕北民歌乃至我国民族文学之林中,无愧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本文试就信天游的比兴特色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普定县仙马村大花苗族族性音调,初步断定其源自本民族的谐音乐器"阿江",使用的乐律为"自然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其特有的含中立音的羽调式及其终止音,是该族族性音调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主腔分析法对川剧代表曲目《七姬思凡》的旋律形态进行分析,得出该曲目中两个基本主腔旋律及变体,并对其核心音调、基本旋法、旋线等因素进行描述归纳,从形态学角度证明川剧的旋律确在弋阳腔与昆曲音调基础上结合四川民间音乐旋法旋线及节奏等因素,具有多地域音乐混合特征,并认为此现象形成是移民文化与巴蜀地域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主腔分析法对川剧代表曲目《七姬思凡》的旋律形态进行分析,得出该曲目中两个基本主腔旋律及变体,并对其核心音调、基本旋法、旋线等因素进行描述归纳,从形态学角度证明川剧的旋律确在弋阳腔与昆曲音调基础上结合四川民间音乐旋法旋线及节奏等因素,具有多地域音乐混合特征,并认为此现象形成是移民文化与巴蜀地域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一、声知识在音乐上的应用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与题解在音乐演唱会上,合唱中“高音部”和“低音部”中的“高”和“低”是指音调,而引亢高歌中的高是响度,男高音和女低音是指音调.在乐器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从润腔、民族乐器模仿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钢琴在创作演奏方面融合中西文化,发扬民族文化上做出了一些成就,为钢琴的表演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总结学习前辈的经验,主要回顾了中国钢琴发展的简单历程,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腔音”这一普遍现象入手阐述中国旋律不同于欧洲体系音乐的民族化特点,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举例说明一些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创作与演奏特点。最后是简单提及和声、钢琴织体、旋法上等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黄梅戏唱腔进行音调结构研究,总结其具有的旋法特点,归纳出其典型的音调结构类型,对于其渊源研究提供音调结构类型的数据支撑,并对今后黄梅戏的唱腔创作能够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目的提供音调类型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的实验时,可以用JXD—1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旋扭,分别接上示波器和8Ω的高音喇叭,使示波器与喇叭并联。打开机器后,将频率选择器的旋扭放在“10”挡上。这时从示波器可以看到正弦波的图象和从喇叭上可以听到声音。如果把频率选择器的旋扭放在“10~2”挡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声音的“音量”、“音调”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正确区分或表达,而且“音量”和“音调”本身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有关“音量、音调”的知识,教师要有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活动。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音量”容易理解,而“音调”的教学则困难的多,尤其学生对于物体发出高音和低音时的特点更是难以预测。所以整个教学的重难点我都倾向于“音调”的教学。由于小学阶段部分器材难以提供,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前提”的教学,即“音量、音调”是相对而言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教学语言上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20.
《回延安》是贺敬之诗歌的代表作。这首诗歌已传诵了半个世纪至今不衰 ,连续多年被选入初中课本 ,这种现象在当代诗歌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一首诗歌为何如此富有生机 ?这一方面与它的内容有关 :人们一“唱”起它 ,思绪便会回到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 ,毛主席率领人民打江山的情景便历历再现。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 ,是得益于这首诗所采用的形式——“信天游”。“信天游”流传于陕西北部。这一民歌的特点是语言朴素近乎直白 ;抒情炽烈近乎滚烫 ;曲调简单 ,两句一节 ,反复咏唱 ;语言通俗 ,易懂易记。许多人对诗歌的理解多囿于文人诗 ,认为其“高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