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新课程的启动犹如缕缕春风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注人了生机和活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下,"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乐之者”,正是课堂教学值得探索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它寓意着民心之和、民情之谐。和谐环境是人们在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今天,新理念呼唤和谐课堂,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的;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我认为,教师是实现新课程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让新课程只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我们除了学习新理念,更应该以自身的探索意识和实践智慧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不断建设、成熟起来,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在此,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来思考一下新课标下语文课的新型教学行为--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对于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我浅谈几点体验: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一个古老而鲜活的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并论证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如今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它的基本要素不是悬置于具体的生命之外的对人的规范和要求,而是被生活在  相似文献   

7.
“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和为贵”,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一种“和谐”观。我罔政府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的“和谐”观,分析了当下中国的形势和任务,2005年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突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8.
韩松岭 《文教资料》2007,(16):191-192
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曾对万名成功者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他们的事业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智慧”、“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则取决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中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格言,就是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课堂重构:“知识课堂”走向“和谐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教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课堂教学从“知识课堂”向“和谐课堂”转变,本文通过对“和谐课堂”和“知识课堂”的比较分析,揭示“和谐课堂”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当代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运用“和”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的,当以战后的日本企业最为突出。日本的企业管理者把和谐当作日本的管理哲学,要求劳资之间要“和谐”,同事之间要“和谐”,同业之间也要“和谐”。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佐吉就以“天地人”为座右铭,取意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经营  相似文献   

11.
<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创造美,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和谐教学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学各因素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构建中学语文课堂"和谐教学",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灵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下面我就针对语文课和谐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怎样才能真正从已习惯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中走出来,形成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学模式呢?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为一种很和谐的团体,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因为和谐能够提高效率,产生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开窗启思和谐是个古老而颇具生命力的词汇,它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诞生的智慧花朵。中国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意思是说,只有和睦团结,行动才能协调;行动协调一致了,便能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大众的追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那么数学课应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地参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高,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知之”到“乐之”呢?课堂的导入就显得十分关键。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课堂开始前的几分钟往往能决定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和谐产生美,一堂课的美在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等各个方面教学因素的和谐。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产生教育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使学生个体和发展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谐产生美,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教育的追求。创造和谐课堂,倡导学生主动求知,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从而让英语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在学习中的重要。能否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活泼而有序的课堂气氛,是检验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杆标尺。所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一个已获得全球化共识的主题词,它强调保持事物的最佳状态。正如人们常说的:“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新课标要求将这一理念移植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着力打造充满情趣、智慧、活力的和谐课堂,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在践行和谐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把生命化教育纳入物理课堂,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运用个人魅力、教学人文思想、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活化课堂教学方式等手段,让学生产生“神动”、“情动”、“心动”、以致“身动”,从而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