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3,(9):138-141
几乎每个妈妈对补钙的话题都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我的孩子需要补钙吗?补到什么时候?补多少?补哪种钙剂好?这是一个敏感话题,更是每个父母都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我们决定关注市场上流行的婴童补钙产品,再请权威专家给予客观、科学的补钙知识及钙剂的选购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篇关于《我国婴幼儿全民补钙疑存利益链》的报道引发众多专家、网友热议,但对于普通的父母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一个科学的解答: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补钙?除了“出生即补钙”的认知误区,枕秃、长牙慢、佝偻病等是否就是“缺钙”?检测微量元素能查出缺钙吗?宝宝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补钙?如果要补,怎么补?补多少。  相似文献   

3.
健康QA     
《母婴世界》2011,(11):66-67
宝宝指甲有竖纹 我家宝宝5个月.最近发现手指甲有很多细细的竖纹,以及浅浅的凹坑.不知缺乏什么?怎么补?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2,(9):51-51
西方俗话谚语有云,人如其食。中国人亦云:吃什么补什么。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于人的大脑,那么造就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的大脑的终极食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湖北教育》2005,(9):8-8
“两免一补”是什么?“两免一补”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教材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相似文献   

6.
周敏 《父母必读》2011,(1):62-64
浩浩出生后很健康,妈妈的奶水也算充足,出院时医生给开了两盒伊可新,说是吃奶好的宝宝不用补钙.但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妈妈当时没太在意,等回家后拿出医生开的药,一连串的问趣就冒出来了: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什么时候开始补?每天补多少?  相似文献   

7.
程红兵 《上海教育》2013,(16):72-72
教师继续教育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教育生活,在教师生活,在校长生活。新时期以来,从上个世纪八九十代开始了教师继续教育,从"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到建立教师职业标准之后的规范培训;  相似文献   

8.
怀孕期间,腹中宝宝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妈妈,所以孕妈妈摄入足够的营养非常重要。对于补充营养我们都不陌生,可是我们要补充什么营养呢?又该如何进行补营养才能做到安全而又恰到好处呢?  相似文献   

9.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伴是最好的镜子”……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借鉴他人是教师有效的学习之道。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听课学习是一条公认的捷径。但怎样听课?听课听什么?听课过程前后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提高听课的效率等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丽 《青年教师》2010,(2):29-31
最近,围绕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制订工作的进展,在公众关注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中,农村教育已愈来愈凸显为焦点。 农村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就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11.
陈立武 《师道》2007,(7):34-34
点击时下教育,什么词最为流行?不是“择校”,不是“公平”,不是“两免一补”,不是……最流行的当属“文化”一词。  相似文献   

12.
陈立武 《师道》2007,(7):34-34
点击时下教育,什么词最为流行?不是“择校”,不是“公平”,不是“两免一补”,不是……最流行的当属“文化”一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吴剑 《小读者》2013,(2):77-77
一问:什么是“补课”? 所谓补课,主要是指补学或补教所缺失的功课。如有的学生因事、因病或因身体欠佳等偶然原因所引起的缺课;或者是教师教过了学生尚未学会,产生学习成绩不佳或下降,诸如此类情况,则应及时进行补课,即要请教师重新补教,让孩子重新补学所缺的功课。这种补课对学生来说才是有用的。对由于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学习成绩差,也要采用补课方式来改变,效果并不一定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了普及。然而近几年来,农村地区初中生的辍学人数却没有因为教育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在有些地方还有反弹的趋势。农村学生辍学的情况到底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辍学人数上升?  相似文献   

15.
“神仙”原来就在湘钢1991年一天的湘乡啤酒厂。数十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在议论什么,又似乎在期盼着什么。人们七嘴八舌,神情激动。听听,谈话似乎与什么大铜锅有关呢。“这两口大铜锅也真能折腾人。这些年,厂里请了多少人来补?杭州的,上海的,只要听说哪里有能人...  相似文献   

16.
孙群英 《现代教学》2014,(10):43-44
都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那么国家课程究竟缺什么?校本课程可以补什么?怎么补?这是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应该思考的问题。国家课程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每个课时要完成一定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教师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讲授或简短的体验活动来设计教学,不敢放手让学生充分体验。而由学校自行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让学生充分地开展观察、实践、认知和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内省体察、比较印证,甚至在经历错误、失败及挣扎中逐渐接近成功。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可以扬长,可以补国家课程不能充分开展体验活动的这个“缺”。以下就以我区华亭学校校本课程“线条会说话”为例,谈几点关于校本课程设计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营养素补充     
营养素补充永远是妈妈讨论的热点话题,要不要补?怎么补?一不留神就会给宝宝的健康留下隐患,让我们为宝宝的健康-排雷吧!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长补短”(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一定要取长补短吗?我们认为的“长处”和“短处”就一定是学生的“长短”和“短处”吗?即使取了别人的长处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短处吗?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中自己会失去些什么?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更多?脑科学和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9.
课间问答题     
《少先队小干部》2014,(7):58-61
什么东西爬树爬最高?什么东西砍柴不用刀?什么东西有米不用煮?什么东西吃肉不用熬?蚂蚁爬树爬最高,牛儿砍柴不用刀,老鼠有米不用煮,猫儿吃肉不用熬。什么有腿不会走?什么没腿游遍九州?什么有嘴不会说话?什么没嘴吱吱扭扭?板凳有腿不会走,大船没腿游遍九州,茶壶有嘴不会说话,小车子没嘴吱吱扭扭。  相似文献   

20.
杨冰 《上海教育》2013,(16):64-65
上海学生对上海的了解不如外地学生,这说不上司空见惯也早已不足为奇,原因大家都知道,从小到大,有几个学生(准确地说应该是家长)能有这份闲心,哪怕是纸上谈兵。生于斯、长于斯,却陌于斯、疏于斯,缺失的不仅是浓浓乡情,还可能是由此牵连的爱国之心,而二附中学生将来无论走到哪里,理应是爱国、报国的先锋。怎么办?我们几个史地老师一商量,缺什么补什么,人家补语数外,我们补大上海。很快,"三五成群逛上海"的方案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