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笛法兰 《阅读》2012,(6):50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办到的事情就一定不要放弃。不要谈论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也不要倚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大。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如果老师和你们同写一篇作文,你们有兴趣吗?我想,肯定有不少同学要窃喜、欢呼,兴奋不已了,老师也要写作文喽!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一睹老师和学生同题作文的精彩吧。我们先来看题目:请阅读汪国真的一首诗《宽容》: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  相似文献   

3.
《阅读》2011,(4):F0004-F0004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相似文献   

4.
笛法兰 《阅读》2013,(Z1):82
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这段话的意思是,要等到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帮助别人,那就永远没有帮助人的时候;要等有空闲的时候再去读书,那就永远没有读书的时候。这就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及时去做,不要  相似文献   

5.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问答题的38题偏难,40题偏易;考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而考生在答问答题时,也要注意:用笔既不能洋洋洒洒,也不要惜字如金;发挥要有依据,不能漫无边际;用词要准确,认真思考后再答;语言要具体,切忌空洞无物。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学不复论”,不是指学生不能心愤口悱,就不要启发,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复告;而是指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就不再“行故道”(用老方法)了.  相似文献   

7.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能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对此有着巨大的贡献,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创新。他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的认定;提出了资本主义不要抽象谈论要具体分析,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标准;强调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并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孙毅 《阅读》2007,(9):13-14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  相似文献   

9.
教师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应加倍努力修德、进业,要诚实做人,厚德为人,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师,要为人师表,正己正人,不卑不亢,公平处事,以身作则;教师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教师,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得先尊重他人;教师,要以道德为依托、以爱为准绳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包容一切,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体现出大爱精神。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是,有少数同志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笼统地指责先富起来的人是“为富不仁”,似乎富了就没有道德。为了澄清这种错误认识,本文拟对“为富不仁”作一点考察和分析。“为富不仁”一语,最早见之于《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仁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为富不仁”是说只要存心求利,就不可能为別人着想,使别人受益。反过来,为别人着想,使别人受益,讲求仁义,那就不能为富、谋利。后来人们用此语形容富人刻薄成性,唯利是图,不讲道德。不过,从中国古代伦理史来考察,却要复杂得多。“为富不仁”实际上是儒家封建道德的基本思想。仁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道  相似文献   

11.
人的心态分很多种,做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一、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占80%,技巧占20%,成功没有捷径,相信自己选择的,选择自己相信的,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把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边读边悟,认真的思考,从阅读中认真寻找答案;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质疑、自由的表达,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发展和肯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并给予肯定,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全体学生用固有的模式进行阅读。我就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来谈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见人善,即恩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本文节选自《弟子规》。这段话的意思是,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就要想着去学习,即使现在的差距还比较大,也要立志去渐渐接近这个目标。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或者不好的行为,就要认真反省,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就要立刻改正,即使没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到学校,社会都要说话,与人交际,沟通,写报告,订合同都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些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特别是低年级的起步作文要打好基础。怎样抓好低年级的起步作文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对它产生兴趣,才会有动力,把它做好。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喜爱之情呢?l、要求不要过高,培养自信心刚开始接触习作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什么文章讲求完整,修辞准确,中心明确…  相似文献   

15.
教育界有句俗话:“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作为一个外语教师,自己的外语水平究竟怎么样?或者说,自己的外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究竟怎么样?如果自己都不能用熟练的外语进行会话或作文,那么还怎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因此,我们主张,广大外语教师要练基本功,要经常用外语会话和作文;也因此,本期尝试着开辟一个“外语教师实践园地”,发表洛阳倪志敏老师的一篇外语论文。此篇论文已请外语教授审查通过。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语教师能进行这样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辩论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争论时要注意:观人看境,不可盲辨。一般说来,在辨论场上,在课堂上,对某一话题或对某一学习问题,可以见仁见智,一展雄风,但在课余,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你就应该注意察言观色了,看有没有辩论的场景。如果别人谈兴正浓或者正在闲聊,此时,你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时也没有相应的辩论场景。如果你硬是要插上嘴,只会招徕不快。还要注意的是,应尽量争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切忌为一些小事或一些无聊的话题进行争辩。  相似文献   

17.
“一颗聪明的头脑转起来,他周围就会有无数颗头脑聪明起来。”校长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活力,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思维充满活力。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大脑持续充满思维活力,除了自己在思想上要力戒出现那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麻木,还要善于通过“多听”、“多议”、“多看”等方式,去经常刺激和训练自己的思维,力求其活力常在。一、多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由语言组成的,而语言又是丰富多彩的。校长,不但要会听话听音,更要善于越听越精,也就是说在听别人说话时,要善于时时、处处、事事伸展自己的“思维触角”。(一)要注意多听当前本行业最前…  相似文献   

18.
控制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它研究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其中有一种可能性空间理论,运用这种理论来看学生的成长很有价值。它可以告诉我们广大教师,不要以一时一事论英雄,在对待学生上,不要让眼前的“后进”模糊了眼睛,不要为短暂的“调皮”丧失了信心。因为,要改变“差生”——要使“差生”恢复自信,消除自卑,首先要教师自己有自信。那么,这个“可能性空间”本意是什么呢?先讲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老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初次求职还是再就业应聘,许多人总要带些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要求取的岗位。主要原因倒不是对薪水高低要讨价还价,而是对眼前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今后长期工作以及是否会提升或贬低自己的身份顾虑重重,总是这山望那山高地慕别人从事的“好职业”,说穿了,就是不肯“低就”。人为地将职业分出高低贵贱,是传统职业观念在现实中的反映,无论对人们的初次就  相似文献   

20.
我会打招呼     
邹中娥 《阅读》2013,(3):44-45
很多同学觉得天天见面的人用不着每次看见都打招呼;而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又担心打招呼时对方认不出自己而造成尴尬;还有些同学不愿意先向别人打招呼,他们总是想:"我为什么要先向他打招呼?"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打招呼让自己更加吸引人。瞧,爱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