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铃  贾梅  苏帅 《中国广播》2004,(3):49-51
重音,是相对语句而言,指句子中间根据内容和思想感情运动需要所强调的词语。从概念中可以明确:重音依附的语言单位是词汇,使用重音的目的在于强调。在播音稿件中,通过强调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涵义,所以说,关于重音的处理牵扯到语意明晰、文章主旨鲜明等问题,重音的使用不可轻视。重音依附的语言单位较小,初学者由于在处理稿件水平有限,容易出现强调过多,强调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意在于突出,结果却是重点被淹没,影响语意理解。  相似文献   

2.
徐惠 《今传媒》2016,(11):138-139
民生新闻的播报有别于联播体新闻播报,说好民生新闻有几个关键点:用好语气、重音、停连很重要.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叫重音.重音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较常用.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就是重音;停连,有声语言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统称停连.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与书面的标点符号有密切的联系.而播出的文字稿件中的标点符号是停连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谈重音     
重音问题在播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重音运用得当与否,不仅是个技巧问题,而是关系到语意能否表达得清晰明确,思想感情能否表达得鲜明生动,稿件的主题思想能否表达得深刻完整的大问题。也就是说,它直接影响到播音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4.
辩论性节目中双方嘉宾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在话语意图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对抗性,有利于研究重音对话语意图的突显功能.研究发现,基本上所有重音都在一个严密、完整的语义网络之中,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以突显具体意图的方式为话语的总体意图服务;语句中重音倾向于落在那些能够帮助表达特定意图的核心成分上,如与主题相关的核心词语、强调程度的量性词语及强调逻辑语义关系的关联词语等.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不同学科在重音研究上的互补性和互鉴性.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级卫视的新闻频道均呈现电视新闻节目滚动播出趋势,播音员在新闻播音中对重音的选择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重音选择不当便会造成语意模糊,轻则影响听觉,重则直接会影响到宣传的效果。本文对电视新闻播音中重音的重要性、必要性、重音的使用策略、重音的艺术化处理以及重音的理解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列举新闻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怎样做到有声语言播读恰到好处呢?备稿是基础,即使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播音员也应该迅速浏览稿件全文,简单地了解播读内容,并迅速用笔标出停连、重音等,为从容有声播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沈霞 《记者摇篮》2005,(4):29-30
语感.绝不仅是播音员、主持人以外来形式强加给听众的简单的、被动的感知,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受、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输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面对现成的稿件.播音员需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还必须转化为某些具体而强烈的感受.这样,在他面对话筒播音时,这些感受就会促使他下意识地以最为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强调方式等、把稿件的思想内容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准确生动地以声音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8.
曹莹 《新闻传播》2004,(7):51-51
在报纸中,编辑工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质量和宣传效果。稿件来到编辑部,都要经过编辑处理,同一篇稿件,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是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稿件见报后产生的不同的社会影响。而决定编辑处理稿件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编辑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似是而非词语的误用。在一些稿件中常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词语,这实际是“出乎意料”之误。“出乎意料”指的是结果原先没有想到的意思,一旦将它写成“出乎意料之外”意思全变了。“见诸于行动”也多见于一些稿件中.这显然是“见诸行动”之误。  相似文献   

10.
党晔 《新闻传播》2006,(4):65-65
播音员作为运用有声语言艺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新闻工作者,每一次播音都面对着播音语气的处理问题,不论是新闻稿件还是其他稿件,不论是口头报道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运用有声语言,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语气的问题。在播音创作中正确、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气,就能使稿件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不准确的运用语气的后果,不仅是播音创作的失败,更会减少稿件原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趋之若鹜”这一成语实际上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对于新闻作品在大多数场合都不太适合。如何避免成语的滥用误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媒体所承担的净化祖国语言的重任,在稿件的写作中精益求精,切实理解词语的确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稿件外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出版科学》2011,19(3):30-33
根据实际情况和审稿经验,从专家库的建立和管理、外审过程管理及稿件审回处理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科技期刊稿件外审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强调外审环节的重要性,明确编辑部在外审中应该担负的责任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医学类稿件有一般稿件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如几个特殊字词的规范使用问题,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使用问题,同音形近字的误用问题等,在稿件加工中就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书刊中,有很多概念和变量都是用外文字符表示的,原因在于用外文字符表示不仅具有简明直观的优点,而且具有国际通用性,便于不同语言之间相互交流.在出版行业中,外文字符的使用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若不注意辨别,就有可能造成歧义、混乱,甚至严重的错误.因此,编辑在加工科技稿件时,认真、细致、正确地做好外文字符的批注和使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陈赟 《新闻传播》2009,(9):65-65
新闻播音中的重音处理是新闻播音员的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衡量一位播音员素质高低的试金石。重音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篇稿件的播出质量.从而更影响到受众对节目信息的接受效果。本文从一个基层台播音员的角度.从日常播音中碰到和发现的误区出发,从重音的选择、调值和词的轻重格式与重音处理的关系和重音的处理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误区存在的原因以及纠正方法.对新闻播音员尤其是基层台的播音员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编家应有笔如刀--文学稿件加工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同作者又有不同的艺术追求、表达习惯和文字风格.因此,文学稿件在编辑加工时,除了按照一般稿件的要求处理外,还应考虑文学稿件的特殊要求.它具体表现在结构加工、情节加工、细节加工和语言加工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语意重复,是写作之一忌。从语言的角度看,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不同的词语构成的重复。例如,所谓“月下一孤舟”即属此类,因为“一”同“孤”是相重复的。由于这种语意重复是由不同词语构成的,所以人们不大容易察觉。还有一种是由相同词语构成的重复。这种语病比较明显,只要稍加注意即可避免。但是,近年来这类病句在一些出版物中还屡见不鲜,应该引起作者和编辑同志的注意。下面仅就一些实例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占寿 《编辑学报》2008,20(1):81-82
针对目前网上稿件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稿件丢失、稿件漏发等,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给出了一个完善、系统的稿件处理分流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很多行业开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生产发展。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广播电视编辑也需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找到更加科学的稿件处理技巧,不断提升新闻稿件的处理效率以及处理质量,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站在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角度,对其在稿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稿件处理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20.
赵艳丽 《大观周刊》2012,(36):212-213
词语是句子的元素,句子是说话写文的基本单位。针对学生说话及习作中语痛过多的问题,分析“造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造句的重视和训练程度不够;二是评价方式不能激励学生。围绕着“造句是语言训练的传统方式,是一种训练词语运用能力的极好方法。”谈了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思考和做法,强调从字斟句酌开始,努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准确地使用词语,说好每一句话,才是说话行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