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始终关注《浙江档案》的成长。如今,《浙江档案》已办刊三十多年,发行出版373期。作为一种专业期刊,这种坚持非常不容易,透过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我们看到的是:历任省档案局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和指导,几任期刊编辑部同仁的心血和汗水,长期以来读者、作者的信任,以及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浙江档案》的不断成长,我感到由衷的欣喜。作为一名始终关心刊物发展的老档案人,我要谈谈我对刊物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悠悠8年情     
光阴荏苒,人生如梦。转眼间,我将要届入不惑之年,40年的岁月,在档案部门就渡过了8年时光,“如烟往事俱忘却”。想起来,前半生真正值得回味的,既不是那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也不是那令人馋诞欲滴的美味餐厅,而是我与《贵州档案》8年之间往来及缔结的情缘。  相似文献   

3.
前两年,内蒙古档案局馆的一些老师和领导推荐我撰写《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志》的概述部分。为此,查阅历年的《档案与社会》(该刊物前身为《内蒙古档案工作》、《内蒙古档案》)。发现一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辛亥百年,档案为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出大型档案文献汇编《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该书2011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点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清宫所藏辛亥革命档案的首次全面系统公布,是辛亥革命研究的又一厚重基石。  相似文献   

5.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3,(1):28
群众社重推《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本刊讯(记者韩阳)2012年12月26日,群众出版社在京举行了《我的前半生(批校本)》和《我的前半生(图录)》的新书首发式,在首发式上,群众出版社还一口气推《我的前半生》五个版本的系列珍藏版。《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是继群众出版社1964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2007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全本)》和2011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灰皮本)》之后推出的具有独特史料价值的又一个重要版本。《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是"全本"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体系论———中国档案事业体系》一书,是刘国能同志近年来撰写的一部档案学基础理论专著。《体系论》的中心内容是论述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成分、与国家其他事业的关系、发展趋势及改革的思路等问题。尽管有不少内容在以往出版的《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档案事业概述》或其他相关著作中都曾作过或详或略的论述,以往的这些著作尽管也涉及到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制建设、档案室与档案馆事业、档案教育、档案科研、档案宣传与出版、档案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但就档案事业体系而言,可说未尽其详、未圆其说,即使…  相似文献   

7.
出版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几乎每种图书都是一个带有独创性的个性化产品。出版档案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必须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对出版档案,大家都熟悉书稿档案。书稿档案确实是出版档案的主体,它与图书出版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加入WTO,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出版档案工作仅仅停留在书稿档案上,是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出版工作需要的。出版档案工作要真正地为出版工作服务,与出版社的主要业务——编、印、发紧密结合,范围要扩大,作用要增强,这样才能提升出版档案工作的内涵,发挥档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再谈“文件论”——与陈兆祦先生再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陈兆礻吴先生在《档案管理》2004年第3期上发表的《谈谈“文件论”》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再商榷。认为“文件论”有许多缺陷,一些档案现象用“文件论”的观点根本解释不清。在广义文件概念下的文件运动周期不仅只有文件和档案两个阶段,而且还有图书、报刊等多个阶段。“文件”不仅只有文件和档案两种归宿,还会有资料、图书、报刊、文物及其他信息记录材料(或称文献)等多种归宿。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前半生(批校本)》和《我的前半生(图录)》近日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方介绍,溥仪所著的《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是继群众出版社1964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2007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全本)》和2011年公开出版的《我的前半生(灰皮本)》之后推出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又一个重要版本。  相似文献   

10.
贺汤烈 《档案时空》2015,(12):43-44
2015年5月30日,临武电视台《岁月写真》栏目以"家里的档案"播放了我建立家庭档案的电视片,这是我县宣传家庭档案的一个平台,节目播放后反映良好.我于2014年6月参加县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建立家庭档案座谈会议后,才开始整理我的家庭档案.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共整理文书档案200余册,实物档案1000余件.在建立家庭档案中,挥洒着快乐人生. 一、充分认识到建立家庭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50余年,从50年代开始收集个人资料,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先后出版了《峥嵘岁月》、《岁月如歌》、《舜峰晚霞》、《含笑人生》四本书,都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一批以“××档案”为书名的图书亮相图书市场,如红旗出版社的《钓鱼台档案》系列,改革出版社的《红色档案》系列之二、江苏美术出版社的《百年档案》系列等。这些图书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作者或编者在书中利用了大量源于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有的甚至是直接以档案史料作为书籍内容的一部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档案已经开始成为书业界开发利用的又一重要出版资源。近几年,书业界与档案界的联系,已经突破了仅是出版史志书籍和出版学者利用档案得出的学术成果的界限,档案作为一种出版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始显现。例如,契合了世纪末人们的怀旧情绪…  相似文献   

12.
在欢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这值得纪念的时刻.我是《北京档案》多年来的热心读者与作者,我为《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而自豪,并表示热烈地祝贺!  相似文献   

13.
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北京档案》杂志出版200期表示祝贺,同时对《北京档案》杂志出版200期以来对档案工作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14.
潘连根 《浙江档案》2003,(11):14-17
作为档案学特色理论的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自19世纪中期产生以来,已成为所有档案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并使档案工作最终与图书、资料、情报等工作区分开来。本文主要通过对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探究这一档案学特色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来源”与“全宗”的发展变革规律。一对于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的认识理解,国内外档案界是基本一致的。如国际档案理事会在1984年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中,将“来源原则”定义为“同一来源的文件/档案,不应与其他任何来源的文件/档案相混淆的基本原则,常常被称为‘尊重全宗’原则。将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逐年编辑出版《南阳大事记》是南阳市档案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改革档案服务方式,拓展档案服务领域的新举措,是南阳市档案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史以来首次公开出版的图书,也是中共南阳市委(原地委)1949年3月成立以来首次主持编修的大型系列地方综合性参考工具书。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旨趣、文献来源、以及《汉志》著录和后人补《汉志》等方面来看,刘向文献整理的对象是图书而不是档案.《汉志》中虽有少量文献表面上具有档案性质,但其内容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办事记录,而是具有思想上"盘根究底"或文采上"踵事增华"的超越内涵,成为了典型的"图书".澄清刘氏父子文献整理的实质,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古代图书整理、档案整理、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赵彦昌  王晶 《兰台世界》2017,(13):30-32
《中国图书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书厄观研究》是近来出版的中国档案史力作,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其写作的创新之处,并探讨了其存在的学术价值,以资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发表李传新的文章,称赞已于1994年停刊的《世界图书》杂志是读者向往的一扇窗,介绍这本杂志的前身是《国外书讯》,于1972年试刊,出至1979年9月,以后用《世界图书》刊名延续出版。这篇文字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这里谈谈我所了解有关《世界图书》前身的一些情况和背景,作为对李文的一点补充。据现有手头资料和当时参与编刊工作的吴仁勇同志介绍,在《世界图书》前身《国外书讯》之前,还曾出版过《国际图书通讯》和《进口业务通讯》,也可以说是《世界图书》前身的前身了。由于一些原因,《国外书讯》之后还用过《参考文摘》和《国外科技书讯》的刊名。  相似文献   

19.
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书稿质量,而且在出书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书籍的命运,故摸清其内在联系,掌握其运行规律,总结其管理经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是书稿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出版署、国家档案局曾于1981年发布了《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暂行规定》,1992年又印发了《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办法》。我们必须随着出版发展的需要,确立新的观念,实行新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物尽其用的价值,使书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书稿档案的作用1、书稿档案是考察编辑工作实绩、水平的重要依据书稿…  相似文献   

20.
正1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面临的困境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数字档案室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困境引起了企业档案工作者的关注。2004年,刘永玲、计媛媛在《数字化档案室建设要点》一文中将档案信息安全与防护、知识产权意识、技术过时问题、电子原件与纸质设计成品一致性、完整性保障等问题视为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瓶颈"。茆荣珍2005年在《大学图书情报学刊》中发表的《数字化档案室建设论》一文中也持几乎完全相同的看法。随着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推进,到2012年,毕荭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