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涵逻辑系统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内涵逻辑系统有:模态逻辑、时间逻辑、自由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等。从狭义上看,内涵逻辑系统包括丘奇的内涵逻辑系统以及以丘奇内涵逻辑系统为基础的其他系统。本文讨论的内涵逻辑特指源于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的狭义内涵逻辑。  相似文献   

2.
沿着安德森等人开创的方向,我们将分析性公理系统从经典逻辑推向模态逻辑,所定义的广义谢弗竖混合了模态词和广义析舍.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给出常见的正规模态逻辑的分析性公理系统及其强完全性定理和插值定理,并讨论演绎关系的性质:单调性和切割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模态逻辑中的“可能世界”理论,对夸张做了有理有据的逻辑剖析,给夸张这一变异辞格找到了逻辑支点,并给人们构置夸张提供了可操作的“超过现实世界之实,不越过可能世界之度”的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模态逻辑的多元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态逻辑作为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产生了非常之多的模态系统,这些系统的起源是多元的;模态逻辑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语形时期、经典时期和现代时期;在模态逻辑的现代时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模态逻辑能够用来干什么以及模态逻辑如何付诸运用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逻辑分析了模态逻辑在运用方面具有与一阶逻辑不同的特点,它不仅可以通过系统演绎论证来刻画具体的概念和实质对象,还能够解决许多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并指出了模态逻辑具有特殊性的两大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二、逻辑学     
二、逻辑学01.模型论理论与方法研究02.公理集合论理论与方法研究03.递归论理论与方法研究04.证明论理论与方法研究05.数理逻辑基础与方法研究06.广义模态逻辑研究07.异常逻辑及其新理论的研究08.认知逻辑研究09.语言逻辑的形式化10.符号学...  相似文献   

7.
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是模态逻辑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模态理论开始直到现代模态谓词逻辑进行了考察,阐明了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的联系、区别及其哲学意义,揭示了模态逻辑是一种本质主义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IF逻辑全名为独立友好的一阶逻辑,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欣迪卡提出。欣迪卡发现在数学和自然语言中,不但存在传统一阶逻辑所刻画的量词之间相互依存的情况,有的时候还有不存在依存关系、相互独立的量词。为了刻画这种现象,他向一阶量词逻辑引入一个独立指针"/",表示指针上面的量词与指针下面的量词不存在依赖关系。IF逻辑在句法上是对一阶逻辑的直接扩张,表达力相当于二阶逻辑。之后,Bradfield尝试将IF逻辑的思想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执行路径的相互独立,用模态之间的独立来表示事件之间的独立,发展出IF模态逻辑。IF模态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道义逻辑开创者冯·莱特在道义逻辑起源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道义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基本的道义概念可被认为类似于基本的模态概念。为了更深刻地研究道义逻辑与模态逻辑间的联系,还提出了条件逻辑理论,从而使得对遵义逻辑起源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IF逻辑全名为独立友好的一阶逻辑,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欣迪卡提出.欣迪卡发现在数学和自然语言中,不但存在传统一阶逻辑所刻画的量词之间相互依存的情况,有的时候还有不存在依存关系、相互独立的量词.为了刻画这种现象,他向一阶量词逻辑引入一个独立指针“/”,表示指针上面的量词与指针下面的量词不存在依赖关系.IF逻辑在句法上是对一阶逻辑的直接扩张,表达力相当于二阶逻辑.之后,Bradfield尝试将IF逻辑的思想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执行路径的相互独立,用模态之间的独立来表示事件之间的独立,发展出IF模态逻辑.IF模态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余代数成为国际逻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余代数的基本理论建立于范畴论基础之上,而范畴论是关于对象和对象之间的箭头的理论,它是比集合论更加抽象、更加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因此余代数也就成为非常抽象的数学结构。从广义上说,余代数处理基于状态的动态系统,比如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加标)转换系统、模态逻辑的模型和框架等等,它是基于状态的动态系统的抽象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余代数的基本概念,然后论述它在非良基集合论研究中的起源,接着说明余代数与模态逻辑的联系。最后,余代数提供了一种处理模态逻辑语义的抽象模型,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Reiter 1980年提出的缺省逻辑的基础上,将缺省条件视为获取知识的背景知识与所得到的知识同等地加以考虑,提出了一种缺省模态逻辑。它是一种非单调逻辑,并且具有在Reiter的系统中所不能保证的两个重要性质:扩充的存在性和非单调性,然后通过知识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给出了一个缺省理论扩充的概念,它是Reiter的扩充概念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形式逻辑是关于断定的逻辑(Logic),辩证逻辑是关于描述的逻辑(Logos)。通过对性质判断的非反否定演算,将形式逻辑的断定否定演算,辩证逻辑的描述否定演算,认知模态逻辑的真假断定否定演算与规范模态逻辑的对错断定否定演算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否定演算,都归结为非和反的哲学否定演算。由此,所述四种相对独立的逻辑演算分支就可通过哲学的非反演算而内在地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克里普克(S.A.Kripke)等人所建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堪称一座丰碑。它不仅严密而清晰地揭示了多种模态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为其它的非经典逻辑、自然语言逻辑、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如今,“可能世界”这一术语在逻辑学、现代语言学和现代哲学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可能世界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概念,它能阐明和解决许多哲学和逻辑难题,它是深入研究模态逻辑的基础,是研究自然语言逻辑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不止一个联结词的任意逻辑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比它具有更少的联结词的逻辑系统组合而成。特别地,任意的多模态逻辑都可以看作是由单模态逻辑组合而成。所以,在该层含义下,任意的多模态逻辑都可以看作是由模态逻辑组合的结果。组合模态逻辑的方法,主要包括融合的方法和更新积的方法。运用组合模态逻辑的方法,不能随意地构造越来越庞大的逻辑系统,而应该采用尽量简单的方法,构造出符合需要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不止一个联结词的任意逻辑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比它具有更少的联结词的逻辑系统组合而成。特别地,任意的多模态逻辑都可以看作是由单模态逻辑组合而成。所以,在该层含义下,任意的多模态逻辑都可以看作是由模态逻辑组合的结果。组合模态逻辑的方法,主要包括融合的方法和更新积的方法。运用组合模态逻辑的方法,不能随意地构造越来越庞大的逻辑系统,而应该采用尽量简单的方法,构造出符合需要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逻辑研究中,可能世界语义学不仅揭示了模态逻辑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语义工具,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哲学上的难题。本文仅对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识别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逻辑的奠基者之一皮尔士在1896年创造了存在图系统,存在图由Alpha图、Beta图和Gamma图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于古典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与高阶逻辑。首先介绍皮尔士的Alpha图,针对它的非组合性提出一个递归定义来刻画一部分皮尔士原来的Alpha图,并给出这部分Alpha图的一个形式推演系统。  相似文献   

20.
模型检测是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作为模态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时间逻辑,它的繁荣发展就出现在这一领域。模型检测是关于时间逻辑判定问题的研究,其研究的两类实体:一是关于刻画程序计算性质的逻辑公式,二是用来刻画程序的模型,模型检测的任务就是要校准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公式和模型——是否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