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吴扬 《海外英语》2012,(18):206-209
以家庭为环境,《家常用法》描述了母亲,麦琪和迪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三个主人公生活的生动画卷。在这篇小说中,家庭成为了文化冲突的焦点,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整体文学价值,也阐述了黑人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截然不同的反应。沃克利用象征手法讲述了美国黑人文化的非洲根源,也触及了现代白人文明给黑人文化带来的影响与痛苦。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家常用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冲突的根源可以从不同侧面解读沃克的文化焦虑。  相似文献   

2.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5):15-16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擅长描写农村妇女,偏重于对黑人和黑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刻画,歌颂主人公与逆境搏斗的精神。在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刻画了三个黑人女性,充分展示了黑人女性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如何传承及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沃克以被子为象征,反映了在强势文化下,黑人女性以一种隐性力量不断抗争的过程,表明了黑人文化和生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萧红小说充满了文化批判意识,即关注辛苦麻木的,不觉悟的民众的悲惨生活与生存状态。萧红小说向我们指出:是贫困文化导致了广大农村的一幕幕人间悲剧。贫困文化体现在人们对生命的漠视与自我意识的缺乏两个方面,而以后者尤其触目。  相似文献   

4.
艾利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国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在美国的非洲黑人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国黑人文化,因而忽视或放弃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作者正是通过对母亲、迪伊和麦姬这三个黑人女性人物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关系,来凸现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酷儿理论为依据,力图从艾利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成长过程来解读作者对于两性身份固定思维模式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苗族芦笙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中,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神奇和精彩。苗族芦笙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初;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50—60年代;第三个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第四个时期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  相似文献   

8.
论《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迪依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婆的日用家当》通过刻画一个家庭中三个女人在面对文化遗产时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作家艾利斯.沃克对待美国黑人遗产的看法。作家赋予主要人物之一的迪依身上的象征意蕴对于揭示文章主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余华成功地实现了创作转型,回归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文化。转型后的三个长篇。植入了深刻的文化追求和人文关怀:主要以道家文化消解人生苦难,以老庄思想作为艰辛人生的避难所,从而实现了对苦难和精神绝望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刘良华 《今日教育》2011,(11):28-30
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第一个是学校的器物文化,如:教学楼、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第二个是制度文化;第三个是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后面两个是非物质文化,也最重要。但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中哪一个更重要呢?精神文化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物质型文化、经典型文化、心理型文化、社会关系型文化四个方面对老子文化思想作了重新认识。发掘了其中一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民主性精华,也指出其消极因素,并针对否定老子文化思想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些认识于两个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泛收集和整理当前流行的信息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各种定义,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信息文化与网络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求两个概念之间有一个清楚的分野。  相似文献   

13.
老庄文化应属中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学者一致认为老庄文化属楚文化,实际上这种传统看法是错误的。本文不仅指出了这种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而且还从老庄生活、活动的地理位置和他们的思想渊源两个方面说明老庄文化应属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14.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注重探寻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在小说《日用家当》中,爱丽丝.沃克成功塑造了一位代表并继承传统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和大女儿围绕旧"百衲被"发生的冲突的过程中,母亲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并竭力捍卫传统文化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文化具有宗教性,宗教具有文化性,二者相得益彰。并认为,把握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的两个基本立足点:一是宗教与文化具有由各自内在特质所规定的分离性。区别性。二是宗教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1)在发生发展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在机制;(2)在结构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选;(3)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有关文化性质的一些论述,强调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进而指出目前公关形象存在的两大病状:一是文化价值取向的错位,一是文化的泛化;最后呼吁人们在塑造公关形象时一定要回归到正值文化上。  相似文献   

17.
译者的话:这里译出的是威尔逊(B.L.Wilson)、考比特(H.D.Corbett)和韦伯(J.Webb)三人合著的辞目释文,原文载于T&;#183;胡森(T.Husen)等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全文主要论述以下三方面内容:学校氛围和学校文化这两个概念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校的改进、变革和重建的浪潮中非常盛行,人们借此讨论学校环境(尤其是其中的学校氛围与学校文化)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西方学界,这两个概念已开始被互换使用,并已产生了正负影响;作者们分别对两个领域内研究的优缺点作了分析,进而强调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才是学校迈向有效变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周巧 《教师》2008,(24):13-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就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90年代开始,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对西方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人物发生"位移"是艾丽斯.沃克非洲三部曲中的一种重要现象。通过对非洲部落位移的描写,沃克揭露了西方帝国主义逐步侵占非洲部落的过程;通过消极抵抗的位移者的悲剧,沃克暗指了殖民地民族文化的真正出路。沃克并没有盲目认同非洲文化传统的全部,而是对非洲文化陋习进行批判,表现出深刻的文化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们习惯于将学生中毕业以后接受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称为大学教育,因此大学文化在我国实际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有:神圣性,理想性,学术性,批判性,传统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