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 ,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 ,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 ,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是劳动者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年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不保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历史悠久,是民族绘画艺苑中一朵色彩绚丽的鲜花。本文通过对这一种所表达的主题,她的基本内容和创作形式的分析,论述了这一绘画艺术经历千年发展所形成的艺术特性,即她的艺术美和人民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年画艺术植根于民族沃土之中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的门神年画是人民大众十分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实际是我国木刻最先的创作。在我开始学习木刻的时候,也非常喜欢这种民间艺术,而且收集了很多河南朱仙镇的年画,并将它送给鲁迅先生。这些年画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不少。鲁迅先生对这种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绘画形式很是珍爱,他认为任何艺术都应该在吸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创新。在他给我的信中,曾写道:……河南门神一类的东西,先前我的家乡一绍兴一也有,也贴在厨门和墙壁  相似文献   

4.
朱仙镇木版年画亦称“门神画” ,千百年来她是何以走到21世纪的,她有怎样的艺术魅力.本文仅就此谈一点儿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年画、农民画、民间板画、民间木刻、民间泥模、手工艺品和剪纸等,并以它特有民间风格,形式流传至今.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两者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讲,不能理解划为等号,民间美术由于他们多受文化素质的差别,绘画理论基础和掌握感悟的程度,应该说民间美术多是在自身的环境创作的思维形式上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固有的传统模式,甚至是一成不变的延续发展,这对于民间艺术的展变和繁荣,无疑产生不了多少新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审美意识需求的不断提高,民间美术形式中的真率、自然、单纯、拙朴必然会逐渐受到现代艺术所陚有时代空间的意识概念和创造的深刻影响而产生变化.因为,艺术的本身都是浓具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否定、不断的统一与完善之上,只要循索这个道理,我想无论民间美术的传统与继承还是现代艺术的发展和进变,终究会涌现创造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木刻年画     
陈帅 《少儿美术》2020,(4):44-45
教材分析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增添节日气氛,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城市家庭中很少会有张贴年画的风俗,导致现代人对年画充满陌生感。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它将变换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形式,以符合当代人审美标准的方式,逐渐形成新的年画情趣和现代年画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是我国最重要的年画集中产地。而在清代中期桃花坞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秀美典雅的女性人物是桃花坞年画的重要主题,因此桃花坞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对研究古代女性形象变化和民间绘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朱仙镇木版门神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兴衰为主线,追溯其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揭示其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文化功能。古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正逐渐萎缩,努力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艺术瑰宝,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民间年画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其用木板雕刻印制而成,也被称为木板年画。湖南滩头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九大产地之一,以其古拙夸张的造型,鲜俗火辣的色彩及大胆生动的创新,在木版年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滩头木版年画艺术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其文化渊源和艺术特色的浅析,传达出楚南特色的民间美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王卫杰 《考试周刊》2009,(47):50-51
民俗年画是在民间广泛使用和实用的一种民俗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该文通过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作品的分析阐释它们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建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产地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本文介绍了福建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根据现存的漳州、泉州、福鼎年画,总结出福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福建木版年画的丰富性与福建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相一致;它与福建民间其他艺术门类的共生关系是其图式独特性与传承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麻阳民间绘画构图饱满、厚重;造型夸张、有趣;色彩热烈、喜庆;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随意而又大胆、鲜明,是本地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之余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原始而又质朴的地方文化以及审美形态的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13.
民间木刻版画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一种形式。章提出从艺术想象的角度来分析民间木刻版画中的构图、线、形、色四个基本因素,同时指出想象力在民间木刻版画中的作用及影响,从而使人们对民间木刻版画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民间年画是产生于民俗生活中的艺术。年画在空间范围内的传播表现为生产、销售、消费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坐标轴上表现为这一过程的重复性,年画具备了一般民俗的基本特征,因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15.
从敦煌壁画的构图形式和现代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以及笔者对古代中国绘画、敦煌壁画艺术的认识,来对比分析敦煌木刻版画的形成与发展、版式特点、作者和制作材料、用途等;本文阐述了敦煌木刻版画作品对敦煌晚期壁画、藏传唐卡、河西地区流行的汉传水陆道场画的绘画艺术形式的形成和相互传承、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篱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34-135
在清代江苏地区,扬州是继南京(金陵)和苏州后又一个具有特色的雕版艺术中心和木刻年画产地,扬州的木刻年画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及审美情趣,在中国木刻年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赵鑫 《文教资料》2008,(34):56-57
曾经经历过辉煌的木刻年画如今的境况却是逐渐衰落.本文以木刻年画为例.说明了民间美术衰落的必然性,并指出,民间美术与工业文明相结合.可使人类文化更加健全、完美.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艺术课程也要注重对本地艺术的认识、体验和热爱,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搜集艺术资源地方资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间小调、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工艺、民间风俗等。从艺术形式上可表现为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舞蹈、  相似文献   

19.
福鼎民间文艺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鼎饼花”是清末福鼎民间艺人创造的独有画种,与民间戏曲关系密切;从清末至民国其技法经过剪纸拼贴、工笔重彩、木版印制和木刻刻制阶段。“寺庙连环画”代表作陈少倪的《观音传》突破民间画工平涂重彩的单一技法,形成新的民间工笔绘画艺术。“船饰画”反映了时代变迁给民间艺术所带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  相似文献   

20.
元代审美趣味的改变,决定了门神画的艺术气息.在元代这个动荡失衡的时期,门神画也经历了审美趣味的变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和近代的门神画艺术的绘画风格.通过门神绘画审美趣味的变迁,也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对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