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新闻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无疑成为传统媒体重新赢得受众的突围方式。  相似文献   

3.
弹幕文化的兴起,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工合作,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受众身份的构建方式发生变化,为受众提供了表达话语的空间,从传播者到受众,实现了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4.
柯惠山 《东南传播》2018,(6):150-151
当今的时代可以称为是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方式迅猛发展起来,给传统的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媒体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搭建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传播范围.微信更是以其强大的社交功能和免费的信息传播而成为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微信公众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意味着新的传播方式,新的传播方式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模式需要转变,更加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传统媒体的改革不断深化:转企改制身份转换、受众需求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等.面对这些"冲击",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职业"恐慌",与其说这是职业"恐慌",不如说是职业危机或挑战.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下的时代,新媒体飞速发展,因而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而对于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新闻来说,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剪切和编辑广播电视,同时还要为内容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提供保障.新闻获取及传播全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而高效高质开展编辑工作,能为新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符蕾 《新闻传播》2014,(2):267-268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给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带来挑战,编辑内容、手法的多样化成为必然趋势。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锤炼自己的策划能力、鉴别能力和加工能力,汇集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拓宽编辑思路,全方位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新闻编辑水平,凝聚传统媒体新闻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背景下,包括新闻叙事在内的新闻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同时,新传播形态带来了传统新闻传播顺序与格局的变化,受众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渐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共生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而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尚有欠缺。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在情节组织、发声位置和叙事方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叙事策略则可从故事、叙事框和受众体验等路径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下移动聚合类新媒体已经勇立新媒体潮头。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聚合类新媒体全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模式。它们依靠强烈的互联网思维、海量的大数据和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重塑了新闻信息生产的模式。在新闻线索上向受众"索取",在新闻采写上坚持不用一个记者,在新闻编辑上力求千人千面,在新闻评论上完全由受众主导。它们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可以说是技术带来的革命,并将继续前行,引领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报刊之友》2011,(1):105-106
在过去,传统媒体营造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大都是被动的接受者,是观众.是听众。而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一出现,便以提供给受众充足的能动空间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这种崭新模式带来的挑战,积极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那么新媒体究竟是以什么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而传统媒体又是以什么为参考进行改进的呢?本文将以“关系传播”为话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姝 《新闻传播》2016,(4):31-31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方向的发展,受众完全可以依靠互联网端和手机端即可获得一手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增强了受众关注热点的参与度。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写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针对新闻采写的特点,提出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沈广彩 《出版广角》2014,(16):86-87
正新媒体营造出信息超载时代,为新闻专业主义架起了涅槃的火堆。但新媒体同时也营造出受众对专业新闻作品的需求,为新闻专业主义提供重生的无限可能。在一个人人皆可成为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新闻活动正变得不专业。新闻采集和发布似乎越来越不需要传统媒体和训练有素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正在演变为一场充斥着各种噪音的新媒体狂欢。传统媒体没落,根植于其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必然式微。但是《真相:信息超载时  相似文献   

14.
李健 《今传媒》2011,19(1):105-106
在过去,传统媒体营造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大都是被动的接受者,是观众、是听众。而21世纪以来,新媒体一出现,便以提供给受众充足的能动空间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这种崭新模式带来的挑战,积极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那么新媒体究竟是以什么赢得了受众的青睐,而传统媒体又是以什么为参考进行改进的呢?本文将以"关系传播"为话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遭遇发展瓶颈,新闻线索较少,新闻反应速度较慢,与受众的互动性较差,都成为传统媒体的短腿,在这种态势下,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机结合,是未来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是当前传统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为例,探讨传统媒体发展自身新媒体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王静梓 《东南传播》2012,(9):114-115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不仅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使传统新闻的生产制作手段和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受众可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发表观点,表达意见,受众的话语权空前强大,但是也带来了新闻信息碎片化、新媒体把关的缺失、媒体伦理失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认识和增强解读信息的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闻媒体主要指有时事新闻生产资质的传统媒体,而新浪、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新闻服务商没有新闻采编权,很大程度上扮演新闻的传播者角色.新闻服务商通过转载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并生产部分新闻衍生产品得到发展,它们拥有强势传播平台和互联网入口,受众在网络上获取新闻的习惯是由新媒体新闻服务商培养起来的.传统媒体身处两难境地:一方面用户和广告资源被新闻服务商分流,另一方面新闻版权无法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
张玮 《传媒》2017,(12)
随着互联网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模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受冲击最大的是传统纸媒.因此,近年来出现传统纸媒最终会消亡,最终被新媒体取代的说法甚嚣尘上.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食品安全报》积极应对,在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有效延伸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和巩固报纸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基层传统媒体新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受众群体大量流失,导致基层新闻工作的影响力大大降低,面对这样的情况,基层传统媒体应当转变自身的新闻工作发展策略,积极与新媒体寻求融合发展道路,顺应融媒体的时代趋势,这样才能为基层新闻工作重新注入生命力,推动基层新闻工作长远、稳定发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融媒...  相似文献   

20.
葛艳奇 《传媒》2015,(20):46-47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新闻传播的领域,同时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受众对新闻报道实时更新、动态传递的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冲出重围,展现电视新闻节目独特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