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18-219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网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症状自评表对736名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网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网瘾检出率为3.1%。成瘾组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6个因子分,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恐怖、偏执9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高职高专生网瘾存在一定的检出率,网瘾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网瘾的发生可能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初中生和高中生各100名,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集体测验,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是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其次是过分干涉、保护。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2)男、女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差异不显著。(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与自我价值感成显著的正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航 《科教文汇》2010,(10):163-164
本研究选取初中生和高中生各100名,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集体测验,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是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其次是过分干涉、保护。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2)男、女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差异不显著。(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与自我价值感成显著的正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自信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河南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显示:父母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与大学生自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各因子与大学生自信水平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以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75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1)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形成有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控制能预测偏执型人格障碍倾向,母亲控制能预测分裂型人格障碍倾向、边缘型人格障碍倾向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母亲关爱能显著预测抑郁型人格障碍倾向;结论: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攻击性问卷(AQ)在498名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外,其余各因子与大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应着眼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海燕 《科教文汇》2010,(15):190-192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攻击性问卷(AQ)在498名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外,其余各因子与大学生攻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应着眼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09,(4)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刘某,女,11岁,小学六年级,北京人,身材瘦弱,说话声音低飞翔弱,胆怯.父亲经营小百货商店,高中毕业,继母与父亲共同经营商店生意,中学毕业,父母由于经商经常早出晚归,家里由奶奶(继母的母亲)操持家务,另外有一个弟弟(小姨的孩子),全家五口人,属组合家庭,家庭经济收入一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7岁儿童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影响模式.方法: 应用NYLS 3-7岁儿童气质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的情感温暖对男孩气质的影响是一致的;父母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与男孩的注意分散、趋避性、规律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男孩的活动量、反应阈、情绪本质、规律性呈显著性负相关,恰好与女孩相反.对父素养育方式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儿童气质,对母亲养育方式发生直接影响的是行为.结论: 儿童气质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大于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气质的影响,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马志芳 《科教文汇》2011,(26):191-193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初中生理财现状及需求量表》对43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初中生理财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理财需求与性别、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地区等方面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女生在理财现状和需求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理财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理财知识技能、需求与年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各个维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均有所增强。(3)从理财需求这一维度上看,初中生理财需求与父母学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4)家庭排行与初中生理财过程和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理财情感态度价值与学生每月零花钱数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等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5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2)大学生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环境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高疏离感。  相似文献   

12.
仇艳玲 《科教文汇》2008,(30):37-37
在当代社会更多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情绪智力,而家庭是培养儿童情绪智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本文认为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家庭因素有父母的意识、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对策。包括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情绪智力,营造民主温暖的家庭气氛,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垚  张文仙 《科教文汇》2012,(21):147-148
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家庭教养方式、父亲的职业、父母的不良嗜好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网络使用的频率成显著性相关,但与学生上网的目的、上网的地点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周欣奕 《科教文汇》2012,(7):147-148
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家庭教养方式、父亲的职业、父母的不良嗜好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网络使用的频率成显著性相关,但与学生上网的目的、上网的地点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一、一般资料李某,女,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排行老大,下有俩弟弟。身高1.5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小学教师,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从小随父母生活,其父母因家庭困难没读上大学,对女儿的学习很严格,要求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nauppfprstran,EMBU)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父亲教养方式中F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四个因子存在负相关,FF2与躯体化等五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5与强迫等八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6与十个因子全部存在正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中M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六个因子存在负相关,MF2、MF3、MF4都和十个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特殊性,并且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7.
童欢欢  桑青松  方双燕 《大众科技》2012,(5):171-172,146
探讨八年级学生自恋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对155名八年级学生施测中国人自恋人格问卷(CNPI),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八年级学生的自恋人格特征仅显著体现在特权感子维度(M=3.307>3);八年级学生的成绩排名与自恋总分和优越感、特权感呈显著负相关(t=-0.163,t=-0.161,t=-0.189,p<0.05);男女生在优越感维度上得分呈显著差异;父亲学历和是否独生子女与学生自恋总分和优越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母亲学历仅与学生优越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运用Excel和SPSS对1474份《关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现状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男、女)性别、不同(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旨在为西藏高等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指导意见。结论: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情况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为3.497分,满分为5.000分),但在所学运动项目技战术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性别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级对"你认为体能对学习和生活很重要"(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值为0.5050.05);性别、年级对于藏族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年级对于"学生对体能的认知情况"之间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释放恐惧     
一个雨幕低垂的上午,我作为援川的心理医生,在四川绵阳救灾点帐篷里见到一个几乎被悲痛和恐惧压垮的孩子.这个孩子名叫胡小萌(化名),12岁,羌族女孩,腿部受伤.她躺在简易的床上,情感麻木、拒绝沟通.她一直痴迷地奢望着她的爸妈翻过山头来接她,但事实上她的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父亲还在医院抢救,生死未卜.  相似文献   

20.
孙宗荣 《内江科技》2014,35(12):69-70
本文通过追踪调查795例乙肝患者在计划免疫后一年乙型肝炎病毒(he p at it度is正b v相iru关s,HBV)在家族中的聚集情况。其结果显示:子代感染风险与家族中HBV聚集程度和感染严重程:父母双方都感染了HBV的家庭,子代感染的风险(即HBs Ag阳性率)最大,尤以"大三阳"为重,为29.52%;只有母亲为"大三阳"的家庭次之,为13.04%;而只有父亲为"大三阳"的家庭最轻,为1.82%。而生成保护性抗体(即HBs Ab阳性率)却以父感家庭为最高,都在96%以上,由于母感家庭对HBV的阻断性治疗没得到高度重视,因此与父母双感的家庭没能体现出差别,平均在90%左右,这提示我们在控制传染病的防治上至关重要。调查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防治乙肝病毒的家族性聚集及降低子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