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棋全盘战斗,始终都是围绕着子或势的争夺而展开的。“子”:即棋局的能动力量,如车、马、炮、兵等战斗实体。“势”:即子力的合理布局,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攻守力量。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取势是得子的必要条件,得子是发展形势的物质基础。但不同的条件下,“子”或“势”的客观作用又不相同。如在实战中,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第2期《中华武术》发表了我的一篇《杨澄甫太极拳斜飞势演练探究》,意在改变拳友们错误的练法。当今拳友们演练“斜飞势”时,大多按照“野马分鬃右式”来演练。杨澄甫的弟子郑曼青、董英杰等多按如此练法,且《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三张拳照(第20页,第二十三节“斜飞势”;第42页,第五十六节“野马分鬃右式”;第49页,第七十一节“斜飞势”)是为完全相同的同一张拳照误导所致。这是历史“成书误操作”形成的。杨澄甫前一本书《太极拳使用法》是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的。“斜飞势”拳照与“野马分鬃右式”拳照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之“势”篇在篮球比赛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子兵法》“势”篇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造“势”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笔者把“势”篇与篮球运动相结合 ,论述了“势”对篮球运动的指导作用 ,说明“势”与篮球运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象棋中局混战中,局势紧张复杂,一着之差,往往导致失败; 如果计算不够准确,也会反胜为败。我在学习了《北方棋艺》今年第2期孟立国同志写的中局研究《“子”与“势”浅谈》之后,发现“以攻还攻,取势为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现将看法提出,供同志们研究指正。如图形势,孟立国在该文提出红方第16回合“应该走(车)8 7,则(象)7 5……”其实,黑方飞象是步败着,  相似文献   

5.
“势”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孙子首开我国古代兵家重“势”的先河,就“势”的阐释、“势”的作用,如何任势,如何为势而形成理想的兵势等留下了有科学价值的言论。孙子在《形篇》专门论述了“形”的重要意义,认为“形”是取胜的物质基础。但他在《计篇》就指出了“计利以听,乃为之势,必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说明一定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势”来辅助。形与势、物质与精神,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本文试分析孙子对“势”的深刻见解,以其哲理对搞好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启示。一、孙…  相似文献   

6.
张洪卫 《武当》2007,(1):23-23
三体势是初入形意拳的必修课,也是贯穿形意拳整个拳法的“脊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形意拳每一招势均从三体势变化而来,即万变不离“三体”之能。“三体势”是开启形意门的“金钥匙”,是形意拳的基本拳架。  相似文献   

7.
棋弈中“子与势”的选择,是棋手不易掌握的重要课题,记得有位棋迷曾这样说过:当今棋坛,水平接近,要想赢棋就要大胆弃子……这种论点虽嫌片面,但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有它的一些道理。下面选例实战对局给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易筋经十二势”初见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手抄本《易筋经》。清代少林寺僧盛传此功,后流传民间,演变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练法。古传刻本仅有十二图和十二诀。为了便于读者习练,本文以清朝同治十三年刻本《易筋经》图诀为依据,参与流传练法,增补衔接动作图示,说明具体练法如下。 预备势: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平视,舌抵腭,齿叩合;敛神静心,鼻息平缓(图1)。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遗留的珍贵武艺进行复原与解读是新时代赋予当代学者的研究重任,也是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实修体悟、逻辑推理等方法,在对中华武术“势”之观念进行体系化建构的前提下,展开对明代大枪武艺“二十四势”的复原与解读。研究认为:(1)学界对“势”这一观念的认知是不全面的。(2)基于对历史进程中“势”之议题的反思,将“势”之观念确立为“一体三层”的多维结构,“一体”即“势”之本体,“三层”即“立下即是”基础层、“用而后成”中间层以及“摆以诱人”外延层,三层次之势由内而外,层层推衍,共同构成势的完整结构。(3)围绕“一体三层”之势,可将明代大枪武艺“二十四势”划分为“立下即是”类枪势、“用而后成”类枪势、“摆以诱人”类枪势。“立下即是”类枪势分为备战持枪势和应战持枪势;“用而后成”类枪势分为“闪避+还扎”势与“革枪+还扎”势;“摆以诱人”类枪势分为佯攻之诱、诈败之诱、守弱之诱以及惊取之诱等势。  相似文献   

10.
吴一江同志所作的“金鸡三唱”(见《北方棋艺》1981年第11期第32页)原着为红先胜。经研,第8回合如走(?)56可以取胜,演变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典 《棋牌世界》2004,(6):25-26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弃马局,是马方主动激起波澜,挑起争端的布局战术。马方为避免走平炮兑车、左马盘河等俗套开局变化,而采取急进右炮过河或补士象两种战术手段,以弃左马为诱饵,使红车陷入泥潭,力求抢时争速,反击抢攻,由此展开了一场“子”与“势”的激烈争夺。  相似文献   

12.
如图:是已故国手上海何顺安与浙江刘忆慈在1964年全国赛走成的局势。轮到红方走子,红方审时度势,在平稳的局势中发现了黑方布阵的缝隙。运用兑子取势的战术,巧妙地夺得优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孙子兵法》之势篇在篮球比赛中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势”篇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学术史上有重要价值,对指导篮球比赛亦有重要作用,建议:篮球比赛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打出自己的特色,并最大限度地抑制对方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象棋对弈到中局后,运子取势、兑子取势、弃子取势等手段就成为夺取全盘胜利的关键,因而它也是棋手们所必修的一门课程,伴随着有利的形势,往往也就出现了许多精采的“杀局”(入局)。下面将笔者整理的几个小片断略作评点权作“抛砖引玉”供同好们欣赏。 黑方 徐天红  相似文献   

15.
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上记载:枪法的流传,开始于杨氏,名为“梨花枪”。杨家枪法手抓枪根,出枪很长,有虚有实,有奇有正;其攻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杨家枪法向有“天下无敌手”之誉。 这套《简化杨家枪术》是根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于1997年12月公布,但不久就宣布停止使用。在这极短的期间内,我国发行了5套邮票,其上也出现了这些“简化字”(笔者称“超简字”)。这5套邮票是: 1978年4月25日发行的T24《气象》邮票,第1枚“天气预报”图中的“预”字,简化为“予”(图1)。1978年6月30日发行的T27《牧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第1枚“大搞草库伦建设”邮票,图中红旗上的“寨”字,简化为“(?)”(图2)。1978年8月26日发行的T29《工艺美术》邮票,是出现“超简字”最多的一套  相似文献   

17.
庞洪奇 《收藏》2008,(6):55-55
《收藏》杂志2007年8期刊载马小青先生《磁州窑“豫让刺赵襄子”绘画枕考》一文,对绘画内容为“陈桥兵变”之说的否定言之有理,但“豫让刺赵襄子”的提法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郭宝洪 《武当》2003,(8):18-19
“金刚捣碓”是陈式太极拳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拳势,它充分体现出了陈式太极拳特有的轻沉兼备、螺旋运化、刚柔相间、曲折连贯、腰为主宰、以身带臂、节节贯串的韵味。淋漓尽致地表现缠绕诸靠、螺旋进退、上惊下取、套封插进、闪展腾挪、腿手并进、柔化刚发的技击风格。因此拳谚云:“会不会,全看大捣碓”。也就是说,你陈式太极拳功夫如何,火候几成,不用看完整的套路,只需看一看“金刚捣碓”就明白了。所以,凡是练陈式太极拳者,均在此势上下过功  相似文献   

19.
清代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今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势行功歌》原名《十三势歌》是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人王宗岳所著。王曾旅居河南,以教馆为业。据写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的《阴符枪谱·序》说:“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其尤精者也。”他的武术著作,留传下来的有《太极拳谱》和《阴符枪谱》等两种,尤以《太极拳谱》一书的流传最为广泛。该书是由《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等两篇论文,以及《十三势歌》、《打手歌》等两篇诗歌组成。近两百年来,这四篇文  相似文献   

20.
本刊自发表边治中先生的《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秘而不宣的十势功法》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来信询问“十势功法”的术理、特点、作用和学练效果等问题,我们特选载几篇学练者的体会,借以回答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