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大量地直接地进入到受众生活之中。因而流行音乐实际上是具有了商品生产的意义,从而大众接受流行音乐产品或参与流行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十二位美女一字排开,那阵势本身就是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它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国际路线”倾销策略,把女子十二乐坊当作商品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其商业运作策划的水准。多场次的巡演及其多元化音乐幽雅的舞台形象,眩目技巧以及最重要的演奏乐器时新快的面部表情使它成为明星品牌,流行音乐商业运作成功策划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新学期伊始,带着新生早早来到音乐教室,为了打发课前那一小段时间,我顺手弹起时下流行的歌曲《明天过后》、《遇见》、《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结果几乎全班学生都和着琴声唱了起来,歌曲的节奏,音准,情感的表现是平时音乐课上难以见到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是那么感兴趣,那么我们音乐教师为什么不能抓住这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从而通过流行音乐这个平台来辅助其他音乐教材的教学,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3.
中学音乐教材注重经典音乐,可是中学生常常不愿接受,他们直言“我们想听流行音乐”。这种矛盾是如何形成的、怎么解决?进而言之,能否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能进课堂、怎样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这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探讨怎样引导同学们选择优秀的流行音乐,以及针对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将适当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学生对音乐课更有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共同探索流行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流行音乐”的盛行,广播、电视、各种媒体对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着《老鼠爱大米》,几岁的小孩子张嘴就唱《superstar》。而对于民族音乐,了解的人却越来越少。《新课标》中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相似文献   

5.
从“流行音乐不准进课堂”到“引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进课堂”这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目前,理论界对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讨论转到了引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进课堂,如何引,引入后如何教学等一系列的问题上。课题组专门谋划了《走进流行音乐文化》专题,通过从爵士音乐寻根溯源、挖掘经典流行音乐现实意义、弘扬本土文化和对“偶像崇拜”现象以理性的启迪和情感教育四个途径,把握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末期是港台流行音乐金曲爆发的特定历史时期,文章以这一时期港台具有代表性的歌曲《Amani》与《心雨》为例,探寻了两首港台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了港台流行音乐的理论特征和艺术特色,剖析了港台流行音乐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音乐理论方面的同异性,探讨了港台流行音乐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影响,为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研究提供了必要的音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注大陆流行乐坛的人,从《黄孩子》,开始结识一位名叫何训田的作曲家,知道他的音乐与以往所有听过的流行音乐完全不同。那是一种生命中渴望已久、令人感动得想哭的声音。有人评价:何训田第一次为大陆的流行音乐注入了文化,完全属于中国的文化.他以挑战著称在《黄孩子》之前,何训田是和瞿小松、谭盾等作曲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他们令世人对中国音乐刮目相看.何训田创立了 RD 作曲法,即任意律和对应律作曲法,成为中国第一位用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把所有的声音作为音乐的元素,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他极具挑战性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平仄》、《感应》、室内乐《天籁》、《幻听》等,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广播和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的演奏团体为他的作品在欧美作世界首演.因他对音乐创作整体变革的追求和贡献,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家比赛1989——90”委员会授予他唯一的“杰出音乐成就奖”.俄罗  相似文献   

8.
提起范晓萱,喜爱流行音乐的歌迷几乎无人不知。16岁出道受到瞩目,短短几年已在自己的音乐历程中写下了惊人的成绩。从1995年起,她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交替出现,无论是《你的甜蜜》、《刷牙歌》、和《健康歌》中人见人爱的“小魔女”:还是《RAIN》、《自言自语》和《好想谈恋爱》为代表的清新可人的小女生,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今年5月伊始,范晓萱又推出了她的最新个人专辑《Darling》,告别了“小魔女”时代的范晓  相似文献   

9.
编者絮語     
带着早春的气息,带着新春的祝愿,《音乐世界》送到你面前。在我们为我国音乐教育滞后而忧虑的同时,又看到某种“音乐教育”的泛滥。点评《警惕“乐教骗子”愚弄琴童》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翻开评论栏,你可看到《关心群众音乐心理需求,促进音乐艺术兴旺繁荣》一文,从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分析,谈到他们对音乐艺术的不同需求,并提出当前音乐生活中,应该注意精神产品生产要和社会各  相似文献   

10.
游戏专栏     
【流行音乐:携带版】发行:KONAMI类型:音乐游戏平台:PSP作为音乐游戏的老大哥,KONAMI在PSP上推出了《流行音乐:携带版》。这款游戏收录了80多首不同流派的乐曲,充分利用PSP的多按键设定了不同的难度,而且游戏还提供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目标明确地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诚然,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把音乐的基本要素及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学生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唱唱、说说、表演的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美,让学生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体验方式中感悟音乐,以学生参与体验音乐为中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的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音乐小知识     
【流行音乐】Prevailingmusic(英)音乐评论的习用语。流行音乐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易。当前流行音乐(1)指相对低级庸俗的一类商业性歌曲;(2)指与“严肃音乐”相对的“通俗音乐”;(3)专指流行的器乐曲,以别于演唱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ModernSong(英)(1)指情调不健康,甚至低级庸俗的,带有商业性色彩的歌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北美夜总会、舞厅等场所,三十年代流入中国。它歌词用中文,又吸收某些民族音调,成为一个支流,港台称“时代曲”。如《毛毛雨》、《何日君再来》、《岛国情歌》等。(2)泛指一种曲调顺口、手法通俗、结…  相似文献   

13.
以往,音乐课堂对流行音乐持抵制态度,认为它与我们所传授的高雅艺术是背道而驰的.而《新课标》实施后,它已经常被引入课堂,并能光明正大地写进中小学教科书.本文就如何把流行音乐巧妙地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余香尚未散去,作者金河仁在各个FANS的期待中带来了这个故事的续集———《菊花香2》。菊花是秋天之花,在中国花语里意为“高洁”,在韩国菊花带着悲伤的意味,同时生命力又很强,令人想到少女。《菊花香2》比《菊花香》还要感人。中国著名流行音乐词曲作家洛兵专为《菊花香》而做了一首歌曲,这也是这位颇具才情的音乐人第一次为一本书而做的音乐。他说:“没有杂质的爱情在中国作品中看不到,因为中国人总是想把爱情写得真实一些。其实我们本身就活得够真实了,需要这种纯美与忘我。”金河仁的书字里行间始终充满着干干净净的悲伤和快乐,让人时…  相似文献   

15.
流行音乐杂志《滚石》与MTV音乐电视联合评选出了自1963年以来世界最伟大的100首流行歌曲。“甲壳虫”乐队的经典老歌“Yesterday”(昨日)被传唱37年,经久不衰,高居百佳之首。《滚石》与MTV策划本次评选活动。之所以把评选的时间范围定在1963年至今是因为1963年“甲壳虫”乐队首次登陆美国演出标志着现代流行音乐时代的开始。仅仅选出代表这个时代的100首经典歌曲并非易事,五位《滚石》杂志的编辑和来自MTV的节目制作人、研究人员经过反复斟酌、仔细推敲才最终确定了这100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相似文献   

16.
乔治.格什温是将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结合起来的美国民族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从小喜欢爵士音乐并为以后他的创作之路带来影响,他的创作欲望源源不息,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代表作品有《蓝色狂想曲》(1924)、《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1925)、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28)、歌剧《波吉与贝丝》(1934),其中以被誉为"交响爵士乐"的《蓝色狂想曲》最为著名,它改变了爵士乐的命运,原本在跳舞厅和夜总会里演奏的爵士乐,终于鸣响在令人尊敬的音乐会大厅里,格什温把爵士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打破了美国民间音乐难登大雅之谈的禁律,把爵士音乐元素与交响乐形式、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完美地融合。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大熔炉,生活是教科书,音乐教师若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适当地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让流行文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生活,合上时代的节拍,音乐课才会因“流行”而精彩。音乐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既生活。”  相似文献   

18.
汪莹 《小学生》2013,(8):43-43
在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已经通过各种传播方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似乎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论述流行音乐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探究如何把流行音乐合理地融合于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也逐渐地发展起来,并演变成势不可挡的趋势,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当前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关于是否能将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那么,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如何才能够更好地把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去呢?怎样才能使流行音乐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发挥重大作用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音乐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还要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作为当代中国人一种心理情感的表现方式具有民族性.民族民间音乐是流行音乐创作的源泉;流行音乐创作在追求艺术的民族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时代性。优秀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借鉴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特色。经典的流行音乐成功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借用、改编、化用,使其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