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芳 《传媒观察》2008,(5):55-56
有人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泛文化时代,一切事物莫不打上“文化”的符号烙印。DV影像文化也不例外,它是数字技术革新的产物,虽然从1995年第一台DV问世至今也不过十余年时间,但给人类的文化生活却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影视艺术是一个专业领域,被主流媒体长久垄断,人家播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DV的出现及快速的发展带来一种文化领域中的表达自由,将影像的话语权回归给大众,人们终于从影像的被动接受中释放出来,获得了自由的用视听语言交流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时下,DV机已经成了普通家庭日常消费的热门商品之一,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利用DV机拍摄个人的视频影像。平常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提起“DV”一词,可是说到“DV”这两个字母的具体含义时却鲜有人能够说得上来。笔者曾随机提问过周围一些朋友:“什么是DV?”听到的回答大部分指向了小型家用数码摄像机,  相似文献   

3.
DV.即DIGITAL VIDEO,它不是泛指所有的数码摄像格式.而是专指一种半专业的影像技术格式。DV一面世,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灵巧轻便.它的平民价格,它的低技术指数要求,使人们拥有了获取和传递影像的自由权利。它的出现,拓展了民间的影像传播渠道。于是,DV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时尚.人们开始“DV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4.
DV影像传播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语言里,是一种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神话和权力话语陷阱的传播形态。DV影像传播时代可以称为影像民本主义(populism)时代。用通俗的话说,DV赋予了创作者自由言说的权利,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个人化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它首先打破了影像表达权利  相似文献   

5.
DV通讯员、DV拍客、DV记者等类似的称谓近年来渐渐频繁出现在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这些“非正式的新闻工作者”正日趋多起来。与之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DV节目开始在各个电视台出现,DV新闻素材目前已经成了各个电视台争相利用的节目资源。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由视觉主导的时代,人们对于用图像来表达自我存在的愿望日渐强烈。DV影像因其制作费用便宜,设备操作便捷,技术工艺简单,造就了普通人进行视觉表达的无限可能。如今,越来越多的公民凭借他们对于DV的热情和艺术表达的渴望加入到DV制作的队伍中来,活跃于校园的青年学子DV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相似文献   

7.
柳广文 《今传媒》2010,(2):94-96
时下,DV机已经成了普通家庭日常消费的热门商品之一,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利用DV机拍摄个人的视频影像。平常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提起"DV"一词,可是说到"DV"这两个字母的具体含义时却鲜有人能够说  相似文献   

8.
DV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媒介正在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各式各样的DV作品通过网络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官方主旋律叙事形态,表达了更为个人更为自由的思想。而网络DV作品中存在的亚文化,更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成为很多DV爱好者的创作源泉。本文通过对新浪宽频网DV短剧的实证研究,从传播学的维度分析这种亚文化存在的原因,并提醒DV创作者对DV作品中的亚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9.
重读刘涌案:公共领域视野中的司法与传媒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媒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司法与传媒间的冲突却日渐激烈。个中因由,并非全为传媒僭越自身角色热衷“媒介审判”所造成的后果,而是其在传统的政府喉舌之外,日益成长的“市民社会”属性所致。正是因为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表达民意的责任,在公民权利对抗国家权力之情境下,不断尽自身所能,扩大在中国社会逐渐艰难生长起来的“公共领域”,才使得它与司法之间的冲突由稀见至频繁,由平淡转激烈。  相似文献   

10.
DV从出现伊始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作者的一支"影像自来水笔",使影像制作能在一种更为宽松自主的创作平台上书写。DV创作中的导演艺术超越了传统,它强调亲身参与其间,操作设备完成作品。以此来实践自己对人物的塑造、情节展现等方面的艺术构想。导演艺术的变化使更多人在创作DV时当上了自己作品的"导演",拥有了一种表达自己的手段,一种张扬个性的自由,这也促使了DV创作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就“克隆人的出现将对社会和家庭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采访了社会学家李银河女士。 李银河认为:既然克隆人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需求,技术本身就不该遭受责难。有人作过数据统计,现在社会平均每十对夫妇中就有一对不能正常生育。“这个比例一点都不令人惊讶,因为现在大气、水、食物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育能力。”李银河说。在这些因  相似文献   

12.
李迎 《青年记者》2004,(2):39-40
DV,全称“Digital Video”,DV是数字视频的英文缩写,通俗讲就是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随着IT工业的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2003年DV产品的价格纷纷“跳水”。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数码产品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为DV进入家庭打下了基础。DV凭借数字技术图像清晰高质、轻便、准确、易操作等优点,极大地满足了爱好摄  相似文献   

13.
吕田 《新闻前哨》2010,(4):58-59
一、“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育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和人民原有生活发生变化、转型的过程。一方面.这个平台促使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使原有的城市居民从家庭的私人角色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公民在公共领域中活动和话语舆论将会形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陈颖 《视听纵横》2004,(2):58-61
DV,即digitalvideo,数字视频技术,习惯上常常将DV用来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它在诞生初期仅仅是为了在拍摄家庭录影的时候获得更高的影像质量。但是后来有人使用DV来进行影像创作方面的实践,这使得DV超越了  相似文献   

15.
毕蜂  吴静 《新闻界》2003,(5):62-62
自1999年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DV作为一种从个人出发的影像表达,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尝试。一部分农民也开始拿起DV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农民拍DV,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值得引起重视。纵观当今我国的DV界,农民拍DV时间虽然短却发展很快,目前大致有三种方式存在:1.自我娱乐这是农民拍DV最原始也是最普通的方式。大部分拥有或能接触到DV的农民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记录一些零散的生活片断,如婚嫁、生日等。这些素材的选择和处理往往带有随意性,远远不能…  相似文献   

16.
姚争  朱晓军 《现代传播》2004,(5):123-125
自 2 0 0 2年起 ,DV影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没有形成具有明确主题的一种运动 ,但的确已构成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 ,由此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命名”的焦虑和冲动 :“新世代”与“新生代”这样的称呼代表了主流媒体对它的认知 ;“个人影像”、“独立影像”、“第三类影像” (有别于“政治影像”与“商业影像”)等等不一而足的冠名 ,则体现了DV人自己或DV爱好者们对它的定位。在这些命名的纷争背后 ,是对DV影像崛起的意义存在着不同的判断。尽管这些判断大多带有相当程度上的感性化、情绪化与率性而为的色彩。我们试图从传播学与美学…  相似文献   

17.
李静兰 《新闻窗》2010,(4):66-67
有人说“纪录片的价值不在拍摄的技巧有多高,而在于片子是否真正反映了生活与岁月的痕迹。”我感觉这句话更适用于DV纪录片。2008年,我用DV套拍了两个以贵阳人民广场为背景的纪录片(2008人民广场》、《广场舞者》,使我对DV有了切身的体验和认识.DV开拓了我的纪录片创作思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问题小小说在新时期文学的百花园里,小小说以它独特的结构形态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迅捷的发展,成为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引起了评论家的注目。小小说形式虽小,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明快洗练,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它非常适合报纸刊载,故有人称之为“新闻小说”、“信息小说”。在小小说众多的题材和形式中,“问题小小说”是值得注意的一类。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几年各类报刊发表的小小说里,“问题小小说”占三分之一以上。它在方寸之地中,描绘社会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场景,或针贬时弊,或状摹世情,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各个侧面,各个角落;寥寥几笔,勾勒出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复  相似文献   

19.
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叫“组照”、有叫“报道摄影”),它是通过多幅照片的组台,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平淡而又感人的故事,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美娟 《东南传播》2010,(11):71-73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毋庸置疑,媒介在传递信息、沟通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媒介本身的角色的定位凸显其价值。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程中,媒介的社会角色在渐变中转化。它从工具向公器的趋势嬗变着,试图在新闻自由充分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器”的角色使命。当前在反映与引导舆论的前提下,媒介在日渐趋入“社会公器”的角色扮演,并逐渐完善阶段,并在这个渐变过程中不断充实角色意识,这对于当今的信息社会——自由而开放的畅所欲言的时代,无疑起了推进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