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水的品质与精神。我校依托长江之水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生发点,从"尚水之德""若水之智""乐水之态"三个层面来培养具有"若水"品质的师生、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水育"文化、建成"上善"之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有责任、有信念、有本领的青年一代,这其中蕴含了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理想人格的价值优势。"求真"属于理想人格之根基,新时代青年要在求"理想""史实""科技"之真方面多下功夫;"向善"是理想人格最根本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在向"以群体超越自我"之善、"以正义向导利益"之善、"以理性规避欲望"之善上花功夫;"臻美"是理想人格最本质的价值优势,新时代青年应积极追求臻"高尚责任感""发奋图强""全方位发展"之美,培育新时代青年真善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3.
老子曾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人最高的道德境界应如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与其争高低,甘居下游奉献而不求有回报."人往高处走",故低处是"众人之所恶",而偏偏"水往低处流"--这才是"上善",才最接近于"道"."厚德"才能"载物",最高尚的道德才可以包容最广大的东西.孔子讲"水有五德",它守法、正直、明察、有志、善于变化,它集德、义、道、勇于一身,它的美德常使君子遇而必观.  相似文献   

4.
陈敏婷 《中国教师》2014,(16):74-75
<正>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清水濠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清水濠小学")以"实事求是,善利不争"的精神办教育,既不断提升"泉润生命"的办学品质,又创造"至实至善"的生命价值。在清水濠小学看来,学生只有具备水一般的品性,富有生命活力,才能奔向美丽的远方,最终至实至善;教育只有像水一样,才能以各种形态至实至善,从而引导、帮助学生的自主发展。本文旨在从教育思路、教育研修和课堂教学等三方面探寻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3):50-56
孟子言性善之"性"具有双重内涵:一是具有的先天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为善的能力之性,二是具有后天性、无定性和差异性的仁义礼智之性。为善的能力之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层面而言的性,仁义礼智之性则是现实落实层面而言的性。性善之"性"的双重内涵决定了"性善论"有从为善的能力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立本论和从仁义礼智之性出发而言的性善存养论的双重内涵。  相似文献   

6.
创新已成为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成为创新的媒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求新?笔者认为"问"乃创新之源泉。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不凡的业绩。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的  相似文献   

7.
明儒关于《大学》诚意之"意"的定位大体可分两种:以意为心之所发,有善有恶,不具有主宰的意义;以意为心之所存,纯善无恶,是心之主宰。宋代学者思想中已体现出"意"定位之二重性,至明中叶王阳明这种分歧和矛盾更为突出,而其后学或在其"有善有恶意之动"的基础上提出"无意之意",以超越形下的善恶观念;或发展了"意"的第二种涵义,提出意为心之所存,来解决阳明思想中的矛盾,刘蕺山即是这一支诚意说的集大成者。在此过程中,诚意工夫的重点亦由"诚"逐渐落实到"意"。  相似文献   

8.
《湖南教育》第 9期以《看邵东三中怎样抓德育》为题,报道了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这是学校德育创新的成功实践。 “扬善教育”是对人性美质的开掘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本善,顺应本性则无所不善;人性无恶,违反本性而后为恶。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就是对人性中固有的“善”进行提醒、提倡、张扬和开掘,使之不断发扬光大,防止其因外部的干扰破坏而削弱或丧失,防止向它的对立面——“恶”转化。同时,通过“扬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改变恶性而回归善性。“善”是我们从古到今…  相似文献   

9.
正基本概况学校始建于1994年,2009年由度假区政府斥资6000万元易地新建至太湖北岸,穹窿山南麓。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960名学生,教职员工86名,专任教师69名,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97%,硕士研究生2名,苏州市名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9名。【内涵特色】学校践行"至善"校训,树"善创、善立"之校风,扬"善喻、善止"之教风,立"善问、善得"之学风,追求"挖掘太湖地域资源,构建特色校园文  相似文献   

10.
艾青诗歌之"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诚实之"善"、奉献之"善"和正直之"善"。"善"是艾青孜孜以求的诗歌的理想境界。艾青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激情和斗志,也留给了世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经典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就在于它"一颗善心为人民"的永恒意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富足让人不至于丧失希望;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精神的力量让人永远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老子之所以揭橥“上善若水”,是因为水能够滋润万物;水顺应自然而不争;水性柔弱,不择地而流,常常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与物无争……,因此,圣人应师法水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以成就上德者之人格。  相似文献   

12.
张韶龙 《现代教学》2015,(Z1):104-105
老子《道德经》有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所理解的"对话教学",是指基于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内在需求,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不同教学主体之间的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心灵交汇、差异认知、互动生成、经验共享,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基于"对话"的课堂教学,因为融入了"水"的品质——"柔美、谦逊、灵动、包容、宁静、激荡、深邃、多元、变化"等,使基于  相似文献   

13.
李欣 《初中生之友》2011,(28):38-38
<正>东、西、南、北这几个方位词,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碰到。比如河北、湖南、刮东风、夕阳西下等等。汉语中的东、西、南、北并不只是表示方向,它们还有其他的含义。我们常用"东西"这个词来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而这个词义的产生是南北朝以后的事。南北朝以前,"东西"都只指东方与西方,而没有表示事物的意思,如《孟子》"人性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这里的东西就指东边和西边。由于东、西方向的相对,所以一东一西,可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怎样把"读"这门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学问教给学生,是十分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把"读"大致分为三个境界:阅读、朗读和诵读。下面我就这三境界阐述自己的观点。一、"读"之大者——阅读孔子有云:"上善若水。"在"读"这件事中,最重要的是广泛阅读,可谓"上善"。阅读即"若水",纳百川而源远流长,汇通百渠,与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任何语文能力的基础,谓之  相似文献   

15.
康德宗教哲学的基本主线为:以诠释"至善"来阐述"德福之辨"。康德认为,"至善"非"至上的善";至善是完整和完满的善,是德性和幸福的结合;"至善"在现实世界不存在必然性;至善是上帝的善,是作为整体的世界的善。  相似文献   

16.
释“譱”     
甲骨文一读为"譱(善)"之字,字形繁多、构形复杂。该字形可分为三释,一释为"羱"之象形初文,二释为加注声符而成为形声字之"羱",三释为"譱"之初文。其中形声字形之"羱"的声符省变脱落,演变为金文从羊誩声,而成为今天的"譱(善)"字;甲骨文"譱"为"膳"之本字,本义为准备膳食。"譱"在卜辞主要用作助动词,大体相当于"能"。  相似文献   

17.
涵谷子之学,以善为本。"善"是西晋涵谷子在其主要道教思想著作《悟性穷原》中反复阐述的概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宇宙观与源远流长的道德观。涵谷子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观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以"善"为中心的宇宙论,指出宇宙万物存在于动静阴阳的辩证统一之中;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论,提出了道德修养之"五戒",即仁、义、礼、智、信,认为"善"是所有道德行为的根本;以"善"为中心的修道论,指出"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激励人们积德行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善"。同时,涵谷子对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观提出了其修养法则,即应从师、树立榜样、保持辩证的行为原则、注重"知"与"行"的统一、保持"无欲"等。  相似文献   

18.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研究聚焦其规范性,但这并非其全部属性,翻译标准也有描述性的一面。从伦理视角考查翻译标准,正是规范与描写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善"既有对本体的规范属性,也含主体的描述属性,正与翻译标准的伦理属性对应。本文借马建忠之"善译"说,以"善"之伦理思想观为中心,探讨翻译标准问题,从"本体"、"主体"、和"客体"三个维度探讨了"善译"翻译标准之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水是至柔之物,也是攻坚强者;水既圆滑细腻,又坚强永恒。
  老子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为班主任,我想学“水”之灵性,在学生思想道德、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方面,希望人人都有一颗向“善”之心,如细水长流,打造班级向“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穷而后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文学命题,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有情感真实、人格高尚方面的祈向,也包含艺术境界之美的追求,涵盖了文学艺术创作上"真、善、美"的全部要求.如将这一命题的内涵放到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中加以解读,可以发现命题的提出既缘于宋初文风之颓废,又立足于崇实尚用文风之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