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 《青年记者》2012,(32):14-15
微博平台上的全国两会热点新闻,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机制上,都与传统媒体的两会报道迥然不同。本文以新浪微博2011年和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热点两会微博为样本,分析微博平台的两会传播机制,并试图分析两会微博传播为整个中国政治传播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两会热点微博的传播特点和机制1.微博用户自定义两会热点两会微博传播不再遵循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不会按部就班地按两会开幕、闭幕的过程予以顺序报道,而是呈现出碎片化、跳跃式的景象。微博用户自行发现和定义两会热点,用户在衡量是否转发一条微博时,微博的内容价值往往比发布者的身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两会”期间,手机报参与了两会报道,这一新兴的两会报道形式引起了强烈反响。 手机报是以手机作为载体,将纸质媒体的内容进行编辑、整合,由通信商用无线电通信技术以彩信(MMS)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里,或者用户通过WAP连接到网络直接浏览信息的传播模式,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3.
萌拟人化、用户激励、差异化体验,能增加年轻用户对时政新闻的兴趣,这是网易新媒体实验室在2015年两会报道后得出的结论。而我们做这个尝试,是因为在分析了历年两会可视化新闻产品后,发现国内各家媒体在时政可视化上做得较为生硬,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优化空间。面对年轻用户,严  相似文献   

4.
郭灼 《传媒》2021,(3):29-31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媒体融合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传媒创新与竞争的一个重点.本文以新华社2020年的两会融合报道为例,剖析了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模式,归纳了技术融合创新的基本理念,提出要以技术为突破、以内容为根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水娟 《传媒》2021,(17):48-49,51
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是展现媒体融合特色的根本,而技术和渠道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动力.因此,如何有效创新内容表达并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新华网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体融合探索与实践中,展现出值得借鉴的融媒体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经验,即通过内容可视化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以内容交互化提升用户的参与体验,以内容服务化提升用户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新民晚报实现了对两会新闻的全方位报道,给读者、用户以立体、交互式的阅读体验,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每年3月,大量记者齐聚北京,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已然成了常规动作。但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今年的报道如何突破,是晚报同仁在两会之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两会年年报,年年出新招。今年的全国两会宣传中,安徽卫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策划,发挥所长,全面深入报道会议盛况,引导安徽百姓广泛关注两会,深入领会两会精神。其中,在时政新闻栏目《安徽新闻联播》中精心打造的特别节目《两会直通车》尤为抢眼。这档报道以创新为本,亮点频现,声势夺人,入脑入心,受到观众的好评,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专门给予了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8.
一、“两会”报道: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 ——定向供稿和个性化服务 按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两会”报道启动前夕,国内部和新闻研究所采取播发公鉴、上门拜访、调查问卷、召集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用户需求。“两会”报道期间,编辑部通过“可供稿菜单”向用户介绍新华社的重点选题和报道设想。用户可以根据各自报道需要和版面安排定货,也可以通过设在大会堂发稿中心的“点题电话”约取  相似文献   

9.
处理好两会报道内容的主流化和可读性之间的关系,是两会报道的难点之一.做出可读性是晚报、都市报的优势,但使两会报道的内容主流化,并把主流化的内容做出可读性,就不一定有什么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两会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历来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两会新闻报道如何出新,是各媒体关注的共同话题。回顾今年两会报道,各媒体在报道内容、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方面不乏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1.
2022年郑州“两会”期间,郑州广电全媒体推出了融媒体系列策划《小万V观“两会”Vlog》,以政协委员和Vlog主持人双重身份观察报道大会,两天半的会期共创作完成5支Vlog作品。分析和探讨时政Vlog的报道特点和传播优势、时政Vlog主持人的角色转型与创新、时政Vlog报道注意事项等,有助于真正实践“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用户为王”的新融合、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张倩 《中国记者》2023,(3):56-57
<正>创新是两会报道不变的主题,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主流媒体在内容、技术和话语风格方面着力推进,不断推出紧扣大会主题、紧跟大会议程,充分反映民主、团结、求实、奋进风貌的两会报道,有效设置了议题、引领了舆论。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当年舆论工作创新的一次集中体现,本文以近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主,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话语创新三个角度探讨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两会关乎我国国计民生,因此在国内备受关注。但对于外宣来说,怎样激发海外受众的兴趣,并力争使我们的报道既能入耳又能入心。总结起来,我们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报道两会与解读中国相结合对于中国人熟悉的政治制度、政策主张、领导人物、思想观念,外国受众是否一样熟悉和了解,一样感兴趣?这是在对外报道两会时经常自问的一个问题。比如中国人都能理解两会是指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各媒体的两会报道做得越来越好,机关报台在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旗舰作用的同时,积极创新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市场化媒体则侧重于开展各种专题报道,既反映焦点热点又贴近社会民生。但是,两会报道从选题、内容到报道形式,总有些老套的痕迹,语言枯燥、信息量少,这些都是媒体应当着力避免的。如何才能改进两会报道、提高报道质量?笔者认为必须从选题、内容和版面设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据央视收视率调查,两会期间各类新闻节目收视率大增,通过央视新闻的宣传报道,两会精神深入人心,这与节目的策划是分不开的,两会报道从内容上讲属于时政新闻,今年的两会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主要是通过平民视角去选择百姓话题,报道内容十分吸引受众。另外今年的两会呈现出民众参与度高的特点,今年两会采用了很多的新形式,如采用两会网络游戏、博客专栏、网络投票箱、访谈、网络调查等互动方式来吸引民众注意。  相似文献   

17.
<正>地方两会是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时政新闻中最受群众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地方新闻媒体开年报道的重点。两会年年开,报道年年做,如何让地方两会报道出新,让两会新闻更出彩?近年来,海南日报在地方两会报道中一直求新求变,特刊、专栏、图片、图表各展所长,线上、线下、内宣、外宣一体联动,呈现出鲜明的主题、多元的视角、可视化的版面,产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从报道会议向讲好两会故事转变,进而讲好海南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两会”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决定着该地方未来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两会”的宣传长期存在着一般性活动报道过多、写法陈旧呆板、内容简单雷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近年来,《遵义日报》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对“两会”报道形式、报道内容进行了大的改进,对“两会”上提出的重大决策,用专题形式做深做透,引发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孙文生  冯晓荣  张鑫  万君 《新闻知识》2012,(7):92-93,46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内外媒体极大关注的重要新闻事件。多年来坚持报道全国两会且取得优异成绩的《陕西日报》,今年继续通过精心策划、独到编采,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紧紧把握全国两会的主题,深刻、生动、及时、鲜活地对两会进行报道,内容丰富,解读准确,引导有力,形式美观,以创新、生动、鲜活、极具张力的新闻,对两会、对代表委员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报道宣传,展示出极具特色的报道风格,受到两会代表、各级干部群众和新闻界及广大读者的好评。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基本做法:认真准备,深入采访,精心写作  相似文献   

20.
每年两会都是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也是各大媒体进行报道创新的竞技场。今年两会,全国媒体推出了例如AI主播、机器人主持、VR、5G、Vlog等高科技报道工具。其中,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形态,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各大新闻平台纷纷推出《两会Vlog》《我的上会Vlog》等作品,这些作品视角独特、风格亲切,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好评。本文借两会报道的契机,梳理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现状,思考其不足,展望Vlog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