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在党的全会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际传播的“效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张红军 《新闻记者》2023,(1):13-14+2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海南而言,必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走一条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大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李凡 《青年记者》2021,(17):14-15
前不久暴发的河南暴雨灾害暴露出应急传播体系存在信息传递障碍、传播效能质量不高、传播队伍建设不足等短板。在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使命的前提下,应坚守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利用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化解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加强应急传播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合成能力,提供精准服务助力应急保障水平和救灾效能提升,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丁雄军 《传媒》2023,(20):64-65+67
<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品牌如何做好国际传播,不仅是中国品牌发展战略之所需,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践行。茅台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优秀品牌,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多年来持续推进茅台品牌的国际传播工作,使茅台的海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茅台集团以茅台美学为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茅台品牌国际传播的审美桥梁,酒以美彰,美因酒显,极大地提升了茅台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开创了以美学体系创新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一新的愿景。效能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传播的研究和实践中具有迭代意义。国际传播作为民族国家主体行为,应当在原有效果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传播中的权力结构和内容构建。基于制度规划并以自身的构建为中心,重视全球传播秩序的各方面影响,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效能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以中国为方法的国际传播效能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8.
张昆  张晶晶 《新闻战线》2023,(10):57-60
全球民意调查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把握国际舆论规律和趋势,掌握国际舆情知情权、引导国际舆论主动权,增强国际传播的细分化与精准性。因而,要在战略层面重视民意价值,在制度层面完善调研体系,在策略层面对接民意动态,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戴珊珊 《视听》2023,(3):136-138
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要想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拓宽渠道,建立更为立体的国际传播体系;二是加强策划,向外输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三是“云”端发力,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扩大国际“朋友圈”,实现国际传播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人才作为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最为基础且灵活的单位,是成就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问题更是摆在一切建设性工作面前的基础性结构问题。随着国际局势发展变化与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任务与面向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也应适时适当调整国际传播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本文对国际传播人才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行探讨,提出在日趋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中,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育应有的路径转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传播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新形式和新路径.其中,熊猫频道在传播实践中以跨媒介叙事创新生态传播路径,通过社群运营和意义生产开启了IP经济的全新契机,并在国际传播场域提升国家形象和传播效能,将完善生态传播体系建构上升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表达,讲好中国城市故事;搭建平台、双向互动,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寻找共情、创新展示,让“借船出海”行稳致远;提高传播艺术,以文化为根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人民网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际范儿”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我国政府着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推动  相似文献   

14.
李宇 《新闻战线》2023,(4):49-51
国际传播发展需要紧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目标,确立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国际传播效能要从传播效果、运行效率和复合效益三个方面考量。强化产业思维、技术思维和市场思维,较好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优化顶层设计、管理模式、运行方式等,全面匹配国际传播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相似文献   

15.
王丽洁 《新闻战线》2023,(21):58-60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硬件的支撑、人才的储备、资金的投入、国际视野以及优秀的新闻专业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内容为王、多渠道发布,全球化表达、分众化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投送能力、分发能力及影响力亲和力,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争取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戴岚岚 《新闻传播》2023,(18):50-52
国际传播是各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融媒时代的到来,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将从融媒时代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策略性的手段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开创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路。  相似文献   

17.
夏康健 《传媒》2023,(9):57-59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系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别于以往的“体系”概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不仅强调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组织与协作,更强调各种国际传播理念、国际传播手段的融合。体系化将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媒体集群、国际话语权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颜斌  黄晓辉 《新闻战线》2023,(23):35-38
伴随短视频热潮,国际传播呈现出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趋势,这为地方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路径方法。湖南日报社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赋能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能力、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沟通世界的连接能力,积极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