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于以往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学科的长期分离,在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构建“大党史”、“大党建”来拓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内容宽度,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研究范围的统一性;以推进学术化来拓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理深度,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阐释体系内在逻辑的契合性;以强化政治性来引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建设方向,实现中共党史、党的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一致性,可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实际上,唯有实现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之融合发展,着力于整体性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拥有更强的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的形成符合学科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同时面向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责任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研究的根本目的,其生成逻辑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设置和内在逻辑。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的基本进路,坚持党性第一的原则,依据“思路、基础、任务、目标”的建设逻辑,强化问题意识、建强学科队伍、加强人才培养、锚定服务实践,久久为功,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内容与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高度契合的内在逻辑直接决定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支撑和引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认识、把握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科建设规律的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以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依托,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实践中有效衔接、整合和融入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内法规学在理论上是一门由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五个一级学科融合形成、协同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实际上主要由法学、中共党史党建学孵化而来。目前,法学对党内法规学的学科支撑作用最大,同时存在以国家法为中心的学科局限性。基于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科对象的同源性,中共党史党建学在思想理论、概念话语、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和外部关系方面可为党内法规学注入新质素。中共党史党建学设置党内法规学二级学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可以借此完善一级学科知识体系、提升规范性和强化实践性品格,同时党内法规学可在该一级学科框架下扩大学科生长科域,增强学术研究的思想深度、理论厚度和历史广度以及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建设,要在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建设提供的比较好的基础之上追求高质量发展,着重抓好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建设。通过落实顶层设计如成立党史党建学院来集聚师资力量,师资规模坚持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兼顾数量,扩大学术表达空间,为师资队伍创造良好氛围;统筹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建好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融合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和进行整体性的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质量,追求学术精品力作。通过三位一体的建设,以实现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定性、方位、目标、质量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是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重要内容,有着政治、历史、理论、实践、话语的多重逻辑.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既要注重内部整合,深入研究一级学科研究内容、二级学...  相似文献   

7.
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经把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并列为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但在学科体系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附属于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文化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次级领域,《江苏元素:中国特色党建文化研究》在此领域作了积极尝试。刘怀玉《江苏元素:中国特色党建文化研究》,旨在以现代政党治理为视角,总结中国特色党建  相似文献   

8.
我校中共党史学科自五六十年代初建,80年代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逐渐形成以中共党史学理论及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为支柱,在李大钊研究、五四运动与中共创建史研究、大革命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本主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科;在全国中共党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研究者理论思维的进步推动了党史学理论的阶段性发展。1924—1940年间,中共党史学理论处于肇始阶段,相关的理论性认识开始出现,但散见于各类党史著述中。1941年以后,党史学理论逐渐从党史著述中分离出来,形成学理性的专门论述,中共党史研究开始有了统一的学科指导理论。1980年以后,中共党史学理论在史学化趋势下走向系统化,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实现了理论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应注重党史与党建的有机融合,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领导和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学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大历史观和恰如其分等基本原则与要求,整体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胡华先生100周年诞辰。回顾和总结他的一生,他为中共党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开创和奠基中共党史学科;丰富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宝库;倡议并参与创建中共党史研究的领导机构和学术团体;培育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的新生力量;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积极"抢救"中共党史史料。  相似文献   

1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5):F0003-F0003
1992年,北京大学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进入新时代以来,确立了“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建设原则和具有“北大气派、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目标。2016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以及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相关学科。2022年9月,成立北京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当把这个结论还原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去的时候.就给中共党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课题。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入中共党史学研究的视野,既突破了传统的以“革命史”为主导的中共党史学范式,又更新、完善了原有的以社会现代化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的中共党史学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应该遵循历史学的研究规范。但中共党史与现实政治又有紧密的联系,这是不能回避的。因此,处理好中共党史研究的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就成为这门学科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学科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前提,相比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中共党史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创新的地方。同时,我们还应该密切关注国外学者与中共党史有关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共党史渐成人文社科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就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而言,当前在若干研究领域内专门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专门化均已取得了不小进步。不过,在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与研究对象的细化和基层化等方面,该学科尚有待加强与突破。迄今为止,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逐步呈现饱和化趋势。但基于翔实生动的地域性史料基础而展开的中共地方史研究,仍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对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作出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如何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事关学科根本方向的问题,也是事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就如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如何树立大历史观、如何坚持正确党史观,怎样把握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什么是大历史观、怎样运用大历史观,什么是正确党史观、怎样运用正确党史观展开探讨和论述。在新时代推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创新发展中,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述作为主心骨和定盘星,才能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是中共党史的理论之根。一方面 ,它为中共党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使中共党史学明确了研究的主线和新的重点 ,扩大了研究课题的范围 ;另一方面 ,中共党史学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供了充分的历史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被提升为一级学科后,对于党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也离不开党史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党史硕士生的学科创新能力培养就是其中一个基础性环节。新时代党史硕士生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维度,主要涉及对党史学科属性的认知、党史专业课程的设置、经典性著作的阅读、写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术交流范围的扩大等内容。提炼这方面的有益经验,既是对党史硕士生培养过程的思考与总结,也是对新时代党史硕士生教育工作的调整与改进。  相似文献   

19.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对中共党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共党史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对象,奠定了早期中共党史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客观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共党史教学中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确立起其应有的指导地位。在中共党史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要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层面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活动 ,并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真正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