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呈现”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媒介化仪式的范畴,旨在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媒介化过程对大众“自我呈现”的建构意义,以及它是如何与政治经济权力关联的;其次,从技术供给、媒介逻辑、媒介化社交三个层面引出“自我呈现”的仪式生成;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最为稀松平常的“自我呈现”过程中以更隐蔽的方式完成数据监控及隐性剥削。  相似文献   

2.
杨雷 《新闻战线》2024,(5):72-74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引领、践行职责使命的重要手段。针对报道“套路化”、平台“单一化”、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在一体化统筹、差异化实施、全媒化呈现方面,积极探索深度报道与短视频的“一深一短”融合策略,抓好平台融合、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技术赋能、加速人员转型,做优做强重大主题报道。  相似文献   

3.
乔飞  汪艳 《新闻前哨》2021,(3):80-81
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中,体验式新闻报道以“现场感强、生动形象、贴近群众”的特点受到大众的青睐,也被更多的记者所采用。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媒体不断地朝着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社交化演变,体验式新闻报道如何迭代创新,满足新一代受众和用户的需求?在主流媒体践行“四力”的过程中,体验式新闻报道呈现出了个性化表达、场景化呈现、互动性延展等新特征,重新诠释了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体验式新闻报道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段家欣 《东南传播》2022,(3):130-133
席卷全网的“甜宠剧热”是视觉影像对客观世界进行景观化再现的典型现象。无论何种题材和类型的甜宠剧中都充盈着景观对人物关系、情感发展、视觉呈现的支配现象。而在这些景观建构的影像背后,多元性别凝视现象和时空意义的单一化趋势又为商品在多维度上“造神”提供了可能,“无深度”的消费文化亦可凭借其直接性、强烈感受性和超负荷感占领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1994年,CCTV推出了《焦点访谈》。它异军突起,长盛不衰,引起地方台的群起仿效。这一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深度报道”的一些典型特征,或者说,它们是电视化的深度报道。它们具有报刊平面媒体难以比拟的传播广度及巨大影响,可以说,今天“深度报道”的主要领地,已经转移到电子媒体上了。告别“热点”“深度报道”最早始于所谓“二次报道”,有人也称之为“第二落点”报道。它是一些在日报挤压下的周报为弥补时效性较差的弱点所做的竞争尝试。有人概括说,它的任务是把日报“一般动态化报道所内涵着的但又难以或不能放大和…  相似文献   

6.
谈起如何办好周报,行内人都会说,既然周报和日报的新闻快捷没法比,就应该扬长避短,做深度报道。话虽如此,但究竟如何扬长避短?朝哪方面进行深度报道?这是很值得推敲的。我认为做深度报道也要“角色扮演”化。何为“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目前电脑游戏中最流行的一种游戏类型,和策略、动作等类型不同,此类游戏有极强的故事情节,故事的主角完全由玩家控制去完成各项任务,经历各种磨难和情感纠葛。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是游戏中的角色,做角色要去做的事。如果你的游戏角色是剑客,你就要按指定的任务行侠仗义。乍看起来,这好…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平面式的事实罗列,更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浅尝辄止,应该是事实客体在记者主体意识统领下的深度反思,是新闻事实表象下更为深层的本质表达.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深度报道在揭示事物本质、挖掘新闻内涵时更加入了音响的呈现,从而使广播深度报道产生了独有的魅力,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用“音响”打造“深度”,让听众进一步地准确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使广播的深度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新闻传播价值和广播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每一种新媒介的横空出世都是对旧媒介生态的探索革新与后继性科技成果的补偿性呈现。VR技术媒介化实践延展了新闻产业版图,颠覆了科技传播的外在图景与内在机理。“深度浸润”下的VR媒介探索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无限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业的渗透催生了深度融合、界域消融的场景新样态。物理场景的捆绑与裹挟在VR时空生存范式中已然形同虚设,被5G驱动时空重构的“虚拟与真实”映像全方位渗透、笼罩下的社会场景,正全方位多视阈地召唤着“具身性”传播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开设“分类信息”频道 开设“分类信息”频道,是报业集团新闻网站介入电子商务最为便捷可行的途径,这是由“分类信息”自身特点及集团固有优势决定的。 分类信息服务性强,信息量大。内容多为租让、出售、招商、招聘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信息,颇受公众欢迎。但分类信息条数众多,在纸面媒体上呈现,查找起来多有不便。网络媒体做分类信息的优势则显而易见,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传媒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法】站在时代高度,聚焦社会焦点,采取平民视角,借势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手段。【结果】让主题报道“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燃”起来,不断做大做强。【结论】只有创新报道理念、呈现手段和方法,强化用户思维,才能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张燕  王玺  介苗丁 《传媒》2023,(S1):49-51
在媒体融合快速推进的发展过程中,融合新闻由最初的互联网新型样式已发展为新闻业务主流形态,并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和社交化进入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融合新闻的内容逐渐呈现出多模态话语协同叙事、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多层面需求深度挖掘的生产逻辑,融合新闻生产的关键路径也走向“流量逻辑”共识性转化的价值路径、社会痛点覆盖式“扫盲”的认知路径以及重大议题“缩放式”呈现的表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深度报道受到国内媒体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社会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报道中,深度报道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日益成为报纸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制胜法宝。但是随着深度报道的“普及”,一些被冠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的栏目也浮出水面,它们追求篇幅的“长”和“大”,但是却背离了深度报道的内涵,本文尝试对当前深度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办事喜欢一哄而上,但盲目“跟风”,肯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近期,中国出版业在“做大、做强”的舆论氖围烘托下,快速、集中的“集团化”建设,就很值得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田华 《青年记者》2016,(20):13-14
伴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调查性报道在新旧媒体的合力下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调查记者群体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成为法治既保护又搁浅的对象. 调查记者的概念界定 调查记者作为记者的一类,以做深度报道、揭黑报道为职业特征.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国内媒体上的广泛呈现,调查记者开始涌现.关于调查记者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调查记者王克勤认为“真正的调查记者是新闻人加法律人”,这点明了调查记者的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12):69-69
高端娱乐:电视娱乐求真、趋善、向美的内容实质。节目创新要坚守“品质、品味与品格”,提高文化内涵,但电视传播又绝非简单的思想灌输,必须有真正能够打动和吸引社会大众的力量。节目的品质化,意味着节目不仅要具有深度和品位,还要求这种深度和品味必须具有超凡魅力。电视节目在题材、嘉宾、选手等节目元素选择上应尽可能极致化、个性化,从源头上保障节目的品质和收视感召力。  相似文献   

16.
黄阔 《军事记者》2004,(2):53-53
相信大凡与字工作打交道的人都不会反对,“深度”,是衡量和检验一篇章重要的标准。“深度”,从大处而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化层次,从小处也可以反映出作的知识积累与写作技巧。因此,“深度”也就成了每一名军事新闻工作的必然追求。要把军事新闻报道写透写深,毫无疑问是一个长期积累、摸索和总结的过程,其中尤其需要在“深入”两个字上做章。  相似文献   

17.
程瑛婷 《新闻世界》2013,(3):130-131
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国内很多媒体所做的调查性报道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但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专版里的调查性报道却受到好评。笔者通过对其2012年的310篇调查性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如何较好地呈现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万菁 《东南传播》2011,(8):132-134
作为一份省级地产专刊,《江西晨报·房车志》勇做风的源头。首先,对开发商尤其是读者做深度服务。通过抓明星化人物的独家专访和对接型个案报道为开发商做增量广告。同时将房车内容竭力做到精细、权威和原创,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其次,采用独家视角和故事策划法打造独家策划性广告,深度挖掘事件内涵。最后,凭借跨界活动营销整合资源,塑造品...  相似文献   

19.
丁雨光 《视听界》2013,(2):83-85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各媒体纷纷拿出绝活,不断丰富“走转改”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为受众献上不少亮点纷呈、引人人胜的精品力作。央视“走转改”报道的故事化呈现,是鲜明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冲击,使周刊周报时效性弱、出版频次慢的先天劣势愈发明显。然而正因为以周为出版周期,使周刊周报有桐对充裕的时间,将各种新闻信息的“碎片”,加以拼接和组合,然后被“深度表现”,最后在客观上呈现“解释”功能。这正是周刊周报基本的操作模式和特色性的优势,生存空间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