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安斌 《新闻界》2012,(14):13-16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与之相比,我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仍然较为薄弱,与日渐强大的“硬实力”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在“中国崛起”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西方媒体针对中国进行的“议程设置”和舆论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国际新闻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2.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经济信息因其公共性与客观性更易成为对外传播的突破口,中国经济形象也由之成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考量。对70个中国主要贸易国的涉华经济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国际媒体塑造了不断扩张且充满风险的中国经济形象;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双重视角考察其塑造机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与他国的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是影响国际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显著因素;进一步探索中国经济形象的现实影响,发现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有效提升了该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但其影响受到报道褒贬度的负向调节。国际媒体建构了对中国经济封闭而同质的想象空间,从而造成了在中国经济形象的传播链条中存在“发展悖论”“物理和心理距离悖论”及“声誉内部替代悖论”等多重张力,以此引发对国家形象可供性的多维反思。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文化、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媒体至今还没有在世界上呈现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符的话语实力,“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对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如何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话语平台,是中国媒体面临的历史性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杰锋 《青年记者》2016,(11):32-33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政府对对外传播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改变国际舆论场上西方媒体强势而中国媒体弱势的格局,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的重要课题. 从话语平台的“硬建设”转向媒体公信力的“软建设” 1.国际传播中“平台大”并不意味着“效果好”.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变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弱势,大手笔地进行了话语平台建设.这项建设工作遵循着“官方主导,媒体实施”的模式,具体路径通常有两种:一是中国媒体“走出去”,二是借外媒出海.  相似文献   

5.
章彦 《传媒》2023,(12):61-63
在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有关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须跳出既有认识框架,从中国大局和世界变局层面进行再思考。本文从现有“本土化”理念和相关媒体新闻实践等角度入手,对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本土化研究进行理论拓展,提出媒体本土化的优化路径,阐述和分析本土化策略对扩大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在我国战略传播体系构建过程中起到的筑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走出去”是中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的必由之路,不仅有利于中国媒体吸收国际资源、利用国际市场,也有利于中国媒体在国际上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自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韩敏  敖利 《东南传播》2022,(11):80-83
近年一批在华“洋网红”的自媒体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社交平台走红,他们为西方互联网用户开启了“近距离”“全景式”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本文以在华“洋网红”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论辩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话与论辩策略。“洋网红”视频作品以“我”在中国现场的真实生活经验有力破解西方偏见,并且通过对话主体多元化、对话视角全面化、对话身份多重化等多重对话机制与西方媒体展开论辩,为国际用户知晓真实的中国图景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宫佳奇 《新闻世界》2009,(9):119-120
2008年,是中国大事频发的一年,也是对外传播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的一年。以2009年为新的起点,中国媒体“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一流媒体”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从媒体本身及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梳理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因为学的是新闻专业,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中国记者》,《中国记者》国内国际并重、文字摄影并重的办刊方针,在新闻专业期刊中树立了与众不同的形象。其中,“国际”栏目对海外媒体的分析研究,让我大开眼界,为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光 《青年记者》2016,(18):66-67
美国学者雷默曾在《淡色中国》中指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与国家形象没有相应地变化.一方面,由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肆意“妖魔化”中国,令我国国家形象蒙尘;另一方面,我国大众媒体“宣传腔”太浓,过分强调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传播媒体“合塑”的“高大上”国家形象差强人意,其话语方式、报道理念、叙事模式难以被国际社会认可,国家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2.
史蒂芬·霍金走了。他离开了杭州 ,赴京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 ,并且再作一场演讲 ,将“霍金辐射”的半径继续延伸。这时 ,我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从预告霍金来华演讲 ,到霍金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在杭州、北京两次演讲 ,中国的媒体掀起了一股“霍金热” ,这股“霍金热”无疑已经为推动中国的“科学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这次有关霍金、丘成桐、威腾等科学巨匠和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的媒体“大合唱”中 ,文汇报起到了领唱的作用。早在霍金来华前25天 ,文汇报就刊出了《霍金要来了》的特稿 ,在全国最早披露霍金将要来华的消息 ,海内外的许多媒体…  相似文献   

13.
张东锋 《新闻战线》2023,(23):39-41
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生动故事,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大主题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从强化内容生产、拓宽传播手段、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维度,破解主流媒体跨国跨地区跨文化差异传播难题,不断提升重大主题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4.
彭袅婷 《新闻世界》2013,(8):346-347
当今世界的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东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丈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5.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传媒是如何讲政治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传媒是如何讲政治的李希光一1995年冬天,在结束对《华盛顿邮报》半年的工作访问之前,我根据对这家及其它主要西方媒体的统计分析和访谈,撰写了一篇题为《美国媒体是如何把中国人民妖魔化的》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针对西方媒体用诸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梳理研究全国两会报道,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报道创新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方法】文章以2023年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专题、时间线、裸眼3D海报、动画短片等国际传播实践,提出对主流媒体使用英文客户端进行国际传播的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新华社英文客户端通过议题设置、话语创新,优化叙事表达,回应海外关切,推出精品力作,生动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成就。【结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需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才能在重大时政主题“新闻大战”中领跑。  相似文献   

17.
赵启正先生做了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有“中国政府公关总管”之雅称。他卸任后就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向世界说明中国”仍然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近来看到他几次谈话,坦承中国媒体同世界主流媒体的巨大差距,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着严重的“赤字”。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著名传播学者程曼丽博士的新著《国际传播学教程》,我拜  相似文献   

18.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10,(5):66-67
中国媒体世界性眼光的内涵 随着经济追求和政治宣传的不断刺激和影响,各国资本开始逐渐进入国际传播竞争之中,国际传播活动便开始向强弱截然分明的两极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媒体逐渐成为“传媒强国”,获得“媒介霸权”:一部分发展中或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去在国际上的独自声音,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富国”抛过来的信息。成为“传媒孤岛”或“弱势媒体”。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东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国需要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逐步改变信息传播中的不平衡状态。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福布斯不是惟一媒体,还有很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