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泉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以“党建+文明创建+业务”一体化发展为抓手,组织引领各支部联创“党员扶贫助农公益行”特色党建项目,共创“四个一助农金扁担”模式,打造融媒体精准扶贫的泉州样本,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媒体的"金扁担"力量。  相似文献   

2.
李峰  陈跃 《传媒》2019,(4):38-40
中国是农业大国。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要求。积极发展对农电视节目,作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积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和信息服务功能,推动服务三农落地生根,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3.
周冰冰  周孟杰  曾喆 《视听》2022,(2):22-24
电商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是电子商务在网络扶贫上的全新探索,在推进扶贫工作进展、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助农过程中,政府、市场与媒体组织分别呈现"引导—参与"模式、"扶持—消费"模式与"网络—行动"模式.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短视频直播助农仍存在架构失准、监管失效、审核失范等问题,因而需推动政府...  相似文献   

4.
助农短视频是宣传乡村资源、传播乡村文化的有效载体,其能够推动数字化农村的建设,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实践渠道。但是,助农短视频仍存在创作内容模仿性强,缺乏针对乡村文化特色的差异性创作、视频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现象。为改善上述不足,发挥助农短视频的实际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农短视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胜利  刘姣姣 《传媒》2021,(17):38-40
"青耘计划"是一项由新闻媒体联合多方机构共同推出的脱贫攻坚助农行动.本文以中国青年报"青耘计划"为例,介绍和探析新闻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媒体优势开展青年助农行动,借助电商手段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着直播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电商直播方式的普及,电商直播渐成趋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转型中践行"媒体+电商"模式,发挥主流媒体公信力,顺势而为,迸发力量,打造了多场电商直播活动典型案例,取得可喜效果。"龙江有好货"直播助农活动甄选龙江八十余位商家百余款龙江优质农副产品的全网最低价格,打造真正的"原产地好价格"!更集结周巍、袁哲等龙广电金牌主持人与20余位抖音达人以及黑龙江籍明星共同组成"史上最强龙江带货天团"。活动联动媒体资源,全面打造"龙江有好货"助农IP,实现龙江产品闭环销售额387万元,创造了龙江助农直播带货的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7.
辛玉斋 《采.写.编》2023,(8):I0003-I0003
石家庄市藁城区南孟镇位于藁城区北部,总面积39.7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辖区内拥有中小学15所,独立幼儿园13所,并有“国家级森林乡村”(康村,2019年获评)和“省级森林乡村”(南乡村,2020年获评)。南孟镇连续七年荣获藁城区优秀领导班子称号,《石家庄藁城区南孟镇:“椿”意盎然助农增收》等13篇报道在央视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刊播。  相似文献   

8.
赵金刚 《视听》2023,(9):69-72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做实事、真助农为初衷定位,采取“直播+综艺”带货模式的《希望的田野》《我们在行动》等综艺节目帮助农民解决了部分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在综艺节目助农过程中存在农民发展意识不足、综艺节目价值失焦等问题与风险。对此,可借助全媒体宣传、明确综艺站位与培育再生力量等纾困之道,让助农综艺能够可持续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2006年,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在对农宣传上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以栏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对农宣传、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办好两档对农栏目,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我台2005年体制改革时,为了加大对"三农"宣传力度,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新设立了《乡村魅力》栏目,每天在晚上6时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地方的主流媒体,地市级电视台在加强新农村宣传报道力度、发挥更大影响力方面责无旁贷。近两年来,金华广播电视台在对农宣传上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不断创新,以栏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对农宣传、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特别是在电视对农节目上有着自身优势,那么如何把电视对农节目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广大农民喜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文章以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乡村四季》创新实践为例,分别从本土化、实用性以及融媒体三个着力点来提升电视对农节目精准服务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贾军 《新闻战线》2022,(13):84-85
新媒体生态下,地方农村广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山西农村广播在融媒节目创新中,积极推出可视新闻、中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产品,并结合本地农业、民俗、时令特色,精心打造了三类对农服务大型融媒直播活动IP,为广播高质量服务“三农”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界》2014,(6):F0003-F0003
2014年10月24日壮族霜降节期间,天等县图书馆流动图书馆车到向都镇开展赠送图书、助农技术光盘,发放图书馆免费开放宣传资料等服务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地方的主流媒体,地市级电视台在加强新农村宣传报道力度、发挥更大影响力方面责无旁贷。近两年来,金华广播电视台在对农宣传上积极探索,精心策划,不断创新,以栏目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对农宣传、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20年以来,农产品直播带货媒介形态呈现“井喷式”发展。以直播带货的方式精准助农,不仅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了想象空间与实践框架,同时也改变和影响了社会环境。本文立足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对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农的政治功能、情感功能、经济功能、媒介传播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为直播带货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完善方式,探讨农产品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智力  靳雷 《传媒》2019,(9):13-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国家对农广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立足对农媒体定位,充分发挥广播特色,助力"三农"改革发展,在广播宣传、融合传播等方面,积极实践探索,走出一条全媒体格局下对农广播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乡村社会进化的深入导致乡村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顺势补位的县级融媒体能否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之一,以及如何助推乡村治理是当前县级融媒体建设中亟须回答的两个问题.基于此,通过追溯乡村传播的历史实践和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技术逻辑来论证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可能性,县级融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层媒介组织不仅是社会信息沟通的主要平台,也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并在此基础上从众包与背书的内容生产模式、政务与服务的组织功能设计、聚合与互动的治理空间构建提出具体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家港人民广播电台对农村节目一向十分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推出《田野新风》节目,每周一档。当时张家港还没有报纸和电视媒体,广播在农村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导向作用。1999年12月18日,对农广播直播节目《走进乡村》正式开播,节目立足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积极为农民提供各种政策和增收致富信息,反映农村的新人新事,深受广大农民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黄娟 《重庆档案》2006,(5):38-38
为配合山东省胶南市委、市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群众服务,胶南市档案局积极谋划实施“档案助农”系列活动,抽调专人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档案服务宣传队,配备了档案服务大篷车,印制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现行公开文件、农业生产知识等宣传资料,利用农忙时节,把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提供档案查阅、政策咨询、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宣传和服务,为农民维权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