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整本书阅读要想避免阅读浅表化现象的产生,真正让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后交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聊读"是教师以儿童阅读立场解谈文本,以适合儿童的、师生轻松聊谈和个性朗读等手段指导阅读,达到师、生、文本深度碰撞、互融互长的和谐效果。最适合"聊读"方式的应为儿童文学。在"聊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创造并交流共读。逐步驾起儿童阅读初步体验、认知升华、深入阅读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在"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实现系列化、目标化,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在以读促写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在指导孩子进行大阅读,但是阅读的过程仍缺乏有序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因此,阅读的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假读"。在教学中,要促进"真读",就要适切推荐阅读内容、优化管理阅读过程、实施梯度阅读考核。这样才能使阅读收到实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上好阅读指导课,注重阅读技巧,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理解,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语言,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阅读教育应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来思考,以促进学生"智慧阅读"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情共读"等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构建"阅读场";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大阅读课程的开发等途径,促进学生阅读智慧的全面生成,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基。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阅读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有阅读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人生。我校倡导"教以人为本,人以悦为本"的教学理念,启动"阅读养性"工程,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师生共读一本书,指导读好整本书"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活动中,已初步建构了该课程的基本结构。但是,如何有效开展高年级师生共读整本书指导活动?我认为还要奏好以下"三步曲"。  相似文献   

8.
"读写绘一体化"是基于"做中学"理论,站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立场,从任务驱动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优化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全过程,把"读、写、绘"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读促写,向读导写,读写结合,读思并重,从而助推整本书阅读指导迈向课程的"快车道",最终实现提高阅读素养的一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9):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读整本书的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快乐书吧"栏目也推荐了整本书的阅读。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若只注重推荐,而无实实在在的指导,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笔者以《红岩》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探讨启知、感知、聚合、迁移、联结等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部编版"初中名著阅读的新特点,提出上好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变"不愿读"为"我要读"的教学建议。此外,还提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策略,以及借助外力、亲子共读等具体步骤,以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1.
阅读的形式多样,有自由读、分角色读、竞赛读、表演读等。指导学生阅读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知识高度增长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在深入思考后给学生提示与指导,在教学中运用好"读"这一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新增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导读平台、进行方法指导,并延伸拓展,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4.
谢琳 《文教资料》2012,(13):59-60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教授阅读方法、开展阅读评价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高扬阅读旗帜、大力推进阅读的今天,整本书阅读指导愈发重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以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质量,为学生打下阅读基础和人生发展底色。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61):15-16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要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并且在统编教材中设置了"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特色栏目,期望可以激发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良好习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营造温馨氛围以激发阅读兴趣、立足课内指导以教给阅读方法、认真研读教材以科学推荐书籍、优化小组合作以扩展阅读深度,进而使课外阅读得以常态化、有效化,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小学阅读指导大多针对"篇章",教师很少涉及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一本"好书"无论内容的广度还是思想的深度,都要比一篇"好文章"更加宽广和深邃。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智慧、浸润心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施"快乐读书吧",落实整本书阅读,实践"三模块三阶段"的指导模式,合理规划,运用"四精"策略,促进学生乐读、趣读、真读、深读,从而培植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接受,我以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使读停留在读通、读懂的表面层次上,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注重读的实效性.落实"读"要做到"三要",要有目的性、层次性,要有教师的指导,要积累并内化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自从加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接触了"大量阅读""海量阅读"的理念,我一下子找到了探究作文教学的钥匙——"读思议说"四步习作教学法,破解了写作的"黑匣子",把学生习作难和教师指导难的问题逐一化解了。一、确定旋律的基调音:声情并茂地"读"这里的"读"是指大阅读观:读生活,读文本。读生活,融入社会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即艺术观察、共情生活;读文本是指课内、课外的海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