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由来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于60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后,迅速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景观。后现代主义把现代性问题作为其批判反思的对象;讨论的话题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建筑学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后现代主义在其演进过...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使我国长期以来闭关自守的局面发生了变化,禁锢的大门终于被打开。随着现代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西方国家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也都渗入了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这给社会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使全民素质得到提高,加快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速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但是也必须看到,在一股新风扑面而来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也  相似文献   

3.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从艺术的起源看,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方面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在西方、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但是非功利性的美学观也成变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均处于世界前列,有70多个国家与唐朝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当  相似文献   

6.
一文学艺术究竟能不能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毛主常在论述矛盾的特殊性时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是同样地存在着。”毛主席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又说,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仔细看来,每片叶子都不一样。文学艺术是观念意识形态的东西,是“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艺创作虽然不象照镜子那样,把生活中的东西都原样反映出来,但它对生活中本质的富有特征的东西,都应该典型地反映出来。社会生活是千差万别的,丰富多彩的,因此真实地反映在作品中,也必然是多样的。树叶子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 ,中西方有不同的看法。《尚书·尧典》认为“志”是文学艺术的本源 ,《乐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志”的产生乃人心感于外物的结果。本文就《乐记》对“诗言志”说的继承和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珊·朗格在文学艺术本体性问题上,运用实证主义方法,从文学艺术与有机生命体最外在、最表面的形式特征上去研究“生命形式”命题。其“生命形式说”打破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内容与形式二分思维模式,但忽略了文学艺术更内在的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七个流派的评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女权主义在西方是一种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 9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西方女权主义问题 ,并对当前在西方流行的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作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 ,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王秀娟 《新高考》2007,(12):29-29
必修三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考试说明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九个主题作为文化史的考查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教科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列入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11.
清朝时我国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并无太多的接触。自从国门打开以后,许多西方的元素就流入中国,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最早出现在19世纪,受西方元素的影响,我国开始设立新的学堂,学习西方的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与西方学前教育的区别,从制度、时间以及思想等方面研究了西方元素对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是河北文化教育的兴盛时期 ,思想活跃 ,学术繁荣 ,名家辈出 ,经学、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成就斐然。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人类历史,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不同的发展方式。科学技术发展为取代式,有了新成果,旧的或早或迟就会被取代。有了拖拉机,铁犁、镰刀等会被取代;有了电子计算机,打字机会被取代。然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不同,为积累式。唐诗不能取代《诗经》《楚辞》《乐府》,宋词、元曲也不能取代唐诗,没有《诗经》《楚辞》《乐府》,就不会有唐诗,不学习唐诗,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价值观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能正确看待和运用儒家价值观。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中国才有望在世界科技领域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与自己大国身份相称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最初,人们对于语言的研究是从属于哲学研究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古代希腊哲学家的“自然”(nature)与“规约”(convention)之争,都是与语言有关的哲学研究。语言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总共才两百多年的历史。两百多年来,语言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普通语言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本身也形成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三大流派。由于西方语言学家多以英语作为目的语,因此语言学的发展便不可避免地对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 我国已制定出既符合世界公认的著作权保护的一般原理和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法。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如下: 1.保护作者的权益,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与科学事业。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胳胥博士在《伯尼尔公约指南》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著作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证明,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文学艺术的保护水平。保护水平越高,对作者创作的鼓励就越大;一个国家智力作品的数量越大,它的名望就越高;文学艺术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学园地中有一支奇葩—民间文学,它源远流长,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在文学领域中大放异彩。其中许多作品,如《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在流传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影响甚大,被改编成为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成为其他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所谓“形象大于思维”,是指文学艺术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大于形象本身.这是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重要规律.中西文论各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结果可谓殊途同归.过去,人们介绍或申述此说,总是引用西方文论家的说法,好象此说最早来自西方,对我们来说是“进口贷”.但叶嘉莹教授却认为,对这一理论的阐发我国比西方要早.叶教授在评论我国清代词论家周济的“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之说时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9.
“摹仿说”是西方探究文学艺术起源最早的理论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曾雄踞西方近两千年。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在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探索中,提出了“摹仿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柏拉图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说”的研究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柏拉图的“摹仿说”从对理式的不断探索中开始,进而延伸到对文学艺术的摹仿研究以及对文学艺术摹仿的批判中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文艺摹仿自然”的内涵。柏拉图肯定了文学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否定了其真实性,并要求文学艺术创作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他的“摹仿说”是对文学艺术本质探索的一大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20.
苏珊·朗格在文学艺术本体性问题上,运用实证主义方法,从文学艺术与有机生命体最外在、最表面的形式特征上去研究“生命形式”命题。其“生命形式说”打破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内容与形式二分思维模式,但忽略了文学艺术更内在的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