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旱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稳定性参数和适应性参数对参加2000-2001年度黄淮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0个品种(系)进行高产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洛旱2号是一个聚合了高产稳定基因型的优良旱地小麦新品种,临远993,临旱197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定性差,通过分析证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并通过对产三因素的HSC分析,指出在选育新品种和品种的栽培管理措施中要注意三因素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高稳系数法在小麦新品种高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试冬水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8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棉花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较为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域试验8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棉花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较为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商洛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高产稳产性.为商洛市小麦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温振民提出的高稳系数计算公式对商洛参试的7个小麦品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商麦5226的产量位居第1位、HSC(高稳系数)位居第1位,高产稳产性好.结论 商麦5226高产、稳产适合商洛市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黄淮北片新育成的11个小麦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高,但其中产量稳定性差的占大多数,高产稳产的品系较少,仅有泰山241,只占全部参试品种的9.9%,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淮北片冬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黄淮北片新育成的11个小麦品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数品种多数产量较高,但其中产量稳定性差的占大多数,高产稳产的品系较少,仅有泰山241,只占全部参试品种的9.9%,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法)与通用分析法分析了1995-1996年黄淮小麦联合区试9个参试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作了几种稳定性参数间的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品种"稳定性参数"的估算方法分析了1997~1998年度山西省冬小麦南部中水肥区试11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对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参数"的坐标分析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定性更为准确有效的方法,此法将对参试品种(系)做出定量化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判旱地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2006-2007年度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抗性及品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01—8、洛旱8号、漯优7号三品种综合表现最优,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836、0.769、0.746;洛旱2号、中麦12综合表现较差,其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369、0.342。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全面、综合、定量地评价新品种的优劣,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