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价值源泉多元论的观点,通过重温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论述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根据的实证,以及非劳动因素对价值创造影响作用的分析认为从价值凝结的角度看,劳动是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从使用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劳动和生产资料是物质财富的共同源泉.非劳动因素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仅是潜在价值源,劳动才是现实价值源.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 ,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误解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二是科学技术、经营技术、经营管理等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劳动价值论是发展的理论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必须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在增扩,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但有有效、无效和非法之别;人类劳动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根本源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为当时的市场所需求并为之所接受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应承认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依据.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拥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不仅如此,劳动价值论还是对按要素分配的科学否定,是按劳动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本文笔者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重点对新时期新情况下劳动新特点做了深入分析。当代劳动主要表现出五方面特点。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分配是体现劳动价值的实现形式,就必须结合劳动新特点的变化实现对劳动分配的适当调整,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最大价值量,激活劳动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在不同社会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本文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自奴隶社会以来各社会阶段中普遍存在的一项基本原则。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以按奴分配为主、按地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为主等具体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在不同社会阶段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业劳动按功能分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事务管理性与开发性商业劳动。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其过程与状态如何,须择取多个层面、多维视角审而视之。从"显性价值"的增值考察,现代商业劳动有创造和不创造价值之分,从"隐性价值"的增值考察,则无一例外地创造价值。"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是个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诞生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时代,它是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的劳动价值论,是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工人阶级的武器。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就要吸取前人的智慧,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同时我们应该丰富和发展它,因为时代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已经被扩展,劳动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不能、承认不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一直存在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又一个飞跃。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劳动价值论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严密的和科学的,是对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这里的劳动即指社会分工下的间接劳动,同时也是重复劳动,创造性劳动只是作为附带因素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但现代社会,由于第三产业中直接消费的服务劳动、直接协作关系和各种创造性劳动日益发展,致使传统的商品价值关系系受到削弱。因此,应该充分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它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大部类。在社会分工和间接协作的关系或条件下,出现了重复劳动创造价值、而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的分别,当我们利用商品价值对这种剩余进行价值计量时,这种剩余就表现为计量价值,而商品价值关系也由反映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关系变成了一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素质过低是玉溪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玉溪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才能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玉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它对《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法规的不足,对弥补我国现行法律在劳动合同方面存在的空白、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正式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在劳动合同制度方面的补充和完善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引致资本外流,制造业空心化风险逐步加大.对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全球比较表明,2011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弱化:一方面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已基本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甚至发生一定的反转(如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尽管还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这种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能被其他因素(能源成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削弱.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的原因是劳动报酬的上涨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劳动报酬上升较快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而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短缺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中国制造业再也不能简单地以低劳动力成本取胜,企业必须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政府应致力于提高生育率和劳动参与率以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加快"双一流"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以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以降低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15.
未来5—10年重庆劳动力资源呈现“存量保持高位、增量负增长、构成老化加剧”的格局,但在产业升级、劳动迁移的背景下,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是充足的。我国逐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能有效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基本平衡,不宜夸大当前及未来的“用工荒”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效应”的负面影响,它只是各地经济快速扩张和同质化竞争过程中的“成长痛”,与当前区域劳动力供给变化并无因果关系。面对普工的“用工荒”,不应简单地通过引入外来的普通劳动力来化解,而应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存量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参与率)予以应对;“刘易斯拐点”的来临,既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外在动力,也是普通劳动者和低收入家庭提高生活水平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一向是劳动法研究的重要领域,就其界限认定的问题,理应置于理论和实务的两个面向展开。排除无效说的同时应确定事实劳动关系作为概念的具体范围。针对两个最高人民法院答复的研究,发现应在法律解释的角度关注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的界限问题,而扩张概念的深层原因在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救济性,或是劳动关系之外的救济困难。最后得出结论,为避免概念和体系的混乱,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或设计新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劳务派遣在我国迅速发展,劳务派遣用工日趋增多.但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存在着无序竞争和缺乏规范的现状,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将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及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2020年劳动教育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梳理,筛选出十大事件并进行分析,呈现看点,以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劳动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应该把握好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工业经济时期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科学技术大生产的特征日益显现。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深化和拓展。郭斌同志的《无形劳动论》一书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展开的。本文在简单介绍该书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并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书中的一些提法或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