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光 《科学学研究》2020,38(3):387-388
正我国正处于抗击COVID-19时疫的非常时期,这是我们2003年应对SARS时疫后再次面临的严峻挑战。2003年SARS时疫肆虐时期,针对我国抗击SARS时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后SARS时期"科技发展,我曾提出多方面建议:切实推进SARS时疫后的技术转移;尽快制定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科技预案;加强科技发展的多目标决策;强化科技资源的整合及其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政府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整体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完整理解和积极支持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与科  相似文献   

2.
SARS时疫在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系统分析表明,SARS时疫对我国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消极影响,SARS时疫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正面效应要远大于负面效应。SARS时疫给我们带来了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SARS事件"对科技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事件”是一场战争,是人类与病毒进行的一场战争;“SARS事件”又是一座学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无比丰富、深刻的教育。本文从科技管理这个侧面,看看“SARS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3,(7):32-35
抗击SARS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姜素椿。作为一名医生,他参与了北京第一例SARS患者的抢救工作;作为一名病人,他完成了全国首例用血清治愈SARS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六年努力,武汉大学科研人员近日发现了SARS冠状病毒致命点,是一组叫"非结构蛋白nsp14"的基因编码,研究人员表示,此次重要发现可为筛选抗击SARS病毒药物奠定基础,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二者在致病原因、流行性、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属中医的"疫病"范畴。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诊疗手段和传统优势,在国内抗击SARS和COVID-19的阻断疾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都展现出较大的优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期间中药领域的发明创造大量涌现,本文通过SARS相关的专利申请信息,分析防治COVID-19相关中药的专利申请前景和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加强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技术转移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转化、推广到应用的系统过程,是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扩散到生产一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农村技术转移体系主要包括以科技项目、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组织和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等为载体的转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技术转移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扶贫工作,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技术转移体系尚存在着机构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伴随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农村技术转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民素质较低的问题,如何使农村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科技扶贫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摆在农村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加强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的需要,在企业创新需求的外在推动力、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内在推动力以及知识创新源头的责任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意义重大。针对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契机,应从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专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新型大学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针对科技政策、产业化、科技管理、区域科技发展、科技统计、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科技评价等方向,特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处、科技处征稿。旨在融合不同视角的科技管理与创新思想与实践,交流国内外各地区的科技管理、技术转移等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本刊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媒介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4日至8日,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北京联合召开“2008全国科技成果管理与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代表以及关心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科技工作者60余人,通过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我国科技成果事业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服务能力建设,以及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是根据科技部发展计划司申茂向巡视员在此次论坛上的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2.
完善自主创新技术转移机制,对促进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如何把握创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市场优势,建立完善有利于武汉市自主创新的技术转移机制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科技创新作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发达国家积极推进高端制造业回流,并通过主导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实施技术封锁等手段制约后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等新特点.在深入分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以领跑战略和转移策略为核心指引,核心技术、创新人才、平台载体为支撑的闭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并从加强支撑新兴产业源头创新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采取新型举国体制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好产业承接与转出推进整体产业层次提升、完善引才服务机制精准引进产业亟需紧缺人才、提高应对科技创新领域国际纠纷能力等方面,提出广东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建立,是高校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实现技术转移,体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在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提高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及高校院所与区内跨国公司之间,三地政府也在联合推动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慧  孟银涛  郑炘 《情报探索》2013,(10):28-31
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了2000—2012年以技术转移为主题的论文,从论文数量、著者、引文、关键词、学科和国家等角度,对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进行分析,以了解世界范围内技术转移的总体水平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体系以立体化、全方位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在国内外技术转移领域久负盛名,日前记者对清华技术转移体系中三个机构的负责人:曹建国主任、易难副主任和刘伟副主任进行了采访,揭开了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科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理论与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应重视科技转移。理论研究表明:这种转移是可行的。政府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在智力转移、成果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引导,在组织、资金、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文章介绍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发展对于技术转移的内在需求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并立足于西藏现状,剖析西藏对技术转移的需求和目前的发展瓶颈,探索西藏技术转移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的障碍,指出要加快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注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差别,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纳规模,顺利实现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