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以至于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形成了一股重商思潮,商人地位有较大提高.以此为背景,出现了士人向商人阶层的渗透与商人向士绅阶层的攀缘,本文即阐述和分析了士商渗透这一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
明清两代的山西商人主要集中分布于晋西南、晋东南、晋中三个地区。明代山西商人主要集中于晋西南、晋东南地区,清代主要集中于晋中地区。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资源、交通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地理、经济及政治角度可以考察到山西商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明代冯梦龙编著的“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之作,小说中大量涌现了各种商人形象,这是在明代后期之前的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试图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城镇经济,江南独特的社会市井文化,冯梦龙创作中浓厚的儒家思想等几个方面,来解构“三言”中的商人形象。  相似文献   

4.
明末,西洋的传教士和商人陆续来到中国,把欧洲的科学文化带到我国来,随之大量的外来词注入汉语词汇系统。本文通过收集明代著作中外来词条进而探析这一时期外来词的主要来源、输入方式及其词汇特点等方面,旨在了解明代与外族政治、经济等来往情况,归纳明代外来词的词汇特征,丰富汉语词汇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明代寿序文在创作数量上蔚为大观,这一文学现象是当时多元文化整合的产物.探究明代文化不仅可以使我们知晓明代寿序文盛兴的成因,对我们了解寿序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统治者对文化政策的弛禁,以及士商合流、资本主义的萌芽,苏州坊刻兴盛,商人在戏曲、小说乃至山歌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这是苏州坊刻对文化的极大贡献,有力推动了明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即使进入清代也绵延不绝。清朝中后期,在统治者的不断打压下,苏州书坊逐渐衰落,鸦片战争造成的上海开埠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更是把苏州坊刻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7.
明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人阶层的扩大、文人和商人的结合等种种时代变化,使明代小说中商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们和士之间产生了很广泛的联系,很多的商人开始进入仕途,一些官僚为了利益而经商,彼此互相利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明代畸形的资本主义发展。这种状况促进了俗文学和雅文学之间的融合,使得明代的通俗文学获得了一个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明代一般被视为传统金石学发展的中衰时期,这是由于受到了元代文化发展和文人追求转变的影响;但从后世文献来看,明代对传统金石学仍略有继承,而且由于江南经济的腾飞以及文人意境的追求变化,大量的文人与商人投身文物收藏.由此带来了明代的古物收藏之风大盛,由此而产生的文物鉴赏与鉴定研究兴起,却成为明代文物学发展的一个亮点,对于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晚明通俗小说中的商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昂  高万年 《天中学刊》2002,17(3):47-52
中晚明创作出一批以商人为主人公的通俗小说,从商人的价值观念、商人的婚恋生活、商人的经营意识等方面塑造了这个新兴阶层的艺术形象,较客观地表现了明代商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徽商的形成     
徽州商人是指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徽商是指徽州商帮,两者是有区别的。徽商作为一种松散的商人帮伙,形成于明代中叶,公元1488年前后。  相似文献   

12.
徽商的形成     
徽州商人是指零散的徽州籍商人,徽商是指徽州商帮,两者是有区别的。徽商作为一种松散的商人帮伙,形成于明代中叶,公元1488年前后。  相似文献   

13.
秉承传统的四民分业与重本抑末思想,唐朝政策律令禁止商人入仕。然而,有唐一代商人入仕前后不断,成为显著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唐政府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扶商政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商人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努力寻求政治出路的结果。而唐朝官僚制度的缺失、科举制对身份限制的弱化、地方势力的增长等因素,无疑也助长了商人入仕现象。唐代商人入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社会士商之间的界限,对当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从宋朝开始松动,宋朝商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扶持密切相关,是宋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宋朝开始实行了农商并重的政策,并对通商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其结果是商人纳赋富国,也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焦竑是明代中后期金陵地区学术文化的权威人物,以他为中心的学术文化群体的成员基本上都淡泊于功名仕途,在文学上往往通过参与小说和戏曲的创作、评点和刊刻等活动展示才情风流,这一特殊现象与金陵地区特有的时代精神和文化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金陵地区以焦竑为中心的较高层次的文人阶层参与小说和戏曲的创作等活动,说明明代中后期的通俗文学市民化和文人化结合得更加紧密和广泛,反映出明代中后期金陵地区文化背离封建正统精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明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中颇受瞩目的一分子,同时也使得明代民俗发展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追求。这在"三言、二拍"中商人的形象上有较为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盛泽地域文化盛泽地域文化丰富,每种文化都有着其自身特殊的内涵,丝绸文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在盛泽的历史上,读书人很多,商人也很多,他们以织缣贩缯为业。很多商人都是出身官宦之户、书香世家,他们既做生意,同时也不断地学习,从而传承自己的地域文化。所以它是积极的商业文化,所谓"多金商贾尊",表明了商人追求利益的特性,但这不是盛泽商人的重点,这里的很多有成就的商人往往都是"儒商"。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代徽州商人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歙县柳山方氏将始祖方储的真应庙改建为方氏统宗祠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竣工于康熙九年。这主要是由方氏商人出资的。《方氏会宗统谱》也主要借商人之力纂修,目的是为了强化扩大宗族组织。商人认识到扩大宗族势力与自身致富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代际更替的过程中,宋代商人家庭成员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其中父商子仕的现象很值得关注.以这一现象为中心考察商人家庭的变化轨迹,可以从一个角度捕捉到宋代商人的家庭观念和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学"在明代影响至巨",黔中王学"因其与王阳明谪居贵州和龙场悟道的特殊因缘,而成为"王学"的重要一支。但是,整个明代,与贵阳仅一水之隔的播州(今遵义)地区,却不见任何"王学"影响的痕迹。造成此历史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播州杨氏土司对汉文化的抵制,二是明代播州地区汉文化水平的普遍衰落与文化发展环境的恶劣,三是播州隶属关系的长期不确定,使其未能有效对接中央文教政策。而"王学"不入播州这一文化现象更深层反映的是汉"夷"文化的交往,以及土司制度对文化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