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丽琼  张岚 《新闻知识》2023,(5):33-39+94
家暴问题在媒体的日益报道下逐渐从私人领域走进公共领域,但家暴议题在媒介建构中却呈现一定程度的“两性失衡”,这种失衡反映了父权社会的性别不平等,也揭示了媒体机构性别意识再生产的内在逻辑。目前,家暴议题报道多停留于表面,未能引发大众对于性别平等的深入思考与长远追求。在报道家暴议题时,应加入男性性别气质视角,意识到主流社会鼓励的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可能使男性受害者成为弱者中的弱者;警惕放大家暴议题中的“两性冲突”属性,以免损耗女性权益并加剧性别间的紧张感。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高速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媒体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把控流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媒体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态度更是决定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探析媒体态度与流言传播之间的联系,及媒体态度对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体报道态度及流言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从而对媒体报道提出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众传播媒介功能理论为依据,结合哈尔滨市道外区"1·2"大火的新闻报道,将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进行对比,从媒体报道的深度与媒体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危机意识两个层面,论述地方媒体在报道当地突发性事件时的局限性,并提出可供参照的经验。希望对各类地方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媒体报道聚合是指一种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吸取它类媒体相关内容以提供更多更深的新闻来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媒体报道方式.在国内外各种突发事件报道中,运用媒体报道聚合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极大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纵观近年来许多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除突出自身优势外,还吸取了其他媒体长处,为受众尽可能提供更快更多更深的新闻,这种媒体报道相互聚合现象日趋成熟且大有发展之势.为了深入探讨这种现象,笔者从媒体报道聚合表现形式、传播功能及如何运用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呈现井喷式状态,2014年底发生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引发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热潮。媒体的报道主体和主题均发生极大变化,从指责医方转变为揭示真相、同情医方,最终纷纷发布反思媒体责任的评论。在媒体报道的引导下,大众舆论也随之一波三折。本文以百度新闻中"手术室自拍"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剖析媒体的报道特点和发展态势。由此总结媒体在该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媒体应遵循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13):28-28
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了几起针对幼儿、小学生的暴力伤害事件,媒体的相关报道引起了公众的议论,有的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渲染了社会上的紧张气氛,并且容易引发其他人的模仿行为;而有的人则认为如果不让媒体报道,只能掩盖问题,引不起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国二孩政策的发展历程,然后就媒体对该政策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媒体报道的角度,从舆论导向作用着手,从以往人口政策调整的历程及媒体报道角度切入,结合新的人口政策出台后媒体报道角度分析,最后以报道角度及方式相比较来突出媒体在社会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通过对新媒体和旧媒体的报道对比,也找出媒体各自的优势和问题,对报道的改善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了几起针对幼儿,小学生的暴力伤害事件,媒体的相关报道引起了公众的议论,有的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渲染了社会上的紧张气氛,并且容易引发其他人的模仿行为;而有的人则认为如果不让媒体报道,只能掩盖问题,引不起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只能带来更大的问题,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9)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公众的注意依赖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议程设置。那么谁又设置了媒体议程呢?本文采用议程设置理论,以2004年至2013年十间发生的23个食品安全风险事件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市8家报纸的463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显示,在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中,来自于政府的信息是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主要信息来源,政府议程可以设置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和态度;在相关食品安全报道中,存在可以设置其他媒体议程的精英媒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艾滋病报道成为我国媒体的长期议题之一,媒体对艾滋病人的形象塑造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但有些媒体报道并没有正确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反而给艾滋病人打上“艾滋烙印”。这种“艾滋烙印”报道方式,缺乏人关怀和平民视角。  相似文献   

11.
郭金金 《东南传播》2012,(8):173-175
"11·16"甘肃校车事件具有事故严重性、群体特殊性、事件延展性等方面的特征,事故发生后,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本文以"11.16"甘肃正宁县校车事件为例,简要分析了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在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事件报道中各媒体间的互动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5G时代,寻求新的媒体报道方式,是媒体人的新课题。【方法】文章以5G时代融媒体报道直播化趋势为研究对象,剖析融媒体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直播技术的发展为融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在报道的技术、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增强直播化的信息共享,提升体验度和互动性,有助于增强网络用户黏性,助力融媒体的发展。【结论】融媒体报道直播化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各媒体开展适应性创新,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构建新型的融新闻模式,这样才能适应大众传媒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特征与媒体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针对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特征和媒体报道展开分析,认为发泄型群体性事件可分为三个阶段:群体磨合、群体兴奋和社会感染.每个阶段的信息传播特征明显,其中传播的流言被政治化,并体现群体的普遍情绪.媒体针对此类事件的报道经历了两种报道框架:"蛊惑"与"教唆"框架、社会冲突框架.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五一”黄金周的媒体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在这一轮的报道中,媒体在报道思路、报道视角、报道模式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它说明媒体都在探索并试图从许多固有的条条框框中实现突破,寻找一种更符合时代精神、更有利于新闻竞争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群众与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群众在遇到难事、急事时从以前的自行解决变得善于借助媒体的手段解决。媒体在接收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后,也非常乐于对事件进行报道、连续追踪。近年来,档案侵权事件通过传媒反映出来,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档案部门如何与媒体建立和谐的关系,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构建与媒体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是新形势下对档案干部的新的要求和考验。一、媒体报道档案侵权事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袁侃 《今传媒》2016,(9):72-73
媒介框架理论为研究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确立了一种视角,本文选择国内电视媒体报道魏则西事件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深圳都市频道和法治频道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了解他们的新闻框架。同时,又通过电话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公众接收电视媒体报道事件的特殊框架。通过比较媒体框架与受众框架证实我们的预设:电视媒体在报道特定事件时只呈现此事件的一部分,受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报道时也会有一定的偏向,他们各自有自己特定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1]一文,使得虎妈在美国一炮而红。对于"虎妈"教育,两国媒体均质疑该方式的科学性。但他们对同一态度的论证与阐释方法存在差异。基于此,从解释学角度,对中美两国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中西媒体以怎样的视角报道与评述"虎妈",而他们各自又是受到何种主流话语的引导而导致了报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的政治威力>(The Political Power of Social Media)是最新一期<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的封面文章,它所说的社交媒体是针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如Twitter(推特)、微博客等.单从近两年网民最关心和新闻同行最瞩目的事件来看,诸多热点新闻的报道多由这些媒体引爆,然后主要经过市场化媒体报道而得以引起关注,并反复互相借力推动问题获得解决.与止阱目对,传统意义上的舆论领袖,即一些大报大刊大台,虽然近年来努力在新闻性上寻求突破并有所成就,但在这些创造力、突破力、传播力空前的媒体面前仍有几分落寞.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掀起了抗议浪潮。一向以客观公正自居的美国媒体对这两个事件是如何报道的呢?笔者对5月8日至5月15日一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CNN、ABC等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整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媒体———民意塑造者对该事件的立场和观点。一、美国媒体报道的几个聚焦点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各地的抗议浪潮,都进行了集中报道。通过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这次似乎贯…  相似文献   

20.
在巴西世界杯的报道中,某些媒体极尽能事的娱乐、炒作、揭露明星私生活,引起人们对媒体报道低俗化问题的思考。本文梳理了世界杯期间媒体报道低俗化的表现,并探讨了其主要成因,以期能促进媒体报道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