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杨亚芳 《今传媒》2013,(5):67-68
电视传媒可以说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电视传媒市场趋于成熟,网络电视、上星电视、手机电视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如何使市县级电视台的电视频道站住脚,获得一定的受众,抵御住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类电视节目对市县级电视的冲击,从而很好地生存下去,关键环节是解决好电视频道的品牌化经营问题。本论文将对市县级台电视频道品牌化概念、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论述,着重探讨市县级电视台频道的品牌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从电视进入文化本体时代后,电视传媒在激烈竞争新形势下如何寻求发展突破,本文在媒体合作、节目创新的人力保障、电视媒体的品牌化经营方面做了分析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下,品牌化的发展路线已成为大势所趋,塑造有影响力的电视品牌是各个电视台持续发展的首选,品牌营销战略成为我国传媒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电视节目编排的视角,从电视节目编排的概念、功能出发,阐释了电视节目编排在塑造电视品牌中的作用,剖析了如何利用受众行为创新节目编排、打造电视品牌,探讨了如何依托于品牌管理、推广电视品牌,进而完善电视品牌。本文选取了"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典型案例为个案,希望从电视节目编排的视角为电视品牌的塑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地方电视媒体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转型战略,才能扩大影响力、争取话语权,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的品牌化一直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在全媒体时代,提高节目质量更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需要,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节目内容体现出专业化、个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的问题,对广大受众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随着广播、电视等传媒新军的相继出现,大大分散了新闻受众对地方报纸的注意力,尤其是电视的迅速普及,使更多的新闻受众可以在闲暇之时专心地收看,因而,作为报纸这一起源最早的传媒,特别是地方报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该说,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报纸、广播、电视都是  相似文献   

6.
徐浩然 《现代传播》2006,(5):104-107
受众导向原则,实质上就是媒体如何突破传播障碍将定位信息进驻消费者心灵的原则,也是不断强化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原则。本文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电视栏目为例,从电视产业同质化竞争、电视频道专业化细分、电视栏目品牌化建设、电视产业阶段性发展、受众营销理论实践以及电视节目资源整合与节目运营的角度,对如何在尊重受众心理的前提下,保证广告导向与受众导向的一致性,做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视传媒需要不同层次与范围的受众的参与,单一的受众群体不能促进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这就需要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财经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出如下三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视媒体虽然仍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大传媒平台,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已使电视受众产生分流。新华社推出的"新华电视"等一系列动作,对地方电视媒体受众又再次进行分流。在渠道和内容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地方电视台只有以人才为本,从多方面迅速提高电视从业人员的素养,才能适应变化的格局,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9.
身处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与中央及省市电视媒体比较,其传播覆盖率、传媒影响力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县级电视台为了提高知名度和收视率,应办出地方特色,加快栏目品牌化建设。本文试从创立、打造、维护和创新县视栏目品牌入手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馨 《新闻世界》2010,(12):84-85
公交电视是新兴的移动传媒,以公交电视为载体的节目与广告可凭借公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对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本文从公交电视媒介的分析入手,以青岛321路公交车为例,归纳分层受众的特点,探究如何选择精细化的公交电视节目与广告。  相似文献   

11.
唐骥 《声屏世界》2010,(7):61-62
无论是电视品牌还是电视传媒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受众来支撑。如何实现这种支撑成为当下电视传媒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观众才是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建立与观众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保障有效的沟通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是提升电视传媒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2.
臧金英 《青年记者》2016,(20):33-34
互联网技术对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传媒经济活动,架构了新的价值关系链,形成了“电视+互联网”模式.本文以学界称为二元市场、业界称为二次售卖的传媒商业模式理论为基础,从电视产品的受众需求出发,为更好地打通电视新平台、受众需要与互联网的价值关系,探讨电视受众平台构建的可能性路径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3.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同样也是地方电视传媒部门责无旁贷的光荣职责。面对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地方电视传媒应该如何适应形势,不负国家和人民的厚望,振奋精神,进一步拓展对外宣传局面,加大地方电视台对外宣传的力度,下面结合自己数十年具体组织实施地方电视传媒对外宣传的实践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试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电视传媒外宣的耿俄。要加强地方电视传媒的外宣力度,首先得弄清楚地方电视传媒在对外宣传方面的职能及其应发挥的作用和有利条件。作…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电视娱乐节目平民化浪潮席卷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平民化体现了电视媒体开始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然而其模式仍以商业化娱乐模式为表征。在2005年平民化娱乐节目对受众市场产生更大影响的今天,如何在和谐与发展中处理好以下问题,也是广播电视的责任和义务。平民化不等于低俗化电视传媒是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特殊传播机构,这就要求电视  相似文献   

15.
手机电视在火热的概念背后,是缓慢增长的市场和冷眼旁观的消费者,这场悄然而至但注定影响深远的变革对传媒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传媒企业如何更科学地分析手机电视受众的特点、需求,把握受众心理与时代的脉搏,成为其保持竞争力、争取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马黎 《中国广播》2008,(12):19-21
当传媒走进市场经济海洋的时候,每一个传媒人都会清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竞争的焦点在哪里呢?纸质传媒天天在研究如何扩大发行量,电视和广播传媒一直关注收视收听率,网络与手机传媒每时每刻都在点击率上角逐。受众关注的程度体现着竞争的量化指标,但更能决定优劣的还在于吸引受众的方式。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树立为受众服务的理念,并认真主动地做好为受众个性化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7.
电视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受众所接受的电视包装和宣传形式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语言,即广义的镜头和解说语言。随着电视传媒发展的日新月异,广大受众知识及欣赏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电视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由这种要求所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集中到广义的电视语言上。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对电视语言进行思考:怎样才能让电视语言适应社会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受众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电视栏目品牌化过程中的广告投放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部分电视栏目广告投放状况的观察,认为绝大部分地方电视媒体没有关注到广告投放策略不当对其栏目品牌影响力的损耗现象,总结了目前地方电视栏目品牌化建设中存在的广告投放问题;提出在地方电视栏目品牌化建设中应该强化整体意识,应注重栏目前后的广告时段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由媒体导向转为载具导向、注重特定空间与时段的前后和谐,扩大影响受众认知的范围;提出了在具体操作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时政新闻特别凸显国家政策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联点,因而越来越为受众关注。哪怕在网络、短信、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传媒仍然是受众了解时事政治的最直接工具。所以,如何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具有活力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在传媒品牌化问题上,存在着把传媒品牌战略简单化为设计传媒标志或创意广告的误区.传媒品牌打造的手段应是差异化,着力点应基于受众的心理层面,目的应该是包含多种因素驱动的品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