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铜与稀HNO3反应实验"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的内容。该实验对学生进一步了解HNO3,NO和NO2的性质,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等均有重要意义。一、原实验方案的不足教材将该实验直接置于试管中进行(图1)有以下不足。1.现象不明显,气体往往在液面就会被氧化成红棕色NO2气体,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  相似文献   

2.
浓HNO3与稀HNO3氧化性强弱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氮族元素第三节有介绍HNO3氧化性的演示实验,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验后有学生提出:浓HNO3与稀HNO3到底哪一个氧化性强?由于教材没有明确说明,因而学生仅从HNO3中氮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降低多少去判断,认为稀HNO3的氧化性强。通常教师都是口头解释:HNO3的氧化性强弱是指其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自身被还原的程度。因浓HNO3氧化性较强,即使反应中生成了NO,又被它氧化成为NO2…  相似文献   

3.
针对鲁科版教材中Cu与浓、稀HNO3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实验,最终利用U形管、导管、止水夹、注射器等实验室常见仪器,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反应改进装置。装置巧妙地利用四氯化碳、磁铁以及缠有铜丝的磁子,将浓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2与H2O制备稀HNO3的反应、稀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合于一体,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产物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林美娥 《考试周刊》2014,(59):135+155-135
本文根据苏教版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的教学内容,对NO、NO2性质和稀HNO3与Cu反应、浓HNO3与Cu反应的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进与整合,对实验中所得的Cu(NO3)2溶液颜色的不同进行了解释,并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以实验为主线进行整合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0):42-44
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硝酸>一节中,讲到铜与浓HNO3反应时,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很难保证NO2不泄露,而NO2又是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做铜与稀HNO3反应时,这样的装置又不能很好的检验生成的NO,对NO的变化现象观察不明显.为克服上述弊端,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在现行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16页,有一个铜与稀HNO3反应制NO的实验[实验1-7],做好了这个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关于硝酸的计算常见类型有NO、NO2、O2混合气体与H2O反应、HNO3与各种金属反应,考查4NO 3O2 2H2O=4HNO3和4NO2 O2 2H2O=4HNO3及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放出NO、NO2等知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HNO3 NO2 NO联合性质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一种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浓稀HNO3、NO2、NO的联合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稀 HNO3能与Cu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而NO气体很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气体。课本设计的试管实验不能很好地观察到无色NO气体的生成,而且造成氮的氧化物的随意排放。如何验证NO的生成及其氧化过程,同时尽量避免环境污染呢?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专及高中课本中,都有Cu与浓、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这些反应简单易行,但不能控制,实验中生成的气体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在教学中以可控和减少污染为目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HNO3、稀HNO3、Cu片、NaOH溶液。三、实验操作方法1推动试管A中钢丝绳(钢丝绳可以通过塞子上下移动),使Cu片浸入浓HNO3中,此时试管A中产生红棕色NO2气体,同时,溶液变为蓝色。2当试管A中的红棕色气体充满后,把钢丝绳提升,使Cu片脱离浓HNO3,试管A中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试…  相似文献   

12.
由于铁在冷的浓HNO3中产生钝化,一般必考查铁与稀HNO3的反应,还原产物可按NO处理.因铁元素显 2、 3价两种价态,且能发生2Fe^3 Fe=3Fe^2 的反应,故铁与HNO3反应有其特殊性,命题源点是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Cu(NO3)2溶液呈蓝色,但Cu和浓HNO3反应后残留液颜色却为绿色,而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其水溶液的颜色浓时也呈绿色,稀时呈蓝色。课本中只给出了CuCl2溶液颜色随其浓度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解释,而且此知识在教师用书及高等无机教材中均有详细说明。但对于Cu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为何呈绿色?在课本、教师用书及相关资料中都没有作说明,这样给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本文通过相关实验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与老师们共同研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一、设计意图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有关硝酸的性质教学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是其非常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讲解铜与浓、稀HNO3反应时,依然沿用着旧教材上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结果产生的有毒气体不仅容易外泄,同时又难以控制反应及时地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教室内师生的身体健康:而做铜与稀HNO3反应时,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又不能很好地观察到生成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般认为:氯化铵溶液与金属镁反应有H2放出,是因为NH4CI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产生H”。溶液呈酸性,然后Mg与小反应放出H。,上述化学过程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t+H。O。NH3·HZO+H+Mg+ZH+=Mg’++H、T对上述解释我们提出了疑问,若是按照上述机理进行反应,则镁粉与NH。HCO。、(NH4)2CO。的水溶液是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因为这两者的水溶液都呈碱性.同样的道理,镁粉与NH。NO。的水溶液反应不会有H。产生,因为NH。NO3在水溶液中水解产生稀HNO3,镁粉与稀HNO3反应得不到HZ,而只能…  相似文献   

16.
[题目]铁在热的稀HNO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而在冷的稀HNO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当HNO3更稀时,其主要还原产物是NH4 。现有铁与稀HNO3的作用,请分析下图,回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出版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79页[实验6-5],铜片与稀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作了如下改进。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改进方案a.用滴定管夹固定两只具支试管在滴定台上,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b.铜片换成螺旋状铜丝,将铜丝拴在注射器的活塞上端,做成提拉装置,注射器固定在橡皮塞上。c.在其中一只具支试管内加入少量CaCO3,迅速塞上橡皮塞,让产生的CO2将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排尽。d.压下注射器的活塞,铜丝与稀HNO3接触,反应开始(如反应太慢可用酒精灯稍微加热)。e.将产生…  相似文献   

18.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实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 8HNO3稀=2NO↑ 3CuNO32 4H2O。从理论上讲,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现行教材中该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用塑料袋封住试管口,实验的真实现象却是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这是NO迅速跟封在试管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2NO O2=2NO2)。实验现象与理论反应无法吻合,给实验结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与改进。要想清楚地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的生成及无色变为红棕色的过程,关键是在产生NO气体前…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必修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 (1990年 10月第 1版 )实验 6— 5铜和稀硝酸反应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无色 )+ 4H2O,验证了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但事实上往往不容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而只能在试管口看到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制出了“铜和硝酸反应演示器”,应用于教学后,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实验装置: (见下图 ) 二、装置制作:先用粘合剂氯仿将 U型管和 2mm厚的有机玻璃板粘结起来,使 U…  相似文献   

20.
一、反应原理 3Cu+8HNO3—3Cu(NO3)2+2NO↑+4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