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同学们,你还记得萧红笔下那色彩缤纷、形状多变的火烧云吗?你知道我们所学的《火烧云》选自她的哪部作品吗?现在我来告诉你,这篇课文是从她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节选的。《呼兰河传》共七章,后面有一“尾声”。其中的不少章节抒情性强,可以作为精美的散文来诵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该书第三章中一节文字。  相似文献   

2.
她躺在香港的浅水湾里,寂寞地。   南国的水会永久地润着这位北方姑娘。   我不知道呼兰河畔──她的故乡──如今是怎样的景象。它离我太遥远。可是我能感受到 80多年前的呼兰河,甚至能见到那里的冰雪、街巷和人──通过文字。人世没有留萧红很久,但她却留给了人世永恒的财富 !她把自己纯美的情感和真实的思想用文字凝结起来,留给后人。当我读着《呼兰河传》时,我仿佛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幼年萧红,她正用自己小小的脚印串起长长的故事。她的脚印时深时浅,故事的色彩便时浓时淡。   更鼓一声声地敲着,月儿升了又落了。呼兰河这个…  相似文献   

3.
萧红,是在封建主义势力的坚固冰层下,经过许许多多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顽强挣扎而傲然出世的一位天才而短命的女性作家。在短短的十年文学生涯里(从1932年发表抒情诗《春曲》到1941年9月写最后一篇文章《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她用饱蘸辛酸泪水和赤诚热血的笔,给我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了《商市街》(散文集)、《生死场》(长篇小说)、《桥》(散文小说集)和代表她的创作走向成熟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八十多万字的宝贵文学遗产,刻下了她顽强探索不断追求的一个个深深屐痕。但长期以来,因为她富有魅力的性情和更富魅力的…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着历久常新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当年,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作序写道:“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个评语如果移在《呼兰河传》上,也是很中肯的。一、细腻——由于一个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纤细的感受应是她的长处。然而萧红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她的眼光常在人们熟识的事物上滑动,却能觅到别人所发现不  相似文献   

5.
六十多年前,金庸读《呼兰河传》后,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萧红在香港写的《呼兰河传》感人至深,我阅此书,径去浅水湾她墓前凭吊一番,深恨未能得见此才女……’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化的中国文坛中,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文人都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萧红,这位上世纪30年代东北文学的代表,她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现,尤其是性格的刻画,以她独有的悲剧意味以及个性鲜明的文风独树一帜。在《呼兰河传》中,她以平实质朴的笔调介绍了一个别样的北大荒,寒冷、苍凉却又顽强。《呼兰河传》独特的多重视角叙述方式呈现出了那个大环境下愚昧可笑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7.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随着对萧红研究的深入,《呼兰河传》也被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思想逐渐成熟、阅历日益沉淀的成果,她以一种沉静的、坦然的、从容的姿态描绘着她所熟悉的呼兰河城,以一种成熟的、悲悯的情怀追忆着慈祥又童心不眠的祖父,怀念着可笑又可怜的有二伯,梦幻着藏着她绚烂纯真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采用童年视角,反讽叙事以及女性自我悲剧的认同等多种叙事策略,其中浸透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国民性所造成的悲剧的思考,特别是她作为一名女性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松花江有一条支流,叫呼兰河。1930年10月,在被家里软禁7个月之后,一个20岁的知识女性,从呼兰河流淌过的那片土地上逃了出来,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也许,离开这里时,她回望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留恋,但这里却成了她永恒的记忆。她,就是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天才的女作家。她以31岁的颠沛流离、短促悲凉的生命历程,留下了卷帙可观、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短短9年的创作生涯中(从1933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弃  相似文献   

10.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的女性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女性遭际的关注上,还体现在她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里,特别是她具有隐喻、反讽、复调色彩的叙述声音传达出她鲜明的情感倾向,彰显了她的女权立场。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读《呼兰河传》之前,我对萧红是不曾有印象的。直到读到"火烧云""祖父的园子"那些似曾相识的情节,才猛然觉得与她原来早已相识,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呼兰河传》被太多的人喜欢,拥有众多的读者。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的  相似文献   

12.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当我手捧着这本书时,仿佛一个小女孩在我耳边低语:“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一句一个祖父的呼喊,多少年来,她深深地把祖父怀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童年的生活中,去感受她与祖父一起生活的那段幸福、快乐的美好时光吧!  相似文献   

13.
【"悦"读书目】《呼兰河传》【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她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内容简介】《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共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  相似文献   

14.
萧红作为一名作品寥寥的作家,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久据一席之地,与她饱含深情的乡土文字有着密切关系。《呼兰河传》属于萧红晚期的作品,无论是在人物、剧情,还是语言方面都已经臻于完备,堪称炉火纯青之作。这部作品里对东北当时当地的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揭露和反思。本文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从而更为具体地探析了萧红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不知是萧红的有意安排,还是她潜意识的孤独使然,但不管她创作时的思维过程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创作成就却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处在荒凉世界中的寂寞人群。如果说《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茅盾语),那么它展现  相似文献   

16.
萧红在小说创作中勇于打破传统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明显的诗化倾向。这种风格特征尤其体现在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呼兰河传》以情感为线索,夹杂着童稚化的语言,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烘托出一片画意诗情。  相似文献   

17.
从学习《火烧云》开始,我就想轻轻走进萧红,走进《呼兰河传》.假期中,我跟着作者来到了呼兰河小城.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小说,它那散发着的淡淡墨香和真切朴实的语言,让我陶醉,让我回味无穷.从字里行间,我体会到了萧红儿时的那种孤寂,和被愚昧与迷信包围的生活.幸好她有一个性格爽朗的爷爷,陪伴她度过童年,让她留下了一些甜蜜的回忆.  相似文献   

18.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也不像是作者的自传。正如茅盾先生在为《呼兰河传》所写的序言中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这“诱人”的东西就是:一幅中国东北的小县城的20世纪20年代的风土画,只是今天看来,这幅画过于沉重。坦它所展示的民俗意蕴却闪现着永久的文化魅力。 肖红,这位在苦难的东北大地跋涉出来的杰出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三十年的人生岁月里,在她能自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一位创造力突出的天才女作家,《呼兰河传》是她的代表作。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中,她不仅创造了散文化小说的新样式,而且在民俗抒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萧红在作品中抒写了众多故乡民俗,这些民俗不仅为作品增加了地方色彩,它们本身也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从民间节日、人生礼仪、民间戏剧、民间信仰等几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呼兰河传》的民俗抒写,力求能够揭开这些蕴含着独特人生体验的民俗的神秘面纱,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文化审美体验。萧红的民俗抒写不仅表现了传统落后文化对人的戕害,而且也揭示了乡土农村社会固有的黑暗生活法则。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女创作家,她独特的空间叙事写作手法,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赞扬。因而,就萧红代表著作《呼兰河传》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概述小说中空间叙事的写作艺术结构,并分别从人物内心情感空间、反讽暗喻批判空间以及中断时间获取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特征,从而体现出《呼兰河传》空间叙事对传统小说写作形式的突破,进一步彰显其珍贵的文学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