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000年后,怎么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沉重话题。虽然各级政府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自身的权益必须通过自己去维护才切实有效,那么从农会到工会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过程。"两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把权益的维护延续到了农民的领域,这不只有利于对农民工和农民权益的保护,而且对中国当代更好的解决"四农"(加上农民工)问题将必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农民权益的维护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即通过组织起来,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风险。一方面,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农民权益的实现。因此,必须通过坚持政府的适度引导、强化农民组织的自身建设、整合民间自组织资源、提升农民政治参与与自组织化意识等途径,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健康发展,以有效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早期即倡建农会以图改良农业。其在后期践行组建农会则旨在改造党务以推进革命进程,主要表现为:确定政纲并成立中央专门领导机构,举办农民讲习所以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批准颁布《农民协会章程》,派遣农运特派员扶助共产党发展农会组织等。孙中山的农会思想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近代化以及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等均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亦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不仅在前期所倡建的农会并未付诸实施,且在其后期的农会思想中亦呈现着明显的矛盾性,即:虽然对于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农民协会予以认可,但并不认同其较为激进的革命路线;虽然鼓励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但并没有放弃对地主绅士所把持的民团武装予以维护的方针;虽然对于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民协会予以扶持,但并不认同其准政权的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农会历史悠久,自1990年9月台北三峡镇农会创立以来,迄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百年来,特别是台湾光复以后,台湾农会几经改组,方逐步演变为现在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农民组织。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农会对台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卓著,在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农民组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日益严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分析农民组织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民土地权益造成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发展的困境,对如何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进行系统思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益阳地区的农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阳地区在大革命时期为四个县:益阳县(包括今天的益阳市、益阳县、桃江县)、南县、沅江、安化(包括今天涟源县的一部分)。全区面积约12000平方公理,人口近200万。 一 大革命时期益阳地区的农民运动,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5年5月到1926年7月,是开始建立农会的秘密活动时期。 益阳地区农民运动开始于1925年5月,共产党员袁铸仁在益阳兰溪金家堤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农会,农民夏四喜为委员长,有会员一百多人。6月,毛泽东到安化,提出“要组织贫农雇农中最觉悟的分子组织秘密农会,打开局面”,对农民斗争做了具体指导。 益阳地区农民运动的普遍开展,在五卅运动之后。发动和组织农民的主要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仍然时有发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完善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国外的实践证明,农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现代化农业的大生产矛盾的有效方法。我国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有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切实维护"开放、流动、异质"社会中的农民生存与发展权利,保障农民作为公民所应有的各种权益,既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基层善治的重要目标。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民的基本权益受到损害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尚未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权利与利益外延及内容的深刻变化,及时调整与基层社会的关系,向基层社会有序赋权、适度放权,并同时做实农民维权。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特征来看,"有序赋权、合理放权、切实维权"是实现农村基层善治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国家要赋予和保障农民经济权,做实公民"政治权",下放社会自组织权,以充分保障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9.
农会在大革命时期被运用为动员农民的政治组织,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力图将农会回归为职业团体的本位,使之为农业建设及政治组训两大目标服务。在农业建设方面,农会组织在协行农政,倡导生产,推行减租,发行农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层政权领导农业之不足。但是,限于政府之政策弊端及农会之资源整合能力,农会的参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农村施政的窘境。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衙前农民运动与海陆丰农民运动,皆以农会为组织形式反对封建剥削制度。由于社会环境、斗争目标和斗争方式的差异,两地农民运动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前者迅速陷于失败,而后者逐渐发展直至建立苏维埃政权。两地农运历史表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民运动相结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斗争方式,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使农民运动走上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甘孜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且不平衡。在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匮乏、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和发展不平衡、未成年人生存环境的改善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权益、受教育权益和生存权益。为了更好的维护甘孜藏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加大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农牧区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二五减租"是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农村的要政,但由于政府推行不力及地主富绅的反对,并未取得预期成效,业佃矛盾也一直冲击着国民党在农村的统治秩序.在1930年前后全面重建的农会组织体系主要是服务于政府之农业建设与社会控制,就减租事务而言,农会可以为调解、缓和业佃关系提供制度救济,并且在实践中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是,浙江平阳县农会解散案的例子说明,国民党及政府总体上对于农会"代表农民"推动减租始终抱有戒心,防备农会的过激行为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农会的组织主导权亦并非掌握在佃雇农手中,因此农会始终难以成为真正的农民利益代言者,只能限于减租宣传及纠纷调解方面,难以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结社自由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农民,理应享有充分的结社自由。但事实上,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的结社自由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农民结社存在观念障碍,将农会视为一种对抗性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除这种误解,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推动国家的民主与法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着农民利益表达机会不平等、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组织化、农民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上升等问题。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要从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组织、完善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和保障农民利益表达机会平等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进人新世纪以来,维护权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命题.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在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作为学术界,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维护权益,特别是维护农民权益,由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作者认为,维护农民权益表象的背后是国家的转变,是现代国家建构与成长大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是最早建立的乡村革命组织,与以往的旧农会有着本质区别。共产党人在农民协会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领导者,农协本身亦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成为乡村社会改造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也为中共以后进行国内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民权益尤其是平等权缺失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法律根源。新农村建设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指导思想。维护农民利益首先要按照我国宪法和我国已经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从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开始。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惯性对农民经济行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要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应该彻底改变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参与中的边缘性倾向,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步引导农民形成勤劳、自助、合作、自律等行为理念,建立农村生产生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陈英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75-5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民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妇女权益的保护便是其一。保护妇女的利益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基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尤其是妇女的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各项制度中,农地制度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和基本的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是农民个人权益的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并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的发展.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农民与政府及农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自治组织等组织形式,事实上也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制度及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并促进或阻碍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土地制度一直是农村问题研究的重点之一.本专题我们继续组织力量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