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幼儿教育的专业性、特殊性、重性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正确先进的职业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和师德应高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理念和师德建设不容忽视,需个人、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共同关注,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推进、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职业指导时,应着重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在市场竞争中,正确估价自己,逐步形成顺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3.
职业人如何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是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正确评价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适应性是正确选择人生职业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职师范教育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引导高职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认同教师的职业。要运用创新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协调”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绿色”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开放”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共享”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职业指导对学生来说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对教师来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职业观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高职生正确的职业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观,就是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得正确,就可以顺利地从探索阶段转向确立阶段,如果职业选择发生障碍,则可能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能否运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20所高校体育教师就职业态度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较高,男女教师之间的职业态度无明显差异,但也较严重地存在职业心态的隐性流失的问题,而职业条件、个人发展、职业社会地位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要使高校体育教师树立正确、向上的职业态度,就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弘扬尊师之风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师范学校必须重视对师范生的职业性格培养教育,把职业性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使之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职业性格的培养教育应首先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循序渐进,系统地进行职业性格的培养教育;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地开活动来培养职业性格;注意实践,在见习帝习中进行职业性格培养教育;潜移默化,创设师范生职业性格培养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长久、深刻的影响。当今世界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社会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应重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理念”等维度入手,通过校内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汉办、侨办等行政机关或机构的专项教育等方式,借助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路径,多维度立体化地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塑造,帮助他们形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