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学校教育中惩罚功能被异化的现象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个体自身。  相似文献   

2.
异化(alienation;disimilation),其英文本义是偏离主体性,相异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既指矛盾对立关系,又指先验本质的外化。异化其实就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对立性,它是对立面对主体自身的反抗。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主体“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相似文献   

3.
一、学校教育中惩罚功能被异化的现象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个体自身.  相似文献   

4.
法文“aliéner”和“aliénation”现在通译成“异化”,它的本意是“转让”“出卖”。卢梭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文明社会中的人与其正当的需求和本性相异化。马克思则认为,“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种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他比较看重的是劳动异化。两位大师的异化理论,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教育惩罚的必要性展开着激烈而长久的争论。对于惩罚的本质和功能仍存在认识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偏颇,教育领域中惩罚的滥用仍普遍存在,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引进“异化”一词,拟对教育惩罚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一、教育惩罚的异化“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n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笔者认为,教育惩罚的异化是指将…  相似文献   

6.
资料卡     
主体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哲学认识论基本范畴,指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中,作为认识、实践、创造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即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客体并创造价值的具体的人。(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P249)主体概念,在哲学史上曾把它作为本体论意义使用。如亚里士多德在其《范畴篇》中以“主体”表示某种特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与“本体”“本原”是同一概念。从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开始,哲学界才更多地从与客体相对的认识论范畴来理解和使用“主体”一词。提出“我思,故…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念的变革与学校德育的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社会发展与价值观念的变革“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所指的是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言:“‘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而价值观念则是...  相似文献   

8.
对转型期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研究高职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特点并对其进行适时教育就成为新时期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何谓价值观“价值”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所指的是客体的作用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价值就是通常所讲的“有用”、“有益”或“有利”。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  相似文献   

9.
“主体“的英语单词是“subject“,来源于拉丁词“subjectus“。《辞海》对它的解释之一:哲学术语,同“客体“相对,构成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人),客体指作为主体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主体具有意识性、自觉能  相似文献   

10.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个国内外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在“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的概念上能够取得广泛一致,但对其范围却各执一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对概念中三个关键词“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及“指向”的不同理解上。通过深入分析这三个关键词,可以得出“行为”“利益”都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而义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问题,现在我国比较有影响和流行的是“主导主体说”合题论。笔者以为目前流行的“主导主体说”有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理论本身缺乏内在的(指对教师和学生之间)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其理论的缺陷。“主导主体说”的基本含义是: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其实,这里引用的“主导”、“主体”是两个不同哲学范畴的概念,它们不能构成同一标准来衡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地位与作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并与之构成一对的哲学认识论范畴的术语。“主体”是认识论范畴的概念,一般指有认识、实践等能动行为的载体,具体为能动的认知者(或感觉者、思维者)。“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相对于“主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主体”的行为对象。“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是指认识能动者与被认识者之间的一种认识关系。然而,“主导”与“主体”是有区别的。“主导”是对立论范畴的哲学概念,指矛盾对立双方的主要方面。这里的“主导”即决定性作用的含义。另外,“主导”源于传统教学术语中的“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现代教学论术语的。  相似文献   

12.
类存在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类存在概念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三重关系,因而异化劳动理论也包含了劳动异化、社会交往异化和感觉异化三个方面的异化。劳动异化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颠倒,社会交往异化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感觉异化则是人对自然的排他性占有。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翻译界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1)翻译应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这也正是翻译的主要目的;(2)在目的语文化中移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3)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Nida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并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这一派的观点是:如果译…  相似文献   

14.
“异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含义,人作为审美主体已在审美中萎缩,客体却在无限“物化”,这样使得审美个体的三种状态交织存在,主体的回归也只是虚幻性的自足。  相似文献   

15.
师生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讨论中,首先遇到的是教学的主客体概念问题。就目前的文献看,主要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就不能居于主导地位”①,“人就是以自觉行为为很本目的主体”,因此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②;“教师与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③孰是孰非?笔者试谈点浅见,以求教于老师们。一、唯物的“主体”、“客体”观众所周知,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范畴的两个概念。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讲主体  相似文献   

16.
“图式”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感性经验给予我们的只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我们从这些具体形态中却得到了概念、范畴以及对逻辑的应用。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个过程的呢?在这个知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图式”。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皮亚杰(J.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他认为:“图式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依赖于图式对信息的整理、归类、创造和改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本质是一个价值批判范畴,并进一步阐述了其理由:(l)“异化”体现的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2)“异化状态”是指客体在价值属性上与主体的相对立状态;(3)异化现象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行为的异化;(4)价值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18.
从《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主体性革命,以“实践主体”取代“认知主体”,把握到主体与客体在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生成关系,有效克服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的主客体二分困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主体性革命的完成包含了从“异化劳动”“感性实践”到“全面生产”三个理论环节,形成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演进逻辑。其核心是借由对实践概念的“劳动—生产”化重构,将劳动概念中的自我意识原则与生产概念中的物质第一性原则相统一,进而打通了哲学批判和社会历史批判的理论关节,实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主体向度和客观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物——意——”的转化。写作反映客观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往往是写作主体主观精神的倾注和投射。两方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把这种交流叫做“移情”。由于情感的“移人”,客体事物会因此而发生神奇的变化。由于“移情”的结果,主体自身也可能在反射力的作用下,产生连锁反应,生发出新的思绪和情感来。这时,主体就有可能与客体融为一体,妙合无垠。主体还可能被异化、幻化到对象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马力 《教学与管理》2009,(7):114-115
价值可泛指事物的“用途、重要意义或积极作用”。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我国著名学者王玉棵在《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一书中从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从客体对主体的作用下来界定价值,指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就是价值。”关于“取向”,在日常表达中,一般认为是对于某种事物的选择标准或路径,类似于“取道”。我国学者黄凯锋在其《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中指出,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的总体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