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野蔷薇     
奶奶说在那遥远的沙漠中有蓝色的野蔷薇它代表着一个美丽的梦我喜欢野蔷薇我喜欢寻梦于是我出发了临行时奶奶塞给我几双她连夜做的草鞋她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鞋子在波涛汹涌的沙海中我从日出执著地走到日落终于在一个昏黑的夜晚我的最后一双草鞋也磨破了望着漫天无际的黄沙不甘的泪水沿着那汗水流过的痕迹不争气地流下来清晨调皮的太阳蹿了出来绝望的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我惊奇地发现在我走过的地方———那汗水洒过的地方郁郁葱葱开满了蓝色的野蔷薇原来这黄色的沙子就是野蔷薇的种子(责任编校陈建忠)野蔷薇$湖南双峰县二中@雪枫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不用努力也可以得到,那就是年龄。还有一种东西,它也伴随着年龄,但你必须努力,那就是成长。每天放学,我喜欢自己独自一人行走。有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踉跄,摔倒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很疼很疼。没有人看我,也没有人帮助我,我只好艰难地爬起来。回想起这件事,我不是满口的"倒霉"和抱怨,而是明白了在成长路上如果没有摔过跤,就不  相似文献   

3.
粉丝之音     
《当代职校生》杂志的老师们: 你们好,我是一个正在上职校的学生。我平时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当代职校生》杂志。我觉得它就是我职校生涯的一个最好的伴侣,是良师,也是益友。  相似文献   

4.
<正>江边,有一丛芦苇。它们屹立滩涂,摇曳生姿,倾听着大潮的起伏,传递着风的声音,朴素、沉静、坚韧、智慧。在我的眼中,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副校长梁昌辉老师,就是这样一根智慧的芦苇,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的"有思想的芦苇"。他是一根植根农村与儿童教育的芦苇。"我喜欢乡村孩子身上那股子质朴与纯真,喜欢上课,也做出感情了。"因为这份热爱,他矢志不  相似文献   

5.
注重感觉     
喜欢星星,喜欢张柏芝的《星语心愿》。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的旋律,它的感觉。伴着张柏芝那略带沙哑的声音。总会让人产生淡淡的哀伤。我喜欢这种感觉,它就像一滴眼泪,滴入了我的心河。我很自然地闭上了眼睛,好像隐隐约约看到了一种充满雾气、朦朦胧胧的色彩。我被这种感觉吸引着,陶醉着,它就仿佛是黑夜里的点点星光,又仿佛是星星在耳畔絮语。十分喜欢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6.
盛开的百合     
2013年4月10日晴 从小妈妈就喜欢给我讲许多许多的故事,而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山顶上的野百合》。不知什么原因,每次听到都是莫名的喜欢。喜欢那一支独放的惊艳,崇拜那不畏强难的坚持。我爱它,热热切切地爱着它,我的房间里也因此常常有着野百合的倩影,雅致,高清。  相似文献   

7.
赵靖 《音乐世界》2007,(12):55-55
我很喜欢新专辑《逆光》里有一首新歌叫做《我怀念的》,因为我是个很念旧的人。像我有一条时常会戴的心型 Catier 项链,就是2000年发行第一张唱片时买来送给自己的礼物。第一眼看到它就一见钟情,它很好搭配衣服,当时我连价钱也没问就买下来啦。那一年,每次回到家我都会将它去取下,小心地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收好,深怕被偷走。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突然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我心里总想着它,好几年都没忘记。没想到突然有一天理东西的时候,竟然又找到了它。我看见它第一句话就是."Oh,mygod!原来在这里。"我好高兴,高兴到希望每天都能戴着它出门。对我来说,它让我怀念那年当新人的感觉,尤其我最难忘那一场场的校园演唱。刚出道的时候,为了宣传跑了很多学校。我每天和学生们很靠近,他们用  相似文献   

8.
<正>童年是最美的日子,那时的天是最蓝的,草是最绿的,连花也是最香的。那时,我总喜欢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里。他们锄草,我就会在那芦苇丛中折芦苇,把它们做成一根长长的棍子,说自己是神仙,有世界最长的剑。田野的边上有一棵树,树上长满了柿子。在它们还没成熟之前,我就会爬上去,摘酸柿子吃,虽然很酸,可那也是童年的美味。门前有一片鱼塘,夏天总会有很多青蛙和鱼。爷爷会拿上捕鱼的网,穿上靴子,下到  相似文献   

9.
知乐园     
《中文自修》2012,(10):32-33
我家的窗帘,布料很厚实。米黄的底色,上面用白线绣着简洁的竖条花纹,摸起来手感非常好,让人有一种安全感。我喜欢窗帘。喜欢它拉上的时候,悬垂的曼妙褶皱;喜欢它拉上的时候,满屋的安静味道;喜欢它拉上的时候,不再有炫目的阳光。我也喜欢它那沉静温暖的米黄色,烦躁的夏天,我就在米黄色的宁静中,沉沉睡去。我喜欢窗帘,并不表示我不喜欢窗外的风景。在窗帘被拉开后,我会精心用丝巾将它束起来。使它在收束的时候,也美丽如常。窗外的蓝天,很漂亮,还有几  相似文献   

10.
《少年古惑仔——激斗篇》,顾名思义,整个片子从整体上就是在不停地砍人,是很江湖,很商业的影片。从专业角度来看,镜头的固定转换都不惟美,台词不精致,甚至有些粗俗,情节也并不搞笑,毫无艺术性可言,任何一个平民百姓如我爸,我妈都有资格对它不屑一顾。但当我顶着老妈的冷嘲热讽耐心的把它看完,我才意识到它给我的超过了《挪威的森林》的震撼,是怎样的强烈的敲击着我那颗心灵。  相似文献   

11.
邂逅郭敬明     
我喜欢一边吃冰激凌,一边喝咖啡,喜欢吃路边摊子上的刀削面,喜欢半眯着眼睛看太阳,我的生活就是那样单纯。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才知道同是中学生的那一群人,生活得同样精彩。那是我与郭敬明的第一次邂逅。记得第一次在书山书海中遇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它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个角落,紫红色的飞舞的字被如同金墨般的黑色包围着,它似乎内有神韵,吸引了我的好奇,于是,我翻开了第一页。从那一刻起,那一本书,影响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爱在细微处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当我把它工工整整抄在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播撒希望,用真诚对待孩子”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相似文献   

13.
有一首歌叫做《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很喜欢那歌词: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而孤单的滋味,谁都要面对,不只是你我会感到疲倦。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想不想找个人来陪。歌词写的很有真情实感,让人唱起来很容易产生共鸣。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就喜欢上这首歌了。我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身边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博览》2012,(13):14-15
《上海一九四三》小楼喜欢听周杰伦的歌,我也很喜欢。不知道小楼喜不喜欢这首《上海一九四三》,我觉得还不错,实际上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歌的名字《上海一九四三》。上海到底是怎样一个城市呢?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小楼那样的小女生拼命地非考到那里不可呢?上海,我依旧是不懂,就好像我一直读不懂小楼一样。在我的印象里小楼就是一个不谙世事...  相似文献   

15.
石蚕     
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相似文献   

16.
<正>很喜欢《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的这样一段话:"人的成长需要灵魂与智慧和谐发展,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功利的技术和专业等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关注灵魂、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这段话很有力量,它说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那就是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气象万千的人,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成长的光明。李志欣老师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启示。李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特级  相似文献   

17.
我六岁的时候,很喜欢玩,并且喜欢捣蛋,最憎恨的就是“读书”,因为我听说过有很多人为读不好书而自杀了。我认为这些读不好书而自杀的人很愚蠢,在我的眼中,“读书”是一条布满了荆棘的路,而另外还有一条铺满快乐的路,那就是玩。为什么那些人一定要走那条布满荆棘的路而不选择“玩”呢?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你好!记得我读中师那阵,《全国优秀作文选》杂志名称还是《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我当时就很喜欢阅读这本读物。《全国优秀作文选》介绍的名家名作、各地获奖作文对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起了很大作用。"校园文学"专栏更是各地校园文学爱好者的天地。记得我的作文《班主任,我对你说》就是发表在这本杂志《校园文学》栏目里,那股高兴劲别提了。那  相似文献   

19.
    
七年来,我一直认为我和钢琴真的无缘,我常常这样向人描述:我喜欢音乐,喜欢艺术,可我就是不喜欢钢琴。不喜欢,当然也谈不上憎恨,只是觉得我与它之间总是隔着一面玻璃墙,额头紧贴那通彻透亮的玻璃,却是那样冰凉;注视着那抹庄重的黑,却总也够不到它。  相似文献   

20.
蚂蚁捕食     
在很多人眼中,蚂蚁也许不足为奇,可它们在大自然中却是一个很尽职的"清道夫"。一次,我打死了一只苍蝇,看到它的尸体,我突然想到在《昆虫记》中看过蚂蚁是很喜欢吃腐尸的,所以,我把苍蝇放到我桌子旁的靠墙壁的窗台上,我估计那墙里有一个很大的蚂蚁王国。没事的时候,我就在那里盯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