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高尔基,对形象思维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学习这些论述,有助于深入开展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一 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中指出:“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这段论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可是,反形象思维论者却指责这段论述是“含糊语句”,说什么“有些形象思维论者就以这样的含糊语句为依据,把创造性想象说成是一种作家特有的用形象来进行的思维,而反对思维中运用抽象”;并且断言形象思维“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还指责形象思维论是“排除理性”,否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体系”。为了分清是非,我们必须回答这种指责。  相似文献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理论突破了牛顿以来古典物理学的束缚,开辟了物理学的新天地.爱因斯坦的成功固然与他敏锐的思维和刻苦的研究分不开,但把爱因斯坦引向成功的还有一位伟大的导师——好奇心.1921年,爱因斯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很多人写信给他,有的人是向他表示祝贺,有的人则向他讨教蛐的秘诀.在众多的来信中,有一位中学生。”样写道:“先生,您的科学天才是不是接受了父亲的遗传?”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直率又诚恳,他在回信中说:我并不是什么科学天才;引导我走进科学殿堂并取得…  相似文献   

3.
形象思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主要思维方式之一。任何一门学科,即使是抽象思维很强的学科,如数学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地理这门学科,大量的地理事物都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在这一形象优势的基础上,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 什么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各种具体形象,用形象来思考和表述的思维活动。思维材料的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性,它和运用概念所进行的抽象思维是不同的。比如藏北高原的地表特征,可以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和“高原表面相对高度较小”两种方式来表述。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种思维活动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中,所以形象思维又叫做艺术思维,其本质是作家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艺术掌握。别林斯基说过:“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高尔基则更明确地指出,思维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而艺术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一般称文学家、艺术家的思维为形象思维,是为了区别于哲学家、科学家的抽象思维而言的。形象思维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思维形式,它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呢?首先,作家艺术家的整个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5.
1987年6月25日,钱学森在一封信中指出:“为了研究形象(直感)思维,我想我们要走另一条路,创立另外一门语言学,叫“文艺语言学”?我现在认为研究文艺语言学,把文艺语言、俚语、禅释语言的规律找出来,那也是研究形象(直感)思维学的一个门路。”6年多来的思考与探索,我感到钱老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形象思维是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形象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将会为智能机的研制提供更全面、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智能机的突破。 一、从横穿马路说起 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残缺决定了功能的残缺,当一个人横穿马路时,必须左顾右盼才能避免被车辆撞上,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一、内心视象 形象思维是一切表现人的心理世界的文学艺术创作共同的思维形式.诗词作者是这样.歌曲作家也是这样.而歌唱演员要把艺术歌曲作品再创作成为人声直接歌唱的有生命的声乐形象,当然更应有一个审美体验和艺术表现的形象思维过程.而体现声乐演员再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的就是“内心视象”的运动,“内心视象”是表演艺术的常用语即指表演者在叙述一件事情时.伴随他的语言内容在表演者脑海里产生的像“过电影”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7.
形象思维,是人类理性认识中的一种思维类型;形象 思维学,是思维科学中三大基础科学之一。形象思维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实践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满怀信心地指出:以往“人们对抽象思维的研究成果曾经大大地推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如今,人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一定会“用它来掀起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看来,我们必须重视形象思维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把握形象思维的语言描述结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语言既是抽象思维的工具,又是形象思维的描述工具。描述的语言可以间接地显象,语言描述有显象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分成许多类:  相似文献   

8.
形象思维·数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象思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形象思维应该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并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徐利治教授更认为,对数学与右脑思维的研究“有可能使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获得新的动力。”这里所说的右脑思维主要是指形象思维。 众的周知,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或表象为支柱进行的思维。它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材料的形象性,它的基本形式是表象、直感和想象。它是既超出了感性认识,又不同于抽象思  相似文献   

9.
赵元中 《广西教育》2005,(11A):39-39
1945年,美国数学家阿达玛写信调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在答卷中是这样写的:“A.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作为书面语言的那种词语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好象足以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乃是一些符号和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B.在我的情况中,上述心理元素有的是视觉型的,有的是动觉型的。惯常用的词语或其他符号则只有在第二阶段,即上述联想活动充分建立起来,并且能够随意再生出来的时候,才有必要把它们费劲地寻找出来。”这就是说,爱因斯坦在研究问题时,其大脑第一阶段的主要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思维的元素是表象,他用表象来把握对象:按照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右脑是主管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它的工作方式是非线性的,是对信息的平行处理,进行着表象的变化组合。概念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介入,没有发挥作用。概念的介入是在他的思维活动的第二阶段,即有了创造性思想后,概念用来审查、推论,并用逻辑思维来证明或否定有脑产生的思担.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的,而是用跳跃的形状和形象来思考的,思考完成了,才努力把所得结果转为语言来表达。”——爱因斯坦语。  相似文献   

11.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孩子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来思考事物,假设有人强逼他凭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地胁迫着孩子的天性。”初中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是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他们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形象思维越丰富,抽象思维也就越发达  相似文献   

12.
认为形象思维既是完整的科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整个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形式.阐释了形象、形象思维、科学形象思维、化学形象思维等概念,讨论了化学认知中的形象及形象思维、化学形象思维的过程机制以及化学形象思维的分析结构.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纵观人类文明史,凡是在科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善于思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启蒙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学会并逐步提高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一、教会幼儿比较比较是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借助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同一性、相似性和差异性,有助于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认识世界的一切,正是通过比较。如果我们眼前出现某种新客体,而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入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有关国际组织把今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但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也是一位哲学大师和教育学家。虽然他坦率地承认在教育学领域,他只是一个半外行,只有一些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然而他在学生时代和在学校执教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他那非凡的科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只有“思考”才是最本真的.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根本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是一个“偶然的天才”,他纯粹依靠自己的智力形成了对宇宙的理解,即使对科学热情不高的美国人,也把他看作科学的最高象征。时至今日他的智力还是无与伦比。“下一个爱因斯坦”可能是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把形象思维看成是文学、艺术创作时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因而形象思维又被称作“艺术思维”。现在看來,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我们认为:形象思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和基本的思维形式,它和抽象思维一样,同属于人类思维中的一个大类。本文拟从艺术思维的领域之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着的一种形象思维形态——笔者姑且取名为“再现性形象思维”,作一些粗浅的考察和分析,并就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灵感又称顿悟。顿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对“真理”的顿然觉悟、朱熹林顿悟为“豁然贯通”。钱学森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是“不同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一他第一次鲜明地把灵感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提出来,并在题为《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了直觉与灵感的不同:“我理解insisht是直感,而不是灵感。灵感在英文里是另一一叫“子——Insplrat。on。insight是什么含义2比如,一个学生与一位大科学家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线索,不清楚。但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形象思维与数学教学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曹平(一)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在形象思维中用于思考的形象就是观念化了的形象,而不是事物的原型,如说长方体,是慨括化的一切长方体,而不是特指砖块等。因此,形象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形象思维基本过程简析及有关启示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为直观起见,试把形象思维过程作一简单图解(见图1)。图1表明,形象思维基本过程为:人脑与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知觉和激活表象;人脑对这些形象的加工(包括想象),产生新形象;思维的结果经过反馈和调整,最后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