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睿 《视听纵横》2002,(6):70-72
在改革开放之初,荧屏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除了新闻和电视剧以外,当数大型电视晚会和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长期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作为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以来,多少年来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千家万户无可替代的“荧屏年夜饭”。  相似文献   

2.
刘莹 《新闻窗》2012,(2):78-78
我国电视综艺晚会的发展概况我国各级电视台几乎都有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举办晚会的传统,这些晚会就是典型的"综艺晚会",代表性的就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了20多届"春节联欢晚会",它采用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武术等艺术样式,充分调动了立体美术设计、灯光、音响、激光大屏幕等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编导的创作特性──从《’98春节晚会》说起游洁大型电视综艺晚会,以中央电视自每年最重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典型代表。目前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算起,至今已经历时15届,并早已成为人们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在观众、从业者以及专...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降下帷幕没多久,对全国观众收看春节晚会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春节联欢晚会家庭收视率达94.5%,其中78%的家庭表示满意,但与去年相比,今年春节晚会的到达率和满意度分别下降了1.5%和5.6%。这个源于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具有庆典性的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特殊的春节“民俗”在辞旧迎新这个特殊时刻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这样一台晚会艺术品格的更高要求。一应当说,和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艺术上还是足以代表当时的电视综艺创作水平一样,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艺术上保持了一定的水准。春节…  相似文献   

5.
1983年,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开端和"元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在我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和样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和文艺节目三分天下的局面。从1983年算起,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历经29年,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丰富了广大电视  相似文献   

6.
正电视综艺晚会,是以电视为载体,利用现代电视传播手段重新进行艺术创作,并区别于专题性晚会的一种晚会形式。它是将舞蹈、音乐、小品、戏剧、戏曲、武术、杂技等艺术样式进行巧妙的艺术编排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每当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来临之际,从中央至地方各级电视台都会举办综艺晚会,特别是除夕的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既是许多中国人度过农历新年的传统,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道文化"大餐"。随着高科技手段的应  相似文献   

7.
董卿,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欢乐中国行》节目主持人,2005年入主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国际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上获“最佳电视女主持人”、“最佳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她先后就读于浙江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曾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和上海卫视担任多档栏目及大型综艺晚会的主持人.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编按]  相似文献   

8.
每逢春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成为人们关拄的热点。说起来,春节晚会从1983年开始举办,迄今已有24个年头了。如今,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中国人除夕守夜时必不可少的一道“文艺大餐”,成为全世界华人辞旧迎新的一种新民俗,成为中国文化娱乐业中的一个著名品牌。举国上下,数亿人同时收看同一台晚会,这在全世界的电视媒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9.
3月12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在北京联合举办了《’97春节联欢晚会》精品赏析研讨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活动,使今后文艺晚会及其他电视文艺创作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会上,一些专家、学者、本次晚会的主创演职人员及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从晚会的形式、内容,以及春节联欢晚会15年来其发展的走向等方方面面畅谈了各自的认识和感受。大家认为,随着电视文艺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要求电视文艺工作者只有认真总结经验、积极进取,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使春节联欢晚会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电视综艺晚会从它闪亮登场的那一天起,就以其无所不包的巨大综合能力、紧随时尚潮流的纪实传真性,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以春节联欢晚会为典型代表的各种节日庆典晚会和大型主题晚会,更是光耀荧屏,蔚为壮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视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红生 《视听界》2005,(4):54-55
一、趋势1978年以前,电视文艺承载着宣传功能,尽管当时也主张“寓教于乐”,但是观众感到的往往不是愉悦和轻松,而是接受教化。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出现才开始发生改变。以春节联欢晚会和各类庆典晚会为代表,电视综艺节目逐步弱化灌输,开始注重挖掘电视文艺本  相似文献   

12.
就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击败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和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晚会”,这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晚会,以这样的独特方式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与认可.从1983年至今,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欢庆春节的一个隆重的仪式.2012年的龙年“春晚”,正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三十周年.在这个契机下,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5集纪录片《春晚》,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春晚”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形态.作为这次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者,从选题策划到节目播出,其中经历的点点滴滴,使我们感受到了“春晚”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张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专题晚会作为电视晚会中确定主题并围绕其进行节目编排的电视创作,其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形式较为灵活,成为了很多活动纪念、节日庆典、重大颁奖的晚会首选。相比老牌的"辞旧岁迎新春"的春节联欢晚会,专题晚会除一般的晚会性质,还兼具新闻和宣传价值。专题晚会成功与否离不开电视导演的精心统筹与安排,而作为晚会的关键核心,电视导演为给了观众带来视听饕餮盛宴,要对整场晚会进行调度协调,并控制专题晚会的策划与实施。成功的专题晚  相似文献   

14.
程红梅 《视听》2016,(11):158-159
电视晚会编导是一台综艺晚会编创和导演的艺术结合体,加强对电视晚会编导的理论研究,对于电视晚会编导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对电视晚会编导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创新机制措施,以不断提高我国电视晚会编导的创新理念水平,从而提高综艺晚会的艺术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综艺文化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越来越高,电视综艺晚会已经成为了人民文艺娱乐的主要选择形式之一,这对于电视综艺晚会导演的素养与操作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此电视环境下,电视综艺晚会导演的素养基础,其次,探讨了电视综艺晚会导演应当具备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知缘于何时,在逢年过节、重大庆典之际,晚会成了人们庆贺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演变为一种风俗,无愧是中国人守岁的“精神大餐”。但当综艺晚会泛滥到了成灾、到了歌舞“生贫”和歌舞“生烦”、到了不得不下令严控之时,晚会已完全背离了她的初衷,误入了一条“死胡同”。回忆去年,央视的“三·八晚会”《我们的一个世纪》和6.5世界环境日特别节目《我们共同面对》,吹起了一阵清风,泌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不仅丰富了晚会的内涵,还让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的一个世纪》采用的是一种全新…  相似文献   

17.
范骁 《视听界》2001,(3):52-53
中央电视台在播完今年除夕的主餐——春节联欢晚会之后,特地又为观众推出了另有味道的“夜宵”——历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品的集锦。在欣赏这些“美味”的同时,我们生出一些感慨和遗憾,感慨于电视舞美灯光技术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年一个样,年年都有新意;遗憾于当时电视制作手段的粗陋,尤其在灯光舞美的处理方面,看起来明显感到单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综艺晚会的节目创作呈现出一定的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晚会节目编排上的创新、互联网思维的融入、高新技术的运用、市场化的组织策划。电视综艺晚会不但要在节目编排上体现创新意识,更要将互联网思维深深嵌入晚会创作的本体中,让电视综艺晚会从里到外焕然一新,产生质的改变。而且随着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与艺术融合进行创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这种新观念也会推动电视综艺晚会的创作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中,城市广播电视台也要抓住机遇,在晚会的组织策划过程中把握媒介融合背景与市场化浪潮,使自身品牌落地,在增加商业化广告收入的同时,提升自身竞争力,立足本土,做真正让百姓喜欢、感动的好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史,搭载着电视这一媒体,春晚牢牢地吸引着国人的目光,把这台晚会成功地镶嵌在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里.每年春晚都会迎来一番褒贬不一的评论,甚至是一片骂声.  相似文献   

20.
从1983年至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播已整整30年,一位又一位艺术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作品,一个又一个欢乐的瞬间,陪伴着我们走过了30年。一台辞旧迎新的电视晚会由此变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新民俗,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