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托法律文化的研究,分析了大学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揭示我国当前大学法律文化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其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本身的实践性特点极强,法学教育应注重人文性,兼顾实践性,根据大学法学教育的时限,合理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有一定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法律技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3.
大学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随着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我国大学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加强法律人才思想道德建设、专业技能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开放大学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大学特殊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的法学教育在重构人们法律认知的同时,肩负着宣传弘扬法治、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职业者法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爱尔兰圣三一大学与科克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考察圣三一大学与科克大学单一法学学位与复合型法学学位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爱尔兰本科课程设置具有必修课少而精、注重讲授与研讨会相配合、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法律教育的国际化、复合型学位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等特点。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给予我国的启示是,应当精简并合理设置法律必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与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法律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发展国际交换生培养项目、创新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在我国,法律一词已经使用了上千年,但是大学法律专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人们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高中学生,请您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具有某种自治性,这被视为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和要求。法学教育有助于法律人形成法律思维和职业伦理行为、有助于完善国家法律体制和发展国家政治文明,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比职业技能教育更为重要。大学法学高等教育必须制定全面教学方案、构建法学教育系统和机制,真正实现法律人法律技能理性和法律伦理涵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创新性知识经济,离不开对核心技术和先进文化成果的创造,离不开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人才、技术和资金,更需要激励人才利用技术和资金不断进行创新的机制。从法律上讲,这种机制就是以知识产权法学为核心形成的创新激励制度。加强大学的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既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  相似文献   

9.
殷骏 《大学教育》2014,(6):56-58
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法律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及法学教育。目前我国一般将从小学至高中毕业阶段的法律教育界定为法制教育,把从大学本科开始的法律教育界定为法学教育。然而在大学阶段将所有形式的法制教育都拒之门外,只实施法学教育的做法有所欠妥。从高校本科教育的视角看待两者的关系应该做如下调整。首先,各大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学校的法学院定位为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类机构或者培养社会一般人基础法学素养的机构。其次,应该将大学阶段的法学教育分为"法制教育型法学教育"与"法学教育型法学教育"两类:前者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后者为法学院的必修专业课及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相似文献   

10.
高国其 《高教论坛》2022,(12):23-26
大学法学日常课堂教学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当前法学教学存在职业导向性不足、教学资料的考试匹配性差、理论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等问题。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背景下进行法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法学教育的职业性导向,强化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注重教学用教材的多样化,拓宽专业教学资料的来源;丰富法学教学的理论内容,适应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强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法学教学的职业性效果。通过开展教学改革,使法学教育适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国家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基础。在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后,西方法学知识以传教士、中外贸易、不平等条约及会审制度为载体传入中国.随着近代西方法学知识的输入,中国留学生通过自费、官费两种途径远赴西洋、东洋,以学习近代法政知识,掀起了法政留学高潮.留学生回国后,迅速进入政治、教育、法律等领域,成为进一步传播西方法学知识的主要力量.法学留学生通过译介欧美、日本法律书籍,移植日本法学概念,引入西方法律文化,向社会传播西方法学知识,为民国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创设奠定了基础,也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法律文化与高职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关联性问题,从高职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内容及形成途径出发,从大学法律文化的内容、理性特征、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高职生心理接受等方面探析大学法律文化作用于高职生基本道德素质的机理,可以得出大学法律文化建设是夯实高职生基本道德素质的捷径的结论,同时可以提出通过大学法律文化建设优化高职生基本道德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法学教学应当加强实践教学,而加强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应具有司法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为此,法学教师应当参与法律实务工作,积累司法实践经验;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法律实务工作者到高校任教。这就要求高校法学院系要加强与法律实践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法学教学与司法实践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遵循统一的经济活动规则 ,在全球建立统一的法律秩序。高等法学教育也应与法律这一变革保持同步发展 ,按照全球化的坐标重新定位。因此 ,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应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国际教学合作和留学生培训、外语教学和资源拓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同时 ,必须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加强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教育 ,警惕“法律全球化”的文化殖民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杨忠孝 《上海教育》2012,(15):76-77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如何培养涉外法律人才被认为是法学教育院校难以克服的困难。华东政法大学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包括自主设计涉外法律人才教学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派遣在读学生赴海外学习、实训,与海外名校合作举办学位项目等。同属东亚文化传统背景但采取普通法系教育的亚洲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17.
杨忠孝 《上海教育》2012,(10):76-77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如何培养涉外法律人才被认为是法学教育院校难以克服的困难。华东政法大学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包括自主设计涉外法律人才教学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派遣在读学生赴海外学习、实训,与海外名校合作举办学位项目等。同属东亚文化传统背景但采取普通法系教育的亚洲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实行宽进严出,不作时间上的限制,并且具有制度和法律保障,注重实践性,因此对高质量的法学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它的培养目标从偏重培养法官检察官的“统一法律人”,向注重包括律师职业和律师实务在内的“法律职业专业人才”方向转变;从培养“爷爷法律人”的8-9年学制向6-7年缩减;改革国家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大学法律系教学积极性,在各大学法律系开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性竞争:这些经验是中国法学教育与改革应当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充分利用地方性大学的社会资源优势,构建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社区法律诊所等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成效,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法学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中,承担着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律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培育高级法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育迅猛发展,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对法律和法制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