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在一定的特殊的社会气候中发生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将受到多个维度和视角的影响。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受到社会、性别、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译本的产生。《到灯塔去》是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之作。文章通过《到灯塔去》瞿世镜和王家湘两个译本的对比来研究译者性别身份影响下,不同性别的译者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译策略以及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译者将外国优秀科幻小说介绍到中国,这些作品与本土科幻作品共同推动了我国科幻小说市场的繁荣。然而不少译者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缺乏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影响了其译作质量,而纽马克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对科幻小说不同类型的词句翻译均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译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使译作的文学性、科学性和通俗性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对外翻译,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我国的文学作品对外翻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美学视角出发,对古诗中的意境美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诗歌翻译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邵丽娜 《海外英语》2011,(6):174-175
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眼睛。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对该作品在译入国家的接受和传播有直接的影响。英语文学作品标题的汉译策略主要有音译、直译和意译。对英语文学作品标题汉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译者理解英语文学作品名称汉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翻译的实质是对原作品的艺术再创作,它无法脱离译者个人风格的深刻影响。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译者个人风格与文学作品原始风格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原作品的文学风格,尽量淡化自己的个人风格,把译者风格很好地融入原作风格中,从而使二者之间实现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姜大鹏 《海外英语》2011,(1):163-164
翻译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操纵翻译行为的意识形态因素,译者的意识形态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其翻译策略。该文以我国四大名著的书名翻译为例来证实这一理论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语言是相生相息、不可分割的,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将外国的作品原封不动的转换为本国语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将外国民族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全新的面貌示人。可以说,文化“翻译”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正确处理好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译者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并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的障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文学翻译跨越文化障碍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翻译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的先驱,程乃珊在翻译作品时充分展现了译者主体性,不仅基于自身文化身份和严谨的创作态度认同选取了《喜福会》作为翻译文本,而且根据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使译作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很好传递了文化信息。本文主要基于译者主体性的理论视角,以程乃珊的《喜福会》译本为例,简要探究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中外交流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使其他国家了解本国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译者主体对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影响因素,以期提高翻译工作水平,促进国外人员能够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李萍 《华章》2013,(27)
在进行英美文学的作品翻译时,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是影响作品翻译时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加上译者对该方面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翻译结果影响更大。在翻译领域,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认识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去对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和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受到我国文化的冲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今后对英美作品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非英语母语国家而言,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的追求十分重要,英语文学作品有其特有的美感传达与翻译技巧,译者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注重对原文所具有的形式美感与意境美感的理解与传达,文章将对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翻译特点及翻译技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直接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在所难免。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如能正确而能动地使用语言的模糊功能,将会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质的飞跃,读者也将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重点放在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动机和文本的选择的影响上。也正因为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文学作品的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对原有作品的在创作,不但是可以顺延作品的本身,还可以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在对很多作品的翻译中,作为一个译者还是应当尽量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行业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因其翻译的主体不同,翻译出来的作品风格以及语言效果等各方面也有所不同。《Moment in Peking》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主要英文小说作品之一,本文针对《京华烟云》两中译本译者主体性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说明译本译者主体对作品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同译者因受自身学识、文化修养等的制约,对文学作品理解会有不同。因此,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任何译本都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再创作活动。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非单向且无限制的行为,而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在无时代背景差异的中日现代文学翻译中,通过不同的文学翻译例证,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着重进行探讨,以期能对中日文学作品互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刘佳全 《考试周刊》2010,(21):33-34
奈达的功能对等给翻译带来了新的方法论,然而鉴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功能对等并不能完全解决文学翻译中的问题。文学作品翻译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摆在译者面前。面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微妙关系,忽略语言形式的功能对等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损伤了其文学性。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于语言形式的依赖启发译者.适度异化的语言更能体现一部译作区别于译入语原创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这有助于国人了解不同国家的幽默文化。而文学作品中幽默文本翻译的难度颇大,熟悉英语幽默的表达方式,则有助于翻译幽默作品。本文通过分析This May Hurt a Little中的实例,并以笔者自己的译文为例,分析在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视角下如何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处理幽默成分的英汉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