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2.
杨慧 《学子》2014,(9):1-1
在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已逐渐成为非主流的联系方式。但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家访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可以全面了解走出校门的学生及他们背后的家庭,家访既是为了走进学生家庭,更是为了走进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教师走访学生家庭,可以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可能会使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其实,如果教师在家访中讲究制度、风度和适度,很多误解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家访的功效     
家访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适宜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赢得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前一阶段的教育和家庭影响造成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原委,匆忙地实施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通过有效的家访,可以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争取家长和学生更多的理解,为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更合适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取得联系的桥梁,家访则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形式。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反映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双方能一起研究教育方法。但是,教师面对的每个学生家庭各有自己的特性,如何使家访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须注意家访的技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一、把握家访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走马上任,需对全班同学做一般性的了解,这时的家访极受家长欢迎,因为他们也藉此机会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家访秘诀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剑 《教育艺术》2003,(3):53-53
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生活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家访是班主任与家庭取得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家访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尝试以下几条秘诀。 一、让学生在场 “家访”,顾名思义是班主任到学生家里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的情况,以便相互配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有人认为家访时学生在场与不在场都一样,其实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理想和梦幻,也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探讨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庭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了解、教育学生,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的家访,全体班主任积极配合,这项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可以说,家访已成为我校密切师生关系,扩大学校声誉的好举措。下面我着重谈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家访工作,促进班级建设。 一、家访面临的新问题 1.双亲在外经商的学生明显增多我班47名学生中,父母亲长年在外经商的有7位,约占全班的15%,这些学生绝大部分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这是一个颇具“温州特色”的现象,也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新问题。据观察…  相似文献   

11.
苗夏梅 《班主任》2007,(4):28-28
家访,作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便于了解家长的心声及其对学校、教师的真实意见;也可以及时把学生的发展状况告诉家长,为家长释疑解惑;更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家访三式     
一提起老师家访,很多学生心里就会发怵,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这是老师与家长背着他们进行的一次联合行动,所以以一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希望老师尽量不要来自己家里家访。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多数教师会郑重其事地把家访当作教育工作中的重头戏来抓,事先作一些精心的准备,比如家访的具体时间、学生的家庭背景、谈话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从教几十年,类似的家访我也进行过许多次,家访的确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构筑了一架桥梁,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是总感觉到一味地进行这样的家访有时会成为一种形式,自己感觉累,家长感觉累,学生也感觉累。家访仿佛成了一副想甩又甩不掉的重担,  相似文献   

13.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家访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这点,我也是在真正到学生家里之后才深深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传令 《家庭教育》2002,(10):19-19
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心灵的一座桥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育人的好办法。家访使老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学习、生活环境、心理状况等等。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只要求教师家访、走访,深入地了解学生,却忽  相似文献   

16.
家访新花样     
一提起家访,很多学生就会惊慌失措,他们认为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所以总是以一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希望老师尽量不要家访。大多数教师家访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家访的时问,学生的家庭背景,谈话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但这样的家访,有时会流于形式,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一定的负担,教师付出很多,效果却不一定明显。如果改变一下形式,使学生和老师解除误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陆祖卫 《课外阅读》2010,(11):31-31,204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庭进行深度调查的一种访谈,它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形成共识,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有效方式。家访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的家访,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的迅速普及,不少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费时、费力,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学生家庭居住零散,家长又为生活而奔波,给教师的家访增加了难度,造成了家访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家访是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更是一座沟通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心灵的桥梁,其效果是其他方式无法超越的。但是以前我只是根据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实地走访每一个学生的家,有这个必要吗?带着这份疑惑,我踏上了家访的路。  相似文献   

20.
许婷 《海南教育》2014,(24):73-74
为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提高育人质量,本学期,我校“百名教师访千家”大型家访活动拉开了帷幕。作为新接一(2)班班主任的我,为了让这次家访真正取得实效,先把重点要家访的学生名字列出,然后安排好对其他学生家访的时间,这样家访也就有针对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