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化多元的存在与人类文明一样久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以多元化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全球经济中的一部分,其文化也是全球文化中的一部分。历史、全球化原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一起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思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融合。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的全球化,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从影响思维的要素,民族文化的内核等方面加以阐释,说明了仅仅语言形式的部分改变不会导致思维的全球化,更不会因此威胁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重构和价值选择问题。本文试图从全球化视域出发来审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探讨全球结构中中国的文化立场及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化、文学全球化涵义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 ,为了从总体上科学地认识、正确地理解文化、文学全球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其他相关问题 ,特别是研究和制定文化、文学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也为了在文化、文学全球化一个最基本、最重要、难度较大的前沿问题上表明中国学界的观点 ,与西方学界对话 ,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我国学界对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认为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文学的交流、对话以及价值共识和共享。这就正确地解决了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问题 ,对充分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学 ,促进人类的文化、文学共同发展和繁荣 ,建构科学的全球化理论 ,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立保 《陕西教育》2007,(10):73-73,81
当代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之中,同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这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是现实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就必须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放眼全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利用网络资源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潮流或趋势,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实际。以此为背景和参照系来观照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化不仅提供当代社会的现实框架,而且也提供民族文化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社会在思维方式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型。以多元和差异为精髓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多元文化的认识论渊源和基本价值基础。多元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导致文化的不断创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多元文化,需要正确解决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悖论,做到“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下的东西文化趋同和世界文化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民族文化经历了历史以来最为广泛的、深刻的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的历程,现已呈现出全球文化朝着强势文化(英语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趋同现象。用全球化、文化趋同的理念看,东西方文化正在不断走向趋同。世界文化正走向一体化。导致中西文化趋同和普世文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中西文化趋同不过是世界文化走向一体化过程中的一股支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它不仅仅涉及到我国的经济领域,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已经成为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既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又弃其糟粕,全面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一个学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华文明定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也带来了中华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中国人开始在日常生活、感情和文化选择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念正在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中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担当国际责任与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受到外来文化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挑战,中国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四次大的文化繁荣时期 ,民本思想是孔子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响亮提出并加以多方论述的学说。孔子及其儒学在当时“百家争鸣”过程中 ,促使舆论中心从天上转到地上 ,从神鬼转到人世。这对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铸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大繁荣的不朽丰碑 ;也使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显示出不可磨灭的特色 ,向全世界放射出独具的光辉。现在的中华文化是在儒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思想的基础上 ,接受了西方文化中许多优秀内容而形成的全新文明 ,即我们所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西方许多优秀的学者十分尊重和注重吸取中华文明 ,使东西文化互助互动 ,相得益彰 ,综合发展。这才是适应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世界一切资源包括人类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文明共创共享的“人间正道”。任何偏狭的、以我为中心、强加于人的霸权文化 ,与当代世界的人权价值理想和社会主义文明都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问题,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历程来加以概括。即在当今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不断接触、碰撞与交流、融合的态势下,我们需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教育形成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在坚持多元化的基础上寻求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跨地区、跨国界流动并彼此渗透,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球化下的文化决不是单一的美国的文化模式,而是多元的。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民族要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是当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在文化哲学领域卓有建树。他探讨了文化与文明、文化与人、文化与传统的关系,认为:文明是科学系统,文化是价值系统;文化由人创造,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传统在协调两层文化的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徐复观的文化哲学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是英语.英语几乎到了霸占世界传媒的地步,所以有人称英语为语言帝国主义。语言承栽文化,语言的霸主地位导致了文化上的霸权意识。文化霸权一旦形成就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像经济学家们寻求经济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一样,语言学家,教育学家们也试图在倡导一种新的英文变体——国际英语,这种国际英语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土,在文化上是中立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发展的今天,文化作为国家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成为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各国文化相互激荡、互相交融及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鉴于此,只有加强交流与对话,吸收西方文化当中的精华,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袭,才能共建全球文化体系。中国要摒弃华夏文化中心论或西方文明中心论,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继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不但要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拓展国家的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如马克思曾经所言,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如今的全球化浪潮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是隐性的文化领域。人们在以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从而达到文化进步的逻辑前提下,更要警惕文化霸权主义语境下的全球化带给人类文明的退化。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别以全球化维度下的文化同一化以及熵理论维度下的文化之熵两个视角来分析文化全球化给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以及民族意识带来的弱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对整个人类"文化势能"的消解,并从理论层面初步断想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舞蹈文化及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舞蹈文化的迷失和"被全球化"的种种迹象,中国舞蹈也应该有一个文化自醒和发现。保护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内质就是中国舞蹈之境界与价值体现,中国舞蹈作品与舞蹈家国际间的交流引领中国舞蹈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以及运用现代化的舞蹈传媒中介来推广中国舞蹈并改变她对世界的影响,不失为发展中国舞蹈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语境的文论研究中,文化间性已成为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一种文化与他者际遇时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交互镜借的内在关联,它以承认差异、尊重他者为前提条件,以文化对话为根本,以沟通为旨归。构成文化间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文化A,文化B,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