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7,28(2):27-28
对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的《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中(以下简称文[1])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剖析,笔者认为有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提出下列问题来商榷.1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不为零图1文[1]明确提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一定为零.其理由是:功的位移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而非质  相似文献   

2.
有些同学学习了功和能之后,对摩擦力做功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常常出现如下3种错误观点:第一,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所以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第二,静摩擦力不可能做功,或做功一定为零;第三,物体在粗糙表面沿任意闭合路径运动1周,位移为零,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为纠正以上错误观点,有必要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各种做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姜树青 《物理教师》2003,24(12):3-4
在常见的三种力中,摩擦力是历届教学的难点.单就滑动摩擦力而言,高一时学生若能很好地掌握它,给以后学习有关涉及滑动摩擦力的运动、做功和能量转化也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乃至学好整个中学物理的内容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教师要根据高一新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事先预见到学习时可能  相似文献   

4.
求解"功与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物理教师》2006,27(4):7-18,20
从本刊2005年第9期所刊《再论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一文(下称“再论”)及其引文看,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之争仍在继续.争论是件好事,真理会越辩越明,力学体系亦会随之更趋完善.滑动摩擦力做功仅是功能问题中一个较典型的实例.在中、外大、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5.
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概念、存在条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通常人们都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认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同一类力,把它们都归属为摩擦力,而实际上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力。本文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做功过程能量转换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力,即静摩擦力是一种非耗散力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耗散力。  相似文献   

6.
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关系有如下特点:(1)传送带上的物体和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是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2)这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相等.(3)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是负值,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7.
一、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程有关:由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当物体沿着固定的接触面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运动的路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产生机制与作功是目前力学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知识点,该文从摩擦产生的微观机制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明确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和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已包含了相互挤压的因素,因此无须再将此因素作为摩擦力产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从力的位移和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讨论了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指出了摩擦力做功时力的位移应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而不是力所作用的物体的质心位移,阐明了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始终为负而不可能为零.  相似文献   

9.
一、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或负功,也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化(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既有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在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在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也等于该系统增加的内能,即ΔE机械能=ΔE内能=fs相对.二、应用1.判断摩擦力做功的情况及计算摩擦力做功…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能量发生转换或传递,所转化的能量可以用做功多少来量度.本文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做功情况以及能量转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日常经验带来的思维定势使摩擦力做功问题总让人感觉不好理解.下表的概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运孺狐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做功情况(W有静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故静摩擦力不做功.有滑动摩擦力,但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滑动摩擦力时物体不做功.不做功正功(W>0)物体在静摩擦力作用下向上传送,f和v方向相同,静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物向上运动(相对皮带静止)夕在物体与皮带相对静止之前,f和v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负功(W<0)皮带将物体无滑动地向下传送,f和v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物向下运动(相对皮带静止)沙物体和皮带共同运动…  相似文献   

12.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由于两者的求解均可用fs形式,许多学生混淆了s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做功与生热的问题上经常出现错误。现就这一问题阐述如下例。  相似文献   

13.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但由于两者的求解均可用必形式,好多学生混淆了s的物理意义,在解决做功与生热的问题上经常出现错误.现就这一问题阐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沈瑞清 《物理教师》2006,27(11):34-36
最近看到本刊2006年第2期、第4期上先后登载张、杨老师的两篇文章,重申了两位作者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新观点”———即在计算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公式里的位移不能如通常情况那样,理解成物体的位移;而必须用一个包含“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上滑移”的“无法知晓”的东西.这  相似文献   

15.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如图1,将物体轻放在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上,在物体速度达到与传动速度相等之前,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对传送带做负功.若使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滑上静止的传送带,则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对传送带不做功.  相似文献   

16.
邓学明 《物理教师》2011,(12):11-12
引入形变功,建立合适的摩擦力锯齿模型来解释滑动摩擦力做功产生热,而静摩擦力做功,尤其是滚动时静摩擦力做功不产生热,从而较客观地反映出摩擦过程功与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谢志鹏 《陕西教育》2009,(12):13-13
中学生对摩擦力做功有不少模糊的、错误的认识。静摩擦力很容易给学生产生一个错觉——物体不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误认为静摩擦力不会做功,而滑动摩擦力在相当多的问题里,都是由碍物体运动,对物体做负功这也使学生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能做正功等等。  相似文献   

18.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19.
由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程有关.  相似文献   

20.
摩擦理论有啮合说、粘附说(包括新粘附论)和静电作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能解释通过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问题.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行推理,提出一种假说:安培力是滑动摩擦力的本质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