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香港第八届中文图书展览于8月14日至21日在香港大会堂举办。这次展览由台湾出版事业协会,香港出版人发行人协会、大中出版社和皇冠出版社联合主持,参展的书籍据称有约四万种,十五万余册;参加展出的单位共二百一十一个。台湾方面派出了一个九十七  相似文献   

2.
近一、二十年来,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香港的书市和出版业。人们往往把香港作为采购图书的重要市场,或者把香港作为向其他地区倾销图书的中转站,甚至直接在香港经营出版印刷发行业务。特别是一些英美的著名出版机构,不断扩大他们在香港的业务,成立机构,建造书库,大量印书。如英国朗文集团公司每年在香港印书2000万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香港分公司每年在港出书70种左右,有英文版的,也有中文版的;麦克米伦出版社每年在香港出书200多种,又出版多种参考丛书,远销东南亚地区,其中《我们的世界》、《事物的真相》、《人类的资源》等丛书发行量很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一批广西版图书经过贸易形式,转让版权,在台湾、香港出版繁体字本。广西新闻出版局趁各出版社制订1995年选题计划时,举办了一次桂版图书原版本与台港版本对照展览,参展的有八个出版社的图书93种97册,台港版图书(包括部分引进版图书)202册。  相似文献   

4.
香港三联书店主办的“香港图书联展”于5月28日至6月5日在香港新港中心中艺展览中心举行。该联展汇集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出版物约2万种。其中展出的香港出版物,除有联合出版集团属下的三联、中华、商务、万里等出版社的畅销书外,还有香港其他著名出版社的精品。书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香港图书市场一改以前冷清的局面,年轻人读书风气日盛,中文图书出版事业呈现兴旺景象。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业务部总经理罗志雄最近谈到业务前景时,感到乐观。他认为,香港中文图书业兴旺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香港中文出版社出版新书种类多,零售门市部推  相似文献   

6.
评优·导向·鼓劲──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评选综述曹宏遂1995年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评选的是1993年、1994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要求各出版社选送参评的图书不得超过两种,但已获出版署主办的各门类图书专项评奖一等奖的图书,可以不占出版社参评的品种数。全...  相似文献   

7.
《现代出版》2015,(3):82
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社长:蒋东明总编:宋文艳出版理念——蕴大学精神铸学术精品团队精神——进取奉献温馨和谐人文情怀——在美丽的厦门出美妙的图书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5月,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是以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为主的综合出版社,拥有图书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项出版权,出版物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经过30年的发  相似文献   

8.
科技类出版社是图书出版单位中的重要一类,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将出版单位划分为社科、科技、教育、少儿、文艺、美术、古籍和大学八个类别[1]。2010年,全国有581家出版社(包括副牌社33家),[2]其中中央科技社120多家,地方科技社30家,科技社占总量的1/4还要多。新闻出版总  相似文献   

9.
王庚梅 《中国出版》2012,(11):30-30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  相似文献   

10.
最近,香港出版和图书发行方面的知名人士举行了座谈会,就香港图书的出版、发行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探讨。座谈会由利通图书公司董事总经理沈本瑛主持。与会者有顾国华(香港书籍文具业公会理事长)、陈琪(万里书店董事总经理)、周曾锷(世界出版社总经理)、韦惠英(新雅文化事业公,司经理)、廖重兴(友联书报发行公司经理)、施世筑(中南图  相似文献   

11.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按发  相似文献   

12.
应台湾省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中国版协电子出版代表团一行12人于2000年6月13日至23日先后与台湾和香港同业举行了大会及业务交流,会后我们又分别到台湾和香港的主要电子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单位进行了参观、访问、座谈和交流。 在台湾期间,我们访问的出版单位有:光复书局、远东公司、昱泉国际、吉德堡、晓晨国际、智冠、旗标、第三波、上奇和三个光盘生产厂,以及几家大的书店。在香港访问的是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先涛数码影画公司,并抽空看了几个大的电脑城。人们常说,十年河东,十年…  相似文献   

13.
范紫云 《出版参考》2023,(10):76-79
除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外,全国大学出版社近110家,其所出版的大量学术图书成为知名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出版社形象,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对此,笔者提出若干推动大学出版社学术品牌图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向香港和海内外读者展示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学术精品,开辟海外图书市场,北大出版社于1998年5月22日至28日在香港夭地图书有限公司一楼成功地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北大版香港书展”,展销北大版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校庆纪念品等1500余种。其中部分出版物是在香港首次展出。北太迟息生常务副校长在致词中表示:此次书展旨在向港人展示北大出版成果,加强两地交流,并希望香港文教界提出宝贵意见。展出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各类高质量、商品位的图书受到广泛好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主题出版是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出版单位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文章梳理了大学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几个切入点,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的“西迁精神”相关图书为例,阐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自身优势,将主题出版做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大学出版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据香港材料,去年内地出版的图书运销香港,无论品种和册数都比1983年有显著的增长。香港书业界人士认为,1984年,为内地销港图书的“丰收年”。去年由内地运销香港的图书共约七千多种,逾二百万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是内地图书在港澳及东南地区的总经销。  相似文献   

17.
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中惟一受表彰的高校出版社1993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人民出版社等15家全国优秀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是首批受表彰的15家出版社中惟一的高校出版社,也是1993年、1994年和1997年在大学出版社中第一家连获“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的高校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第一家连续12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北大出版社从1988—1999年,连续参加第四十届至第五十一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这是大学出版社第一家连续12次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79年成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现名。本社是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2009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首次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定为一级出版社,并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本社的专业出版特色:一是整理影印中文古籍和民国文献等各种稀见历史文献;二是编辑出版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等著译作;三是仿真制作线装等艺术特藏图书。此外还编辑出版书目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日期临近,广东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大受欢迎,其中《董建华传》同时在广州、香港发行,面市3天即告再版。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内地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已有近百种之多,广东出版香港题材的图书有数十种。广东高教出版社的《中国香港1997》,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通用教材;海天出版社(深圳)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也颇受读者青睐,在广东出版的香港题材的图书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结果已经产生,85家出版社的105种图书获得优秀畅销书一等奖,77种图书获得优秀畅销书二等奖。评奖虽已结束,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参评图书,对从中反映出来的特点和问题作出一个综合分析,无疑将有助于各社优化选题,提高图书质量。一、参评图书概况及审评根据评奖办法,这届优秀畅销书评奖选送的图书,是2000至2001年度出版的,内容健康、品位高尚,初版印数5千册(套)以上或在此期间经重印达到1万册(套)以上,编校、印装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图书。每社限报4种。根据这些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