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
【作文题】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两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  相似文献   

3.
[真题回放]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4.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旅游学专家)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5.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面: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康德:“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在辛苦地工作。”《吕氏春秋》:“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某一旅游学专家:“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某一医学专家:“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疲劳到来之前适当休息效果会更佳。”要求以“生有所息或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作。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4)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相似文献   

7.
栖息江南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相似文献   

8.
话题回放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  相似文献   

9.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工作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工作对象之复杂,工作压力之大,工作竞争之激烈,已经让教师产生普遍的无力感和怨愤感,赋予了"愿有所息"和"生无所息"这两个词一种当  相似文献   

10.
我们高三了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  相似文献   

11.
我们高三了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  相似文献   

12.
教也,无涯     
欧帅 《师道》2023,(9):7-9
<正>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生无止境,学无止境,教亦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故事,或宏大或微小,如何去书写这个故事取决于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体悟。而作为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教育生命书写成传奇,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去书写。  相似文献   

13.
一、沉沦与救赎:重申教师职业之天命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教师职业有一些特别的期待,希望她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当今天的教师在读到这段对话时,一定会因自己的切身体会,引发深深的共鸣。工作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工作对象之复杂,工作压力之大,工作竞争之激烈,已经让许多教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高考涌现出18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4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思辩(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一花一世界”,佛语不余欺也。眼前这个话题(200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便传神地折射出当今教育“丑媳妇”在应试“公婆”的摧残下所处的尴尬境地。《列子》是一部哲学论著,除了第一篇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诊断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看看主要存在什么问题。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6年浙江高考题)陆九的一生◇浙江一考生他,一个年过70的老人,头上的白发就像窗外的飞雪。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原本寡言的他此刻话出奇地多:"不要伤心,人总归要死的……这辈子没让你过过什么好日子,真对不住你呀。"身边的老伴噙满泪水,握着他的手——那手布满老茧,早已  相似文献   

17.
选取蜗牛“一步一个脚印”的属性喻邓亚萍“成功的经历”,十分契合。此文是变格为2006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极好习作。此文还需要升格:将第一个议论句“好一只奋斗的‘蜗牛’”改为“好一只成功的‘蜗牛’”,在此句之前增写“取得三项学位”——作为全文的“果”;后面两个议论句,引出两个“因”。  相似文献   

18.
看完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明袁宏道两句古诗涌上心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对所有作文题作一粗略统计,6个话题作文,2个材料作文,9个命题作文,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Ⅱ)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的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15个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这不能不叫人忧从中来。虽然玄之又玄的话题作文,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透露出它的气数将尽。但是“戈多来了”(福建卷)、“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浙江卷)、“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湖北卷)之类的话题,仍然是让人脚不落地的玄题;“乌鸦抓羊”(全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涌现出17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3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恩辨(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各卷考场作文的主要弊病有: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指导学生以“忍”为话题进行写作时写的一篇下水示范文。该话题可见于《读写天地》2003年第八期,话题如下: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忍”的民族,但人们对“忍”历来就有争议。成语中既有“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又有“忍无可忍”等等。你是怎样看待“忍”的呢?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看法或感受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