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美食吃饭,喝水,对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但在太空生活中,航天员的饮食就显得格外复杂,也特别奇妙。因为在失重环境下,不但要非常讲究,而且须非常注  相似文献   

2.
太空生活看似有趣,实际上对航天员生存技巧的要求很高.要做个太空人,享受一下与地球人不一样的生活,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相似文献   

3.
太空生活看似有趣,实际上对航天员生存技巧的要求很高。要做个太空人,享受一下与地球人不一样的生活,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相似文献   

4.
国际     
杨利伟等3人获太空探索者协会奖 日前,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被太空探索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航天员王亚平被授予年会最佳技术报告奖。据介绍,水晶头盔奖一般授予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列昂诺夫奖授予贡献突出的航天员;最佳技术报告奖由参会航天员投票选出。王亚平所做回顾太空授课的报告在10余名航天员技术报告中脱颖而出,获得此奖。  相似文献   

5.
神六的发射震动了整个中国和世界,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健康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太空的失重环境会对航天员有什么影响?他们在太空的身体情况怎样?有没有出现航天运动病?  相似文献   

6.
宇航员     
航天员在进入太空之前,必须接受特殊的训练。他们要在人体离心机中体验超重,感受由飞机制造出来的失重环境,在转椅上考验平衡机能。而对于航天员来说真正的考验在太空。当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太空之旅时,巨大的超重、噪音和震颤是对航天员的第一考验。在太空,极度的高温和寒冷、隐形杀手宇宙射线威胁着人的生命。神舟五号飞船表面涂有防宇宙辐射的材料,航天员在飞船内还有密封船舱的保护,舱内的压力和氧含量可以调节,飞船的热循环系统,提供了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在神舟五号21小时的飞行中,约90分钟绕地球一周。当飞船接收到…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杨利伟身穿的航天服为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结构复杂,价值上千万.航天员飞上太空为什么要穿航天服呢?这与太空的特殊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带着中国人的希望飞上了太空,航天员在太空中遨游21个小时,围绕地球飞行14圈。21个小时中,航天员是如何解决“吃喝拉撒”的呢? 吃:绝不仅仅是“牙膏”太空中的饮食是专门设计的航天食谱。早、中、晚,每一餐的食物都不同。由于是短期飞行,对于食物而言更强调热量,以让航天员的体能保持在最佳状态,而对于维生素等方面,不作过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太空飞行中,起初航天员只在宇宙飞船、空间站或航天飞机的密封舱里生活工作,后来由于空间活动的需要,航天员才走出密封座舱到茫茫太空行走,进行舱外作业。如,在轨道上检查修理卫星,为各种航天器更换设备,在太空装配大型框架结构等。人在太空行走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人走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初中生》2010,(7):38-40
同学们都知道,太空中没有空气,航天员以及太空中的其他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都与在地面上不一样,是非常奇妙的。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什么,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我们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太空生活中,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吃到中式饭菜。”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介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饮用一杯用中药和一些滋补品配制的饮料。  相似文献   

12.
在太空飞行期间,航天员杨利伟叔叔与地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先后与地面进行了数次通话,并在太空中向世界和祖国人民问好。中国人太空问候世界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许,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发出问候,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畅游太空必须始终保持“警惕”,因为太空中还存在很多“隐形杀手”。这些暗处的“太空杀手”对航天员的安全时刻构成威胁。空敌一:航天辐射。它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前者  相似文献   

14.
<正>“终于来了!”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6个人竖起大拇指同声喊着,“太空家园”留下珍贵合影。400公里高处,天宫空间站翘首以待的,是“太空出差”已半年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  相似文献   

15.
人在地球上行走靠的是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太空中没有人行道,"轻如鸿毛"的航天员根本无法用脚行走.他们移动自己的身体靠的是用手拉住一个个扶手,或使用载人机动装置.太空中没有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的快慢;如无保险措施,出舱活动的航天员很容易丢失在茫茫太空中成为人体卫星.浪漫的太空行走其实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用圆珠笔写不出字来,于是美国航天局决定划拨100万美元的专款攻关。研究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结果不用说,大家也能够猜得出来,凭美国的人、财、物力,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小菜一碟!最后研制出了专用的“太空笔”。庆祝之余有位官员突生疑问:前苏联航天员在太空中是用什么笔写字的呢?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亮点当属神舟六号了,神舟六号上天将成为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神舟六号截人飞行与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裁人飞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是航天员由一人变成了两人;二是由在轨运行一天变成了多天;三是两位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执行这次裁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他们在太空里是怎么工作、生话的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航天员身穿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航天服,成功地进行了太空漫步。这种高科技的航天服.为航天员不受太空辐射等伤害提供了保证.随着太空探测的不断发展与航天员太空活动的需要.科研人员已开始为宇航员未来的着装进行实验了.  相似文献   

19.
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妙的环境特点。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艰苦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和体验。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什么,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我们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太空生活中,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吃到中式饭菜。”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介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