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学术界在阐述戊戌维新运动这段历史时,往往把它说成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确切的.戊戌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正在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中的人物.当时他们在转变中,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们才转变完成.因而,在变法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了这种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尝试。这次运动是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和封建统治阶级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分裂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自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希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达到解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在六十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良主义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这些改良主义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清朝政府专制,也反对洋务派官僚的“官办”工业。他们要求发展“商办”工商业,成立议会,改变封建专制政体,使中国成为一个能够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富强的国家。在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纲领未出现以前,改良派的这些主张应该说是最进步的,是有利于当时中国工商业的发展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由于改良派的软弱而失败,但这个运动却给中国开辟了新的局面,戊戌变法运动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谭嗣同》这篇传记记载了他参与戊戌变法的始末,颂扬了他为变法而献身的壮烈事迹和崇高精神。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这个运动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炮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中国逐步丧失了一个独立国家的地  相似文献   

5.
严复的政治思想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年留学英国,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维新变法时期,利用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思想趋于保守。辛亥革命后,其政治立场更为落后,不仅反对任何革命,就是其他变革也表示反对。其政治思想日趋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形势,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能与时俱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发动和领导了具有进步历史意义的戊戌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爱国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制定和宣传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取得了封建统治阶级中开明人物光绪皇帝的支持,在政治斗争中与帝党合作,力图经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政治改革,实现“中国自强之计”,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新派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理论、纲领和政策,部分地体现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的诏谕中。其中主要的核心部分涉及了政治体制改革部分。 政治体制,就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用以统治(或领导)该社会的全部政治设施和政治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以政治权力为主要标志的政治统治体系,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外在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1898年(农历戊戌年),清政府当朝皇帝光绪帝在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的推动下进行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史称"戊戌变法"。当时维新派所势单力薄,没有可以放心依靠的对象。从实行变法的目的到变法的具体措施以及变法的收效成果来看,这场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戊戌变法将他的从政生涯推向了巅峰,但同时也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惨痛的伏笔。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成为我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戊戌维新的中心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先后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等刊物,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同时又提倡保皇,反对以孙中山为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是一次带有反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以挽救祖国危亡为目的的爱国救亡运动,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其矛头是对着帝国主义的。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迈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第一步。它是以资产阶级方案为改革内容的政治改革运动,力图将中国改造成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家们,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适应,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他们把选才、育才和用才作为实现他们政治理想的关键和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因而,他们迫切地要求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建立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教育制度,培养和造就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变革人才。在变法活动中,维新派还选拔和培养了许多维新志士,充实了维新运动的领导队伍,推动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对维新派的人才思想进行考察,有助于从另一角度加深对维新运动的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维新派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拟就下面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1.
1895年“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憧憬无限美好,可又以失败而告终,何哉?“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每逢听到老师这样讲,心中就不禁为“康、梁”忿忿不平:难道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吗?我看不然,我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愚蠢无知的中国人民———是他们的那种奴性和可怕的低觉悟性导致中国屈辱百年!“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这里面没有一丁点提及手拿锄头的中国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12.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爱国救亡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救亡图强,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倡导并进行了变法运动。谭嗣同是这场运动中的左翼激进分子,他政治思想中的民权思想与封建君权思想根  相似文献   

13.
一八九八年的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维新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革故鼎新的主张。他们把改变乃歪彻底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创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作为变法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新的教育制度的种种设想和大胆实践,曾对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曾象一场飓风,激荡了晚清的政治生活.在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中,官制改革问题,令人瞩目.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旧官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改革主张,并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了某些尝试.这一切,引起了封建守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是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新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有了新的觉悟,表现为: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推动下,爆发了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拒俄运动"。这标志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由改良主义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6.
<正>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一次救亡图存运动。在封建顽固派的残酷镇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所有的变法主张全部被废除,唯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这场变法虽然仅持续了103天,但却是我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并间接影响了后来“清末新政”的实施,“清末新政”几乎照搬戊戌变法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观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观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之一,它的兴办是戊戌变法的一项“新政”,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具有革新思想的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企图走改良主义的道路,通过维新变法来振兴国家。他们认为,要拯救中国,必须改良教育,提倡“西学”,培养振兴国家的“非常之才”。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尽快地在京师和地方设立各种新式学堂,以培养具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近代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 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瑞棻首先向光绪皇帝上《请推广学校折》,正式提出了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他说:“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十年之后,贤俊盈廷,不可胜用矣。以修  相似文献   

20.
我市教师经过了反右斗争,明辨了大是大非,端正了政治方向;通过交心运动,又普遍揭发和批判了自己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和教育思想。从不少教师自己的经验中说明了,当他们政治方向模糊不清时,他们会跟着右派分子胡说乱道,当他们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原封未动时,他们就跟党的组织和党的方针政策离心离德,抱着抵触情绪。他们就谈不上正确地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结果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