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网多出口方案的实践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高校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升,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校园网基础架构、相对丰富的校园网应用平台。但是,正因为教学、科研、办公、生活对于校园网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出口区域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口的重构和优化再次被提上议程。本文阐述了我校近年基于教育、电信、网通三条出口线路条件下的网络出口改造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6月10日-6月11日,由锐捷网络主办的“高校校园网运营管理研讨暨RG-SAM高级应用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100所高校的RG-SAM用户代表共计21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100所高校代表一起探讨了如何缔造合理有效的校园网安全运营模式?如何通过组织、制度、流程来确保校园网的高效运营?如何减轻网管员关于网络管理和用户管理的工作负荷?等一系列校园网络运营热点问题。其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高校代表分别做了《分期大规模部署运营网络》、《运营模式下的校园网管理与服务体系》等主题报告,和与会代表共同分享了本校基于RG-S…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校园网在网络规划、建设规模、投资主体、资源共享、运营模式等领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尝试,但还不足以解决高校校园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对校园网络运营模式的合理选择,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从高校校园网络运营传统模式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校授权运营商共同运营校园网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05,(10):38-39
2005年,经过了5年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科研需求、教学应用、网络办公、网上娱乐等方面,网络应用逐渐渗透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备课,接收邮件,网络聊天,游戏购物,校园用户联网的时间一天天延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98.4%的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已经全部联入校园网,90.5%高校的教室已提供了校园网接入环境,74.35%的学校在学生宿舍已经接入网络,校园网覆盖范围正在一圈圈地扩大。这一年,舆论锁定高校,高校定格运营,运营商角逐校园网。校园网运营现状截至2004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统计数据9400万,宽带用户2900万。…  相似文献   

5.
我校从1996年开始校园网建设。1997年接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省内最早接入CERNET的高校之一。经过近10年的建设。校园网已经建成连接所有校区的高速光纤千兆主干网。校园网覆盖所有办公楼宇、学生宿舍和家属宿舍楼宇,校园网教育网出口达1000M,网通出口100M。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1999年,CERNET河北省主节点开始依托我校网络中心建设。目前已经连接了省内70多所高校,网络出口达2.5G。  相似文献   

6.
2015年初财政部向北大清华下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研究提纲"征询两类公司试点改革的相关问题,并到两校校办产业深入调研。在实践探讨中,认为高校校办产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有几个关键问题值得探讨: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的主旨一致,侧重点有所不同;组建或者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各高校资产公司和控股集团资本投资为主,在各高校擅长的领域开展股权投资,使高校特色企业经受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发展到今天,各类高校已经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校园网已为教育的信息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技术日新月异,管理千头万绪,对此提出了校园网可运营的理念,以适应现代校园网"以网养网"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单纯的运营阶段逐渐过渡到应用普及阶段。大家对网络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了。随着校园网应用的丰富及多校区建设越来越普遍,对校园网的可靠性、带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日益恶劣的网络安全环境,校园网的万兆升级改造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网络》2011,(10):66-66
校园网发展到今大,已经从单纯的运营阶段逐渐过渡到应川普及阶段。大家对网络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了?随着校园网应用的丰富及多校医建设越来越普遍,对校园网的可靠性、带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日益恶劣的网络安全环境,校园网的万兆升级改造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资讯.企业     
锐捷RG-SAM研讨会召开本刊讯6月10日-6月11日,由锐捷网络主办的“高校校园网运营管理研讨暨R G-S A M高级应用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来自全国100所高校的R G-S A M用户代表共计21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来自全国的高校网络中心老师和锐捷网络工程师围绕当前高校校园网运营管理模式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共同分享了各自校园网基于R G-S A M系统进行运营管理的应用经验。伴随R G-S A M系统高校用户超过200所,“RG-SAM用户俱乐部”也在本次会议上宣告成立。据悉,R G-S A M是锐捷网络2002年针对高校校园网运营管理推出的业界领…  相似文献   

11.
万兆在校园网井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还在讨论网络速度的提升,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变化的时候,万兆以太网技术的势力已经慢慢渗透到高校校园网中。在众多高校的校园网改造计划当中,能否支持万兆,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考量标准。目前在笔者所接触到的十几所全国重点高校,都已经在两年前,开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做到既开放又管控,既稳定运营又灵活扩展,既要符合绿色校园的要求又要提供差异化服务,既要实现透明化审计又要进行全面有效规划,这些都是高校安全建设中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下称人大)又是如何做到校园网络安全的呢?自1996年接入CERNET以来,人大对校园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覆盖全部教学、办公区及校园公共区域。以往的的静态分配IP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大对于校园网安全防护的需求。面对不断  相似文献   

13.
现在,校园网中的视频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教学科研、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看到,当今国内各高校千兆校园网早已普及,万兆主干校园网也有很多,网络硬件平台即便和国外高校相比也并不逊色,良好的校园网硬件平台给了校园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09,(5):77-77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问题: 我们学校有5条出口,电信+网通+教育网,具体策略:教育网流量走教育,网通流量走网通,其他所有流量走电信。电信与网通做了缺省路由备份,目前出现多出口都正常工作时,校内有些用户登不上QQ,在同一台机器上两个QQ号登录,一个行,另一个不行。排除彩虹等外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发展到今天,各类高校已经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校园网已为教育的信息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技术日新月异,管理千头万绪,对此提出了校园网可运营的理念,以适应现代校园网“以网养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校园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学校基本都已经建设了校园网系统为在校的师生提供信息服务。但长期的基础网络建设已经使得这种投资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校园网项目建设的价值变得越来越不明显。那么,如何创新校园网价值?如何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应用“云校园网”思想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行政协助与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对行政程序进行统一、规范的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但很多行政程序已经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已经进行了研究和运用。行政协助也在其中,只是研究的成果还十分缺少,加上立法上的不足,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协助行为的规范也就无从下手。而在德国、西班牙、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行政协助进行了规范,将其纳入行政程序法调整范围之中。什么是行政协助?它与其他相近概念有何区别?本文试述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大规模资金持续投入,高校校园网同样面临着如何“以网养网”等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课题。面对高校校园网建设的这一问题,实达网络基于自己多年校园网建设经验及对校园网应用的深刻理解,提出了“企业网和商业网”融合的新一代“混合型校园网”概念,在近期于南京召开的第九届CERNET教育年会上,得到了专家和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实达网络认为:安全、高效、可灵活计费,将成为新一代校园网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网络》2006,(9):80-80
校园网流量分析、安全及带宽控制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带宽不断提升,接入类型多,及其混合性的网络特性等种种因素,都增加了校园网络管理的难度。学生虽然属于经济弱势群体,但网络盗/滥用现象若不能得到控制,将导致校园网“运”而不能“营”。常见的免费软件或者MRTG等工具并不能达到真正所谓的“流量可见”,无法实现运营投资成本的价值评估,更无助于快速定位网络故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近期,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网、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机房网、西南大学校园网、重庆大学校园网、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网、东北财经大学校园网、湖北师范大学校园网出口改造等七大高校信息化项目相继启动,开始进行校园网建设、升级改造。建成后的七所高校的校园网将在安全、运营、管理上实现大幅提升.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